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思维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蔡秀霞

曼陀罗思维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蔡秀霞

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教师进修学校 蔡秀霞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科学领域中的占据着龙头位置,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基本数学理论的建立,一直到现在复杂的定理,繁杂的数学运算,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数学一直是人类的朋友。但单一的数字、符号使得数学的教育和学习似乎越来越枯燥乏味,它没有化学那样丰富有趣,不像物理那样能够拉近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不像语文那样直接抒情达意,因此令很多老师教之厌倦,学生学之无味,甚至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对此,广大的教育者乃至教育系统、全社会应加强数学教育的深入研究与理论探讨,早日突破老师和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在此本人推荐曼陀罗思维法,该法容易理解,简便适用,是可以在教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上好的思维教学模式。所谓的曼陀罗思维法,就是人们经常接触或提起的5w。这种思维方法能够开发创意,能立即发现问题,并有效的通过一定的机制得以解决,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一、在详细介绍思维方法之前,对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作首要的探讨和研究。

之所以产生数学上的思维障碍,除了数学本身的特点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局限,教学方法的落后、教育思维模式的僵硬呆板以及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一)首先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是年龄的限制以及生活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思维障碍的产生与固化。最初的教育接受者大都是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的走入科学的殿堂,长期的被动接受过程中他们产生了分化,一部分在学习上兴致勃勃,成绩斐然,一部分自卑落后,成了殿堂中的丑小鸭。学习好的显现出自身思维方式的不断优化,灵活机动能力的日益增强,学习方式的不断改进,落后者显现出意志薄弱,思维方式的僵硬老化,灵活性不足,学习方式的落后等特点。(二)教育模式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固步自封,无根本的改变,即使屡破陈规,都只是解决了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在子不孝,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者只是教育者,教育系统的行政管理者只看到了成绩的牛、熊市之间红绿线的波动,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解决教育者和教育接受者之间的问题,简而言之,教育只是单纯的教育,这种把一个问题始终当成两个问题对待的思想方针的指导下,枯燥乏味的数学显现出自身的问题。(三)思想问题。学生的思想压力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逐渐加码,对学生的片面评价,更多的孩子走上了自我怀疑之路,这一点更多的体现在数学的教育实践当中。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念至今仍代代相传,不只是在某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四)社会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我们国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很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和完善,众所周知,《教师法》虽然早已经出台,但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迟迟没有产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对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出了最大的挑战,教师队伍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不是纸上谈兵,制度的缺失才是本质所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世界发展史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消灭人的基本欲望,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制度与法律实施过程中好与坏的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从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我们看到,早期的教师队伍鱼龙混杂,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教师队伍的问题,加强了人才的选拔和培训,使教师队伍得到充实,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考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师范院校和林业、渔业、牧业院校一样面临着招生上的尴尬处境,不得不不拘一格降人才。试想没有一个高精尖的队伍如何谈及素质二字,教师队伍的待遇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平等的得到解决和对待,精神上的鼓励并没有改变积极性受挫的现实问题,直接导致了教学之中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本位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得不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硬件设施最好的学校,但没有最好、最精尖、素质最高的老师。

二、下面我们要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在此只是解决人的问题,至于社会、制度或是传统思想上的问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我们先了解曼陀罗思维法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模式特点、现实应用。5w即是该思维方法的五个思维路径,即英语当中所提到的五个常用单词 (5W):What、Why、Who、Where、When。每一件事情或主题,都可以透过这五个路径,揭示问题的本源,发现问题所在,互相之间的互相影响渗透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在五个路径搭配操作上,我们加入了how,由于How本身就是一种询问过程,它是融合在5W当中的,不管你在思考哪一个W,都可以把How的精神、态度加进 来,也因此How并不出现5w中。这就是5w的基本构成。其实他就这样简单,记得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5w伴随我的一生,是我成功的法宝。”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尤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她的应用效果显著。也许有人质疑,我们一次没有用过,怎么成了5w的功劳了呢。我们先看看5w都代表什么? Who→我们为了谁而工作和学习? What→自己正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Why→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工作和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Where→在哪里做,最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是什么(包括课堂环境但不止限于此)?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阶段我们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简单来说上述5w分别代表「人」、「对象」、「价值观」、「空间」、「时间」,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对应,每一个路径都是可以扩大她的外延,比如从Who 当中还可以延伸出主体、对象、朋友等; What可以延伸出行动、动作、目的、目标等; Why(可以延伸出理由、原理、理念、理想等; Where可以延伸出环境、处所、社会等; When可以延伸出时代、时期、变化、期间、机会等。你会发现人每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会离开曼陀罗思维法中的5个路径。我们把她单独的提炼出来的目的就是使你的本来更加明确具体,首先使用直线性思考模式考虑问题和做事,当然在真正具体到某件事情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会四通八达的扩散开来,通过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对你的主题或称为目的进行审视,这就是视觉性思考,前者是我们的左脑的工作,后者是我们聪明的右脑的天职,也是我们真正激发思维潜能的地方。(二)思维模式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具体到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5w的应用虽然解决了目的不明确,思维混乱的基本问题,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的看待实践中的思维僵化问题,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开放思维,扩大视野,但这种思维法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他不能解决我们待遇问题,因为那是执政者的事情,不能解决数学本身的枯燥乏味,因为这是数学自身的特质,5w只解决了思维本身,他等于用一种思维去改变另一种思维模式,因此他的局限性不言自明。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可以大大地提升我们的脑力,让我们发挥出更多的idea;只要你在学习数学或是教授数学中存在思维障碍,不妨问自己5w,.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凝视某个中心主题,自然而然许多感觉就会泉涌而出,有了强烈的感觉,引起内心的震撼,才会开始去思考。 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无穷的创意,激发出活跃的思维,必然是使用他的人兴致盎然的走好数学这条宽广无垠的道路。

以上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在实践中我们要多问几个w,那么教育和学习之路,必是宽广无限。

论文作者:蔡秀霞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曼陀罗思维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蔡秀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