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合作不要冷漠师生间的合作论文_张鲲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不要冷漠师生间的合作论文_张鲲

张鲲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138000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充分发挥。其中教师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则学生主体地位必然凸显出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学生主体地位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忽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是取消教师责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导”不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学”不是“听”,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里边的合作,不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合作,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绝对不能冷漠师生间的合作。

一、师生间合作的特征

1.合作目的的全面性

(1)师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和社会性。包括组成小组的技能、小组内部活动的基本技能、交流思想的技能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互动过程中将这些技能直接或间接地教授给学生,并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领悟。

(2)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合作学习在课堂实施中的步骤,师生合作发生的阶段可以相应地分为集体讲授、小组活动、全班交流讨论三个基本阶段,在集体讲授阶段,师生合作主要向学生传授课题内容指向、任务安排。小组活动阶段,师生间的合作主要在于就学生认知上的疑难、见解观点上的分歧进行引导和疏通。全班交流讨论阶段,师生就课题任务进行总结陈述、解惑,同时对小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从以上三阶段推动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不断建构,对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最后我们要注意的是,对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关注和培养是隐含在上述所有教学活动中的。

2.合作行为的示范性

由于传统个体性学习、竞争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以及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青少年中缺乏合作技能、合作意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合作的发生本身存在着示范性、感染性作用。这使某一合作主体以外的学生可以从中看到合作的行为方式、结果,感受到合作的宽松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合作的行为技能。

3.合作对象的全员性

合作学习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包括学生学业成绩、优势发展领域、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学业成绩上,教师要“抓两头,带中间”,特别是对学困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在性格差异方面,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个性倾向性,给予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弱势群体特别的关照,使其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不落队。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师要摒弃重智力教育轻非智力教育的观念,坚定每个学生都有其成功的需要和可能性,使全体学生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另外,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和师班互动三者是共融、和谐地存在于课堂中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的,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形式多样、合作机会增多。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师生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适宜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重、被关爱的人,是在轻松、温暖、合作的课堂氛围中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每一个孩子,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一个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同情孩子,对孩子由衷地关怀”。教师应尽量消除学生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1)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善于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要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

(2)教师要善于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要始终热情、饱满、积极地面对学生,成为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

2.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技能

(1)适时指导、点拨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

(2)有效运用反馈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3.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首先,教师安排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多层次、多指标的任务,使弱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学习与交往的自尊和自信。

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发展的薄弱之处,例如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学习需要与动机方面,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他们实行不同的指导。

师生合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与人合作的技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人合作的精神得到加强,使学生从被动、封闭、沉闷的语文课堂中解放出来。乐学、会学、善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这种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完善评价机制来完成,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来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战略工程,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不能适应21世纪国家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塑性很强,要抓住关键期,尤其在初期要提高质量要求。要持之以恒,把培养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监管和引导,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完成的环节有检查、有评价、有奖励、有惩罚。对学生完成的环节要加强方法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合作的作用。

论文作者:张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不要冷漠师生间的合作论文_张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