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

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

吴雅莉[1]2004年在《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话含义推导偏离现象是在对语言的推理过程中,从一个语句的受话人或分析者的角度而不是从发话人的角度来定义的,在语言应用过程当中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在传统的语法结构和词义之上的解释,我们也注意到产生语言的逻辑规则和客观语义特征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也就是说,会话含义推导偏离也是“认知的”,所以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更深刻地剖析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研究负偏离的产生原因和对策,正偏离的形式和功能等。这些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共分四章。首先第一章阐述了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语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所要用到的理论的基础。第二章则主要介绍了会话含义推导的负偏离和正偏离的含义,负偏离是听者对话语的无意识的偏离,而正偏离则被看作是一种通过故意偏离发话人意图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根据语境知识的分类,我把正负偏离分别分为语言知识下(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偏离现象和语言外知识下的偏离现象。也就是说,在有一定语境的前提下,仍有可能产生会话含义推导的正偏离和负偏离。第叁章分析了负偏离产生的认知原因,以及消除的方法。语境不是唯一可以消除负偏离的途径,是因为话语的质和量发生偏离还要取决于人作用于物质世界所获得的经验、构造的意象图式、人的注意力对认知域、注意焦点(突显)、视角的抽象程度等认知因素的制约,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心理因素的介入才会导致生活中常见的偏离。我们相信对世界的共同经验也会储存在语言中,可以从我们表达自己思维的方式中撷取,而我们的思维也有可能会对如何理解他人的思维表达产生影响。每句话都可能有多个语境知识,对于负偏离的解读我们需要借用概念整合理论,借用叁个心理空间(空间一即话语,空间二即语境,空间叁即推理)的概念的映射和合成来具体分析语用

熊学亮[2]1997年在《含义分类标准评析》文中研究指明语境量大,话语的质和量就可以偏离常规值(即把话说清楚、说明白),产生特殊含义;语境量小,话语的质和量就比较接近常规值,产生一般含义。此外,虽不属直义,但与语句真值无关、无法预测、无法取消、可以与词语本义分离、不必推导的那部分语义可以视为规约含义,以区别于(一般)会话含义。本文还对先设与含义作了比较

张望发[3]2017年在《现代汉语超前夸张句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运用叁维语法理论对汉语超前夸张句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重构了夸张的次范畴,首次界定了超前夸张句式的范围和特征,并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平面对其基本类型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现状、选题的价值和意义、选题的范围、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夸张的次范畴、语义基础及其基本语用功能首先,介绍了夸张辞格研究的历史沿革。其次,研究了夸张的次范畴,并在借鉴分析、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构了夸张的叁级次范畴。在研究夸张次范畴的基础上,进而对夸张的语义基础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了夸张的基本语用功能:增强感情;加深印象;启发联想;创造美感。第叁章:超前夸张句式的特征及其基本类型。超前夸张句式是指表示本应该后实现的事件或状态等提前实现了的句式。超前夸张句式具有四种基本类型和四个基本特征:标记性;参照性;超前性;评价性。第四章:“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是汉语最常见的超前夸张句式之一。从句法形式上看,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标记词“还”、“就”相互搭配,形成句标“还……就……”;二是A、B处于同一句法平面,相互间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语义上看,“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具有[+超前]的语义特征;从语用功能上看,可以传递多种极端信息和情感信息。第五章:“才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才A就B”超前句式也是汉语里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句式。A有两种语表结构:一是名词性结构,一是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具有“小量”义。动词性结构具有“实现”义,VP的体貌类型为实现体、经历体、起始体、短时体。B只能是具有“实现”义的动词性结构,体貌类型为实现体、经历体、起始体、继续体。A、B的逻辑主语无标记形式倾向于同指,有标记形式倾向于异指。全句的信息焦点为A,具有传递极端附加信息和主观评价信息的功能。第六章:“一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从句法成分的有无及组合情况来看,“一A就B”超前夸张句式具有五个句法特征。从语义上看,“一A就B”超前夸张句式的意义可以概括为:易成性;规律性;超常性;夸张性。从语用上看,A、B之间预设着至少一个中间项的存在,而交际双方将该中间项缺省了,导致产生会话含义。第七章:“刚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A的语表形式不能太长,具有简洁性,而B的语表形式不受简洁性的制约。A可以是谓词性语类,也可以是名词性语类,但B只能是谓词性语类。“刚A”具有[+及于]的语义特征。“刚A”与B的语义关系可以概括为:毗连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刚A就B”超前夸张句式的信息焦点为A,它具有两种特殊的信息功能:一是传递极端信息;二是传递主观情感信息。第八章: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不足。本文重构了夸张的次范畴;重新界定了超前夸张句式的概念,概括了超前夸张句式的基本类型和特征,系统地研究了超前夸张句式的四种基本类型。最后,明确了本文存在的四个不足。

