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启蒙之我见论文_张奇伟

少儿声乐启蒙之我见论文_张奇伟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成都市 610100)

童声的训练不同于成人,简单地把成人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孩子,是极为不妥的。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声乐学习者呈现出一种年龄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千禧年后这十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儿童投身到专业的声乐学习道路中来,这也使得少儿声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声乐学科属于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受众的主观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儿童则受到思想、理解等能力的限制,教育者不能将成人声乐的学习模式生搬硬套,否则不仅影响儿童学习的兴趣,对儿童自身的身体也会造成极大伤害。

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期,发声器官也大都处于成长阶段,细分来说,大致可将童声划分为三个阶段:4-6岁时是童声初期,亦可称为幼声时期,此时儿童的发声器官迅速发育,自然音域在六度至八度左右,音域较窄,声音单薄,气息浅短;6-10岁则为童声的中期阶段,此时儿童的发声器官的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自然音域呈现出十度左右,声音开始明亮,气息有所增强,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个少儿声乐学习者的最佳演唱时期;11岁左右是一个儿童的童声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儿童的音域可向 高、低两处拓展,声音也变得相对结实有力,亦可增强其气息控制的能力。

儿童的嗓音大致划分为以上三个阶段,而对于少年儿童的嗓音的训练既要取成人声乐教学中的科学严谨的方法与技巧,又要有特殊性、针对性,遵循其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针对这三个阶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引导式教学,以便使这种少儿声乐教学能够健康、科学、正常的进行下去。

第一,针对童声初期

就普遍情况来说,初级阶段的童声声音过于稚嫩,音乐感知能力较弱,音准把握能力有所欠缺,面对这个阶段的孩童声乐教学,不应过于强调其情感表达,应将重点放在孩童乐感的初步建立和音准能力的提高上,就笔者的个人教学经验而言,应先挑选歌词简单、音域跨度不大、旋律较为欢快的儿歌运用在此阶段教学中,利用儿歌中出现的较强的节奏感训练孩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在此阶段少儿声乐的教学中,由于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在歌唱时获得悦耳、动听的歌声,一般情况下均采用自然站姿演唱,身体保持直立不僵硬,不耸肩、不过分挺胸。歌唱教学中则先引导儿童用哼鸣或啊的发声方式结合以钢琴的音高,随机弹奏单音或旋律让儿童模唱,随后用“啦”音来歌唱歌曲的旋律,教师则注意帮助调整儿童演唱时的旋律准确度;其后,将歌词按照节奏朗诵出来,熟练朗诵后代入带入旋律,教师可根据歌词内容编配适当的舞蹈动作,此举不仅更易吸引儿童的兴趣,还缓解了久站对于儿童的枯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针对童声稳定时期

在此阶段,儿童的声带相对成型,声带的机能也有所增强,童声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阶段更适合声乐的学习与演唱,孩童声音的可塑性也随之增强。此阶段则可挑选多种风格的儿歌对声音多加打磨,以作品风格的不同建立起儿童演唱的感情处理技巧与方式。

在此阶段少儿声乐的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呼吸方式,化抽象的歌唱技能为鲜活生动的模仿案例,以创设情境、模仿等练习方式引导儿童训练呼吸,以四种不同的模仿式呼吸方式组合练习,达到呼吸训练的目的,明确四种呼吸状态:①半打哈欠式吸气(慢速);②“惊吓”式吸气(快速);③关键词“春风”、“气球漏气”联想式呼气(慢速);④吹蜡烛式呼气(快速),对这四种模仿式呼吸方式加以组合①③、①④、②③、②④,期间都必须做到口腔充分打开、笑肌微抬,在训练过程中可让儿童双手叉腰,感受气息吸进析出是小腹与两肋的变化,强化记忆。

其次,还需选取适当的母音练声来帮助儿童规范声音。练声方式每位教师都不尽相同,多种多样,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到适合儿童自己的母音练声,做到真正到因材施教。例如i元音容易帮助声乐学习者找到高位置,但如果儿童声音过紧则不宜训练i、u之类的母音;儿童声音过于明亮则宜多训练u、o母音;嘴巴小练宽母音,嘴巴大练窄母音等等等等,都需要教师做认真、细致、负责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阶段儿童歌唱时,可用朗诵歌词或者将歌词当作故事讲故事的方式规范儿童的咬字问题,务必在朗诵时保证字正腔圆,不断强化儿童的语言能力,这也是演唱一首声乐作品的关键之一。

第三,针对童声成熟时期

童声的成熟时期也意味着变声器即将临近,此时儿童的各项机能都达到童声时期的顶峰,声音更加有力,气息更加充沛,但是有由于即将向变声期过渡,发声器官会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刺激和伤害,对于此时儿童声乐的训练则需要格外注意。

因为技能的强化,在此阶段针对儿童的声乐学习可做简单的音域扩展训练,练习的音域跨度不应过大,以相邻大二度音进行升调降调的练习为宜,练声曲也可做适当的拉长。此阶段也可开始让儿童接触少量的成人声乐初级曲目,,不做演唱,只做基本的学习和了解,亦可收听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为变声期后的声乐道路累积起一定的底蕴。

总而言之,由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方面与成年人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将专业的声乐知识、歌唱技能转化为儿童能接受理解的通俗易懂的知识,形成有针对性的少儿声乐教学模式,还要注重把握少年儿童的在声乐学习中的心理历程,强化音乐对少年儿童的引导与塑造,使儿童能初步建立起对音乐的理解,对美的感知的大框架,获取通往感性世界的钥匙,这也是少儿声乐真正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巧姑. 教少年儿童学唱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张奇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少儿声乐启蒙之我见论文_张奇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