三角形中“不等”与“相等”关系的证明论文_靳美庆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

本文系安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课题名称:《通过初中数学基本型的变式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编号:ayjky19033。

爱上数学,可能只需要一个图形。

数学图形的世界变化莫测,多一条线,少一个点,一个图形就完全变了样,但是你要仔细辨认的话,还是能够看出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然后顺藤摸瓜认出它本来面目。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你对它十分了解,甚至与它相关的知识,你也要了然于胸,以便找到切入口,一一突破。三角形这个图形绝对是初中数学界的杠把子,哪哪都有它,时不时就在问题中横插一脚,显示一下它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角形那些事。

在几何证明题中,我们一般会看到两大类:数量关系的证明和位置关系的证明。在数量关系中又有两大类:不等关系的证明和相等关系的证明。本文主要说一说三角形中“不等”与“相等”关系的证明。

首先说下“不等”关系吧。一说到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马上想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不错,三角形中“不等”关系的证明主要借助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完成的。如下面这些题目:

例1.如图1,在ΔABC中,D为AC上一点,求证:AB+AC>BD+CD.

解题思路是:把结论中相关的线段先放到ΔABD中,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证明,即AB+AD>BD,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即AB+AD+CD>BD+CD,又因为AD+CD=AC,所以AB+AC>BD+CD.

图1

在此题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几道相应的变式。

变式1:如图2,在ΔABC中,D为三角形内部任意一点,求证:AB+AC>BD+CD

图2 图3

此题学生初始写的时候,自我感觉很简单,刷刷写下两个不等式AB+AC>BC,BD+CD>BC,最后发现无法得证,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但是想要利用三边关系证明这个不等式,就首先需要把这些线段放到三角形中,而图中存在的三角形就只有ΔABC和ΔBDC,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上面这两个不等式,但又证明不出来。再次尝试,经过慎重思考,发现它跟上题是有相似的地方,那么能不能根据上题把此题证明出来呢?于是想到延长BD交AC于E(如图3),此时就出现新的三角形,再次观察发现其实它就是利用了例1的结论两次,先是AB+AC>BE+EC,再就是BE+EC>BD+CD,从而必有AB+AC>BD+CD。

变式1.1:如图4,O为ΔABC内任意一点,证明:AB+AC+BC>OA+OB+OC.

此题就是对变式1的直接应用,由变式1可以得到三个不等式:AB+AC>OB+OC,AB+BC>OA+OC,AC+BC>OA+OB,然后三个不等式相加得到:2(AB+AC+BC)>2(OA+OB+OC),即AB+AC+BC>OA+OB+OC。命题得证。

图4

我们继续探究,于是得到:

变式2:如图5,D,E是ΔABC内部两个点,求证:AB+AC>BD+DE+EC.

图7 图8

由变式1得到的启发,学生很容易想到要延长某条边,于是出现图6,延长DE分别交AB,AC于F,G,此时把命题中相关线段放到ΔAFG,ΔBFD和ΔCEG中,得到三个不等式:AF+AG>FG(即AF+AG>FD+DE+EG),BF+FD>BD,EG+CG>EC,把这三个不等式相加可得到:AF+AG+BF+FD+EG+CG>FD+DE+EG+BD+EC,又因为AF+FB=AB,AG+CG=AC,所以有AB+AC>BD+DE+EC,命题得证。这也是比较常见的证法。第二种证法是我结合例题和变式1想到的,如图7,延长CE交AB于F,延长BD交CF于G,于是可以根据例1马上得出两个不等式:AB+AC>BF+CF,BF+CF>BG+CG,再由在ΔGDE中,DG+GE>DE,然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DG+GE+BD+CE>DE+BD+CE,即BG+CG>BD+DE+CE;最后得出AB+AC>BD+DE+EC,命题得证。由此又想到第三种更具有一般性的证法:如图8,延长CE交AB于F,连接BE,由例1得AB+AC>BF+CF,由变式1得BF+EF>BD+DE,再由不等式的性质得BF+EF+EC>BD+DE+EC,即BF+CF>BD+DE+EC,最后得出AB+AC>BD+DE+EC,命题得证。

由此想到:在一个三角形内部,如果有三个点,四个点,甚至更多个点时,结论是否成立呢?以三个点为例:

变式3:如图9,D,E,F是ΔABC内部三个点,求证:AB+AC>BD+DE+EF+FC.

图9 图10

由变式2的第三种证法可以得出此题的证法为:如图10,延长CF交AB于G,连接BF,由例1得AB+AC>BG+CG,由变式2得BG+GF>BD+DE+EF,再由不等式的性质得BG+GF+FC>BD+

DE+EF+FC,即BG+CG>BD+DE+EF+FC,最后得出AB+AC>BD+DE+EF+FC,命题得证。当然,变式2的前两种证法也可以证得命题成立,您不妨试一下。

于是得出在三角形内部有n个点时,结论仍然成立。但是要求这n个点和点B,C组成的多边形必须是凸多边形。我们可以用归纳法得出此结论。

综观上述这些题目会发现,要证明“不等”关系成立,都是借助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而要实现这个就必须把相关线段放到三角形中,然后根据图形特征应用三边关系得出结论。

说了“不等”关系,我们接着再来说说三角形中的“相等”关系。说到证“相等”关系,你马上能想到什么?对,全等三角形,由全等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相等关系: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在证明三角形中“相等”关系时,经常会借助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最后的证明。那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简单的“连接”一下就可以出现全等三角形,复杂一点的图形我们可以通过“作垂线”“截长补短”“倍长中线”等方法来构造全等三角形。最后你会发现都是利用图形的特征来构造的,这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图形的对称性,在数学解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对称地处理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如下题:

例2.如图11,在RtΔABC中,AC>BC,∠ACB=90°,点D是AB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于点D,交∠ACB的角平分线于点E,连接AE,BE.证明:AE=EB且AE⊥EB.