陈鹏[4]2016年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对白会话含义分析的作用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改编自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该小说荣获巴克夏图书奖、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和英国十大畅销书。同名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细节处理得更加精妙,并入围英国电影学院奖名单。该电影是一部二战题材电影,讲述主人公布鲁诺——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和一个集中营中的犹太男孩希姆尔的悲剧故事。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话题的敏感性,布鲁诺的家人对他的保护,再加上小孩子的天真与无知,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主人公布鲁诺悲剧的发生。虽然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所有对白都极其隐晦,但其获得巨大成功并且深受广大影迷的欢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设计精巧却又不乏深意的角色台词。因此,本研究以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以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为语料,试图对电影对白进行系统而详细的会话分析。对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对白进行会话含义分析有助于探讨影片人物性格和影片主题,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都对揭示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黄蓓[5]2015年在《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文中认为本文在反思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主观性概念泛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在当前非客观主义意义观兴盛的背景下,主观性(subjectivity)作为对抗客观主义意义观最有力的砝码,在当代语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当代语言理论的核心要义之一正是对语言使用主体的高度重视。在当代,主观性研究异彩纷呈,涌现出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分别以当代功能-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依托,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理论视角的异质性造就了对研究对象大相径庭的认识。各学派各执一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纵观现有主观性理论研究,似乎存在着叁个主要问题:1)对主观性缺乏统一、明晰的界定,对其内涵认识不清;2)对主观性的作用层面判断不一;3)主观性研究思路上表现出个体观、分解论倾向。Nuyts(2012)曾表达了主观性研究的叁难:第一,难以给主观性下一个毫不含糊的定义;第二,难以划定主观性范畴的边界;第叁,难以确定具体主观性范畴的外延。这说明当前主观性研究尚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我们在的目标即在于尝试从混沌中寻找秩序。我们梳理了主观性概念泛化的倾向,从哲学角度解析了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概念外部与内部寻找主观性的限定因子,试图走出主观性的泛化倾向。就外部限定而言,我们分别从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入手,试图摆正主观性在语言中的位置。就内部限定而言,我们区分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将主观性的核心限定在说话者的态度主体地位上,并结合主观性(化)经典定义的二重性问题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作用层面进行了限定。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主观性的内涵进行限定,明确了主观性与其他语义属性的区别,论证主观性属于非命题意义的子集,并划定了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主观性概念进行了分层。我们采取逐级分层的思路,首先以语言为切入点区分了非语言主观性、前语言主观性与语言主观性,而后以作用层面为切入点,在语言主观性内部进而区分了语言(langue)主观性、言语主观性、语篇主观性与元语言主观性。本着对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的理念,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语言(langue)主观性层面,从而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从Nuyts (2012)面临的叁难中找到了重大突破口。我们论证了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并从叁个公认的主观性标记—情态、认知谓词、第一人称主语一出发,论证并不存在单一范畴与主观性内在相连。据此,我们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在内涵上表现为组合含义(syntagmatic implicaturc),即字里行间的感受义,在作用层面上表现为组合语境,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与意义的相互作用,在语义轴心上表现为认识评价,在结构轴心上表现为一个指向命题的结构。而后,我们提出界定主观性标记的四大标准:结构标准、语义标准、功能标准及真值标准,从而离析出不同的主观性范畴。接下来,基于对Langacker主观性模式的反思,我们对“概念内容-识解”模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有望对各主观性范畴加以认知解读。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主观性体现在概念内容背后主观识解的成分中,不同范畴的概念内容义与主观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我们以命题边界为主线,同时参考范畴与作用层面,对主观性进行了内部分层。基于对传统主观性研究中个体观取向的反思,结合本文的狭义主观性思想,我们提出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主张主观性的解读无法单纯归结为词项或构式的属性。我们确立了认知(构式)语法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作为主观性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考虑到方向性问题,我们区分了构式对词项的作用与词项对构式的作用,并讨论了两者的总体互动效果。就构式对词项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语境对词项的主观性潜势的提升:就词项对构式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主观性的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烘托。就两者的互动效果而言,表现为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前者涉及的是语义相容,后者涉及的则是语义相斥。在这两大效应的作用下,可能造就主观性构式的涌现。最后,我们勾勒了主观性的结构空间,回归本研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的思想。我们围绕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分别进行了探讨。就选择限制而言,主观性成分在语义结构上不自足,表现出对主观结构语境的依赖,主观性的高低与对结构语境的依赖度成反比。从线性结构来看,主观性的强弱在结构连续统上呈现出明显的左向分布:主观性越强,越趋于结构左侧分布;反之亦然。反映到辖域上来,主观性的强弱与辖域的高低成正比:主观性越强,辖域越高,反之亦然。就宏观结构特征而言,主观性表达相对于非主观性表达具有标记性,符合元象似标记性原则,标记性程度与主观性强度成正比。就宏观分布特征而言,主观性往往造就语言中的主客分工,主观性-客观性不仅是词义分化的重要理据,也是构式分化的重要理据。

