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异常情绪行为处理策略研究论文_李璐

智障学生异常情绪行为处理策略研究论文_李璐

李璐

广东省云浮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从近年以来学生的入学情况调查可以发现:全国各地先天性致聋的儿童人数在减少,但不明缘由的病因导致智障学生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样的情况促使各县市的特教学校学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而对于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处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对其处理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智障学生;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处理策略

一、智障学生异常情绪行为概述

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其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困难及挑战,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缺乏情绪体验

情绪行为反馈个人丰富的信息,而表情、行为及语音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不同的组合形式也包含着不同的信息。由于智障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因此难以接受正常完整的情绪信息。例如智障学生不能够根据对方的一些应激行为做出辨别,对于一些声音特征也不能做出较为良好的反溃

(二)忽视情绪程度差异

情绪的表达是通过多种感官配合形成的,而不同的情绪行为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开心或者难过、兴奋或者沮丧。不同的情绪行为在智障学生身上则有着不同的体现。对于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很多特殊教育院校并没有重视,忽视了学生的情绪程度差异,这对于智障学生的教育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三)情绪意图理解表面化

情绪代表个体的思想及行为目标,因此要从不同层面来对情绪表达者进行综合的特征辨别,从而确定情绪信息的本质特点。而智障学生们通常依靠视觉感受、听觉感受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但在踹测意图的过程中是表面化、浅层的。

(四)情绪稳定性缺乏

智障学生的情绪发展也是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的,其受到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而变化。依据情绪的构造理论笔者认为,当智障学生在异常情绪行为表达成为了一种习惯的时候就会变成人格的一部分,而这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心里封闭,产生较强的自我意识,并在情绪表达的时候有较大的随意性,将自身的感受愉悦度放在首位。

二、智障学生情绪行为处理策略

(一)特校学生和普校学生和平相处,共同学习游玩

智障学生的生理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和别的同学相处的时候是较为困难的,而对于不是本校的师生带领游玩,他们也会有着一定的排斥情绪,会比较抵制和外来不熟悉人员的接触。而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了几年的学生会将特校作为自己成长的家,因此产生的领地保护意识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根据这种情况多次的处理笔者发现:对待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不要进行批评,但同时也不要鼓励,只是带领学生们来和新来到的学生主动握手,消除戒备心的同时给予智障学生一个认识的缓冲期,让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坐在一起上课学习,并且在课下尽量鼓励他们一起玩耍。通过共同的学习和游玩来让智障学生们放下心里的防备,接触到不同的学习环境之后才能够快速的适应,并且建立起和正常学生之间的情感连接。先"混个脸熟"再成为朋友,才能够让智障学生更为友好的和普通学生相处。在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再有其他学生来到特校的区域上课或者活动,这些智障学生们就不会很排外,甚至会变得十分积极主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特教老师的监护、指导。

(二)公平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分享中化解冲突

由于智障学生的生理特性,导致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这也是他们对事物好奇心的体现。智障学生们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哪些东西不能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容易产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智障学生的意识中也认为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玩或者有趣的东西,自己就像占为己有。多动、好动、耍赖、争抢,这些都是智障学生们经常会上演的节目。而对于这种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老师们采取的最好方法就在于要公平公正的处理,不急不躁的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可以将大家争抢的东西做到人人有份,通过大家的分享与协作来化解学生的矛盾冲突。

(三)用慈仁之心安抚情绪障碍的学生

智障学生虽然看似差不多,但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较大的。在特殊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老师们最怕遇上自虐型和狂躁型的学生。这类智障学生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其情绪行为十分不稳定,还存在有自虐行为。遇到这类学生的时候教师要首先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安抚,而不是对其行为做法进行批评。而怎样对学生进行安抚和教育就是教师临场机智处理的能力。例如有一个表现较为特殊的孩子叫王健,该学生对高分贝的声音十分排斥,同时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表现得极为狂躁,甚至会通过自虐、攻击他人来释放情绪。而老师接下来的做法就是在身边一直陪伴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情绪进行发泄,同时要注意不让学生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等他发泄够了之后赶紧询问是什么情况导致情绪波动的?是吃的东西没有吃到,还是玩的东西没有玩尽兴?再了解原因之后及时的给予他所需要的物品,随后就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采用仁慈之心来安抚情绪存在障碍的学生通常是非常有效的,并且可以让学生逐渐从异常情绪行为中走出来,更为缓和的看待周围事物。

(四)以宽容之心,尊重保护学生的童真

虽然智障学生们容易产生不同中的怪异行为,但同时也有很可爱的一面。有些智障学生十分的懂礼貌,"老师再见!""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真厉害!"等这种话语都表现出学生们的童真及善良内心。智障学生们也是在悄悄观察老师和周围事物的,并且由衷的、毫不吝啬的给予赞美和鼓励,他们闪着一双纯净的眼神,脸上也充满可爱的笑容。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智障学生哪里笨了?他们这么可爱,嘴巴也很甜,跟他们相处让人心里暖暖的。而确实如此,虽然智障学生们在学习能力上有所迟缓,但更懂得尊敬老师和长辈,更乐于助人,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不容他人侵犯,这些都是智障学生童真可爱的一面。

教师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对待智障孩子,保护他们的那份纯真和可爱,这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要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中。只有用更为耐心、用心的照顾方式,才能让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得到良好的改善,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并不可怕,只要老师们多加引导,用陪伴的方式来让学生们逐渐的成长起来。

三、结语

近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天性致聋的儿童人数在减少,但不明缘由的病因导致智障学生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智障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因此难以接受正常完整的情绪信息。这促使各县市的特教学校学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对于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行为处理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情绪行为反馈个人丰富的信息,而表情、行为及语音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不同的组合形式也包含着不同的信息。通过前文所述我们发现:智障学生的异常情绪和行为是正常和可调节的,只要老师们多加引导,用陪伴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们逐渐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友群,张慧,邓茜,曾旭玲,张海燕,刘敏.智障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07):69-73.

[2]白露莹.一例智障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辅导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06):19-21.

[3]陈夏尧,李利君,唐乐群,刘丽君.运用音乐游戏开展学龄前智障儿童主题课程教学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01):86-90.

论文作者:李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智障学生异常情绪行为处理策略研究论文_李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