图13 图14

题目已知条件里提到一个角平分线,由此想到利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来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有三,第一种:如图1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向两边作垂线,证得ΔAEM≌BEN,得出∠AEM=∠BEN,再由∠MEN=∠MEB+∠BEN=90°,从而得出∠AEB=∠MEB+∠AEM=90°,这就是直接证得AE⊥EB。方法二:如图13,是将ΔACE翻折得到的,但在辅助线的叙述上需要写成延长CB至F,使CF=CA,连接EF,从而证得ΔACE≌FCE,由此可得AE=EF,∠CAE=∠CFE,再由点D是AB的中点,DE⊥AB可知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其性质可以得出AE=EB,于是BE=EF,得出∠EBF=∠CFE,因为∠EBF+∠CBE=180°,所以∠CAE+∠CBE=180°,从而得出∠AEB=90°,这就是间接证得AE⊥EB。方法三同方法二,如图14,不同的是翻折ΔCBE得到的,辅助线叙述为在CA上截取CG=CB,连接EG,证法思路都同方法三,不再赘述。

在例2中,第一种方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一种,也就是“作垂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第二和第三种证法我们称为“截长补短”法,这些都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由上面这些题目会发现,证明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借助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证明,证明“相等”关系,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实现。我们知道知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时候证明不等需要先通过证明相等才能得到。如下面这些题目。

例4.如图15,△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M< (AB+AC).

图15 图16

本题乍一看,感觉很简单,条件简单,结论简单,但是仔细一看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要证明不等式成立,就得把相应线段放到三角形中,命题中涉及到的三条线段又不在一个三角形中,而且命题中还有个倍分关系。所以首先需要想法设法把相关线段放到一个三角形中,再仔细看一下题目,不等式可以转化为:2AM<AB+AC,那么就延长AM至G使MG=AM,再连接BG,如图16,这样画完辅助线之后,顿时解题变得清晰了,AG恰好就是2AM,△AMC和△GMB全等得出AC=BG,这样就把相关线段转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有AG<AB+BG,即2AM<AB+AC,原命题AM< (AB+AC)得证,问题解决。这个方法在数学里我们称为倍长中线。

由此题发现:要实现线段的等量转移,是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的。

再来看一道综合题。

例5.(1)如图17,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60°,∠BCD=120°,证明:BC+DC=AC.

(2)如图18,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60°,P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APD=120°,证明:PA+PD+PC≥BD.

图19 图20

解决第一个问题,容易想到用截长补短法,而且题目中出现两个特殊的度数60°和120°,看到这些度数,就会想到等边三角形,从而出现等线段,如图19,延长DC至G,使CG=BC,连接BG,出现等边三角形BCG,为了证明DG=AC,我们再次连接BD,出现全等三角形ΔABC和ΔDBG,最后命题得证BC+DC=AC。

接着看第二问,没有头绪,既然是一道大题,那第一问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第二问题目中也出现两个度数60°和120°,但是跟第一问出现的位置不太一样,再看这一问让证明的是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而这个问题中让证明的是一个不等式,而且是四条线段的一个不等关系。如果我们能把第二问的不等式中的两条线段合为一条线段,那么我们证明的不等式就成了三条线段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尝试把其放到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边关系来证明。通过第一问我们可以想到以AD为边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ADE,如图20,此时我们发现四边形APDE就变成跟图17一样的条件了,再连接PE,我们就可以得PE=PA+PD,那么不等式中的PA+PD就可以转化成PE了,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出PE+PC≥BD即可。这时我们连接CE,如果能证明出BD=CE,那么命题马上得证,通过观察图形以及已知条件,发现AB=BC,∠ABC=60°这两个条件还没有用,于是连接AC,马上又出现一个等边三角形ABC,于是我们看到了经常见的“手拉手模型”,通过“边角边”证明出ΔABD和ΔACE全等,从而得出BD=CE,于是在ΔPCE中,PC+PE>CE,再由等量代换得出PA+PD+PC>BD,但原不等式的符号是“≥”,我们只证明了“>”,什么时候“=”呢?,通过观察发现当点P,C,E在一条直线时,等式成立,最后得出PA+PD+PC≥BD,命题得证。

三角形的相关证明仅是数学世界里一小部分,对于它的探索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仅能用这一小部分来证明“数学也可以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数学中还有很多已知和未知领域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探索和开发,为此,我们也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数学就是这样,越钻研,越有意思,越有意思,你就越想钻研,渐渐的就迷上这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情享受。

论文作者:靳美庆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三角形中“不等”与“相等”关系的证明论文_靳美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