王志英[6]2012年在《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四类特殊否定现象,即元语否定、预设否定、羡余否定和间接否定。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的总体特征、性质、使用时的制约条件、语用功能、生成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个案和总论性研究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的解释上。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结构分为四篇十二章,每篇分为叁章,第一章介绍每个类型特殊否定的总体特征,后面两章是个案分析或专项研究,通过个案和专项分析来充实和论证第一章观点的合理性。第一篇研究元语否定,第一章首先对元语否定进行了界定,同时本文把语音、语法错误和预设否定从元语否定中分离了出来,因为它们与元语否定内部机制不统一。我们并根据元语否定的成因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分析了其使用的制约条件和语用功能。后面两章用个案“不是而是”构式和“不”独用表示元语否定用法对第一章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第二篇研究预设否定,第一章首先解释了预设是否能被否定的问题。然后根据预设否定成因的不同分为:适宜性预设否定和预期性预设否定。并分析了两类预设否定的差异,指出预设否定的生成与人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境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密切相关。第二章专门分析了适宜性预设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第叁章以副词“瞎”为个案对预期性预设否定进行了研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否定副词“瞎”的预设否定功能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篇研究羡余否定,第一章首先总体上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特征,然后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生成和使用的制约条件,以及其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第二章对“不”和“没(有)”在羡余否定格式中的互补性与同一性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以强化否定构式“小心(别)VP”为个案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分析了其生成的条件和机制。第四篇研究间接否定,第一章介绍了间接否定的来源、类型及其差异、表达方式、生成的动因、理解机制和语用功能。第二章分析了非规约性间接否定,其来源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它是在人类元认知监控和调节下生成的,其理解机制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第叁章以话语标记“要不”为个案分析了它表示规约性间接否定的特征以及成因。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更加宏观的理论框架,为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语言使用和人类认知的深层动因上对特殊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做出更为合理地解释。第二,本文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的分析和解释,使之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叁,本文在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总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又用个案和专项研究进行了充分论证,以期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和充分的论证。最后,我们的研究对整个否定研究体系的建立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刘晓[7]2007年在《相声幽默的偏离研究》文中认为相声是深受我国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具有为数众多的观众群体和实力雄厚的创作表演队伍。幽默是相声的生命,没有幽默就没有相声。看一段相声能否达到较高的境界,幽默技巧是关键性条件。零度偏离理论自王希杰系统地进行了阐释之后,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正是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探讨相声幽默中的偏离现象。全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相声的研究现状、偏离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现实意义。第二、叁、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叁个方面入手,对相声语言的幽默偏离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章“语用常规偏离”,从字形偏离、语音偏离、词汇偏离、语义偏离、语法偏离五点入手研究了相声是如何通过偏离语用常规来达到幽默效果的。第叁章“思维逻辑偏离”,从概念、判断、推理叁点入手说明了相声偏离思维逻辑来实现幽默的方法。第四章“交际原则偏离”,抓住合作原则,阐明了偏离合作原则四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也是相声实现幽默的有效手段。第五章为结语,简述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本文的不足之处。

