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儿子》创作特征和演唱分析论文_郭振将

《太阳的儿子》创作特征和演唱分析论文_郭振将

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太阳的儿子》是由我国当代青年词作家陈玉国作词,著名作曲家朱良镇谱曲的一首艺术歌曲。歌曲旋律宽广宏伟,深受广大演唱者的喜欢。本文立足于剖析歌曲结构,归纳作品蕴含的艺术特色;从而深入作品在演唱上的技巧要求,使得演唱者更加容易的掌控作品。

关键词:《太阳的儿子》;艺术特色;演唱技巧

一、《太阳的儿子》创作特征

(一)作品曲式特征

整首作品是由A+B两个乐段构成的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段言志,B段抒情。乐曲开始有4个小节的前奏部分构成,后进入A段,即曲式结构的呈示段,整个呈示段的共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都含有2个小节,前两个乐句为变化重复关系,后两个乐句进行展开。开始乐段与重复乐段形成了主属上的呼应关系,便构成了复乐段的结构。B乐段同样是有四个乐句构成,自身带有一遍重复。B乐段第一次进行陈述时结构较方整,第二次重复时进行了结构上的补充,补充内容可以看成是乐曲的结尾。

(二)调性与和声特征

整首作品的调性为bE大调,和声布局也较为清晰,在前奏中通过主七和弦的反复加以强调,为了更好的引入乐曲,前奏结尾处出现了从属导七和弦向属和弦的进行;进入呈示段后,首先出现的主三和弦,使得调性更加明确,随后的和声布局也较为明确,直至呈示段进入呈示段第一次终止时,出现了属方向的离调通,过从属和弦到属和弦的进行,形成了呈示段第一次陈述的开放性结构;呈示段重复时,调性与和声开始部分基本相同,最后终止时,一主调性的主和弦进行的终止,形了整个重复呈示段的收拢性结构。

二、《太阳的儿子》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

(一)保持音色统一

音色的统一不是单方面的,它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的。《太阳的儿子》为男生演唱作品,原调为 b E大调,整首乐曲的音域为c 1 -a 2 。男生换声点一般为f 2 ,旋律有大量的部分在换声点周围进行,因此音色的统一在这首作品中就变得格外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音色的统一,除了平时要多加学习与训练之外,再演唱时还要特别注意气息和喉咙的控制,尤其是在歌曲高潮八度大跳的部分旋律为连续的同音反复后翻高八度,之后是高音不断的向上向下做级进进行。这就要求气息要稳定,要深,气息不稳或气息较浅整个声音肯定不会统一;如果遇到高音,从而拉紧喉咙周围的肌肉,同样也会影响声音的音色。

(二)特殊节奏与音高的把握

整首作品的旋律当中,最具特点的便是三连音节奏与两次色彩性的变音,当中出现的两处三连音的节奏,这种节奏的使用,增加了整首作品旋律的律动性,但由于三连音节奏内的音多以级进为主,音程跨度较小,且多加有圆滑线,这就要求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首先时值要均衡,在保持均衡时值的前提下,演唱的力度要均衡。

(三)旋律化的吐字、发音

《太阳的儿子》整首作品歌词较为简单,高音或者长音基本上都是开口音,很容易把握。但还是要注意有些带有旋律的字,怎样去发音,如谱例1当中,“星移斗转,梦牵故乡”,“星移”两个字由于节奏快过,因此在发音时要特别注意发音的清晰程度;后面的“斗”字是八度大跳的音程关系,要注意力度的使用,不能过重;紧着着的“梦牵故乡”,演唱时的旋律与日常是说话的语调相反,因此,要特别注意。

(四)速度与力度的掌控

整首歌曲为Adaglo(柔板),速度稍慢,力度则是在mf(中强)下进行变化的,但有存在着几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在谱例3当中,开始出现的rit,即渐慢的速度符号,此处为乐段结束,为了更好的体现乐段的终止,将整个速度减慢,因此,在演唱时是一种渐慢减弱的处理。而在谱例4当中,出现的渐慢记号,是乐曲的第二段的开始,虽然是同样的速度记号,但与谱例4当中的使用时截然不同的,这里的渐慢的使用只是保持力度记号下的着3个音,渐慢的同时力度是增强的,是为后面高音做铺垫的。除了上诉两处较为具有代表性之外,演唱者还要特别注意在整首乐曲结尾处的突快的速度变化。

三、结语

本文从立足歌曲本体,认真分析歌曲的曲式构造、调性与和声布局;从音色的统一、较为特殊节奏与变音的把握、咬字、吐字以及速度与力度的掌控,探讨歌曲固有旋律下的演唱技巧;以便于演唱者能够更好的对整首作品进行把握。■

[参考文献]

[1] 朱晓燕.试论歌曲演唱中歌词的处理[J].黄河之声,2016,18.

[2] 陈娜.浅谈声乐作品的处理与演唱[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论文作者:郭振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太阳的儿子》创作特征和演唱分析论文_郭振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