卢玉卿[8]2010年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文中指出言外之意是中外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审美标准,是文学作品的机体营养,是语言交际的巧妙策略。言外之意体现艺术语言的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无言载意;更体现语言交流的风趣幽默、委婉含蓄、弦外之音。中外哲学、文学、语言学叁个领域对言外之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表明,言外之意的研究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代表了西方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研究的是言外之意的文学翻译,不仅在于言外之意蕴含了语言交流的目的、体现作者的意图,还在于它是文学创作的自觉追求和审美的标准,更在于它是译界少有人涉猎和研究领域。本研究以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突出言外之意翻译的生成和表达问题,确立含蓄式、寄寓式两种意向型言外之意和意象式、意境式两种审美型言外之意的研究核心,目的在于探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问题,重点在于理解和表达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其实际解释力。言外之意,顾名思义,是语言的超载意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暗示的意向意义和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表达。笔者在钱钟书关于言外之意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含蓄式、寄寓式、意象式、意境式,并根据各自特点归纳为意向型和审美型两种类型以涵盖文学作品中所有言外之意。意向型和审美型两种类型分别位于语言学和文学的两大研究阵营,他们各自所包括的两种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含蓄式又称修辞式是话中话,寄寓式又称情景式是话外话,二者的区别还在于对语境依赖度的不同;意象式又称象征式,多个意象式言外之意的联结便形成意境式言外之意。两种类型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的会合,不是人为分析的作用,而是文学本身的特质使然。这一描述性分析是在前人唯科学、唯艺术的基础上的超越和发展。论文首先对翻译理论的意义观进行了历时的挖掘。研究结果发现,中外译论都经历了意义翻译研究的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长,从雏形到发展。而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也或隐或现地出现在译论中,近些年有萌芽的趋势。因此言外之意的文学翻译研究便成了一种历史的召唤。另外,语用学、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语言的超载信息——言外之意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保障;而美学心理学又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提供心理分析模式。具体说来,语用学含意理论、关联理论、语用推理对意向型言外之意的生成与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审美型言外之意的生成与翻译建立在美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基础之上;语用预设理论、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的研究与发展阐释了认知语境的建构与重构。然后,论文探讨了言外之意的生成机制。针对众多的语用推理模式,本论文将其进行整合,提出了意向型言外之意的推理模式,这是意向言外之意的生成机制;在推理过程中含蓄式言外之意和寄托式言外之意体现的仅是所需语境量的不同。同时,本论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以及美学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审美意象图式机制,这个图式机制既是翻译过程中生成审美言外之意的机制,又是译文中再造审美意义的依据和原型,原文和译文是这个审美意象图式的不同语言表现。鉴于言外之意对语境的依存关系,尤其翻译过程中意向型言外之意的推理对认知语境的需求,认知语境的构建和重构对言外之意的生成和翻译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论文花了很大篇幅对其建构和重构进行了研究。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理解过程的理论,提出了以抽象语句、认知图式、认知能力和目的构成的言外之意的认知语境,以及包括语句刺激——图示激活——知识选择——假设形成的认知语境建构模式。对于语境的重构,笔者根据语用预设的实质,提出翻译中的语境重构主要是翻译语用预设,根据言外之意所需将语用预设可以分为语言预设、功能预设和文化预设,其中对言外之意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语用预设是文化预设,论文对文化预设的翻译作出了重点研究,归纳了五种翻译文化预设的方法,并考察了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和作用。在言外之意的翻译表达层面,也是言外之意翻译的实践层面,本论文根据认知语境——推理机制和审美意象图式机制,借助赵彦春的一价译元推理翻译模式和二价译元推理翻译模式,提出了翻译意向型言外之意的语义、语义-语用、语用叁个层面,以及受制于语境关联、基于叁个层面的意向型言外之意的上下推移翻译原则,为直译、意译提供了依据。对于审美型言外之意的翻译,笔者在霍姆斯双图式翻译模式和姜秋霞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审美翻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言外之意的审美意象图式翻译模式,从意义翻译的实际出发,确定翻译转换的中介是审美意象图式,原文和译文是这个图式的不同语言表述。审美意象图式翻译模式弥补了姜秋霞关于文本整体审美意象模式过于宏观和概括的不足,对翻译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力。以上两类言外之意的翻译原则和模式均佐以例证,在翻译实践中检验其解释力。总之,本研究体现了一种跨学科理论的解释力,证明了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同时还证明了文学翻译是科学翻译和艺术翻译的契合。

黄红娟[9]2010年在《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共历时考察,从纵横两个方向比较系统全面地描写分析了汉语词汇负面义的类型、生成、显现、演变、感知等相关内容,并将语法研究与词汇研究结合,重点关注词汇负面义在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的表现,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比较系统地归纳并描写了词汇负面义的类型、生成方式与条件、表现方式及相关特征。认为词汇负面义的生成需要确立某种立场、视角、评判原则,进而建构有特定属性限定的词义框架并对其内容进行匹配,然后在一定的社会心理认知条件下激发出相关负面义。二、结合词义释义模式与配价理论分析讨论词汇负面义关涉的分布、负面义指向的分布及其重心的转移与相关共现成分正负面属性限定之间的关系,考察两类动词中相关权势关系的关系强弱、实现程度及方向性对负面义指向和重心转移的影响。分析描写相关负面义辖域的实现方式、组成内容特征与方向性,考察它们负面义的实现方式与分布位置的关系。叁、比照特定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发展细致地分析讨论了相关汉语词汇负面义的演变规律与阶段性特征。区分象征性文化潜义和比拟性文化潜义,讨论大小文化语境的正负面属性差异和古今演变的问题。四、考察词汇负面义的演变在所属词条内部和相关语义场中的表现。统计分析语用组合变化对词汇负面义演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同化式感染和拆解式感染的区别。进行关于词汇负面义的主观感知调查,分析语用主体感知差异的表现规律及原因。讨论现代传播方式对词汇负面义的整体演变和批量生产所起的作用,尝试运用异端话语理论分析文革与新时期词汇负面义大转向的同与异。

闻华[10]2009年在《论情景语境和认知语境对会话解读的互补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要正确理解会话的含义,必须和语境结合,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各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语境,可能各有优缺点,如果能扬长避短,把两者结合,可能更有助于对复杂话语的理解。从两者的结合入手,来具体分析一段电影的对白中的会话含义,从而说明两种语境观的结合对准确理解话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D]. 吴雅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2]. 含义分类标准评析[J]. 熊学亮.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3]. 现代汉语超前夸张句式研究[D]. 张望发. 吉林大学. 2017

[4].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对白会话含义分析的作用与启示[D]. 陈鹏. 黑龙江大学. 2016

[5]. 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D]. 黄蓓. 浙江大学. 2015

[6]. 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 王志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 相声幽默的偏离研究[D]. 刘晓. 暨南大学. 2007

[8]. 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 卢玉卿. 南开大学. 2010

[9]. 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D]. 黄红娟. 暨南大学. 2010

[10]. 论情景语境和认知语境对会话解读的互补性[J]. 闻华.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

标签:;  ;  ;  ;  ;  ;  

会话含义推导的正负偏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