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的“他者”与泰国国家主义建构论文

    想象的“他者”与泰国国家主义建构论文

    想象的“他者”与泰国国家主义建构李夏菲(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英国剑桥CB30DS)[摘要]对于生活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人来说,国语(nationallanguage)被认为...
  •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胡清国[1]2004年在《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文中提出肯定否定是语义相悖的一对范畴,它们必然会对各类句子结构施加各自的影响,实际上,已经有许多学者注意到肯定否定这对范畴对句法内部的影响,表现在肯定和否定在句法层面上存在大量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以否定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
  • 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

    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

    方向红[1]2004年在《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文中提出连接词是语言学、逻辑学和计算语言学共同关注的对象。连接词的语义研究对于自然语言理解有重要意义。本选题来源于汉语内涵逻辑语义解释系统研究,首先提取多义词或兼类词的抽象类义,再通过抽象类义的析取与情境参数的合取,来描写具体...
  • 实践阐释学视域下文本阐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实践阐释学视域下文本阐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胡妤[1]2018年在《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初―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提出,外宣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当前无论在外宣翻译实践领域还是在外宣翻译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外宣翻译实践中依然存在形形色色的―甲型病状‖和―乙型病状‖,或源于语言错误、...
  • 走向关联翻译:优势与局限

    走向关联翻译:优势与局限

    杨元刚[1]2005年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
  • 会意字的认知研究

    会意字的认知研究

    孙羽[1]2018年在《基于留学生字感调查的会意字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汉字是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文字体系完全不同,因此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其中表意性最强的会意字更是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实践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汉字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感知,即字感。本文通过调查中外学生...
  • 介引处所的介词短语“在NL”

    介引处所的介词短语“在NL”

    林齐倩[1]2004年在《介引处所的介词短语“在NL”》文中研究指明介词“在”介引处所成分,构成介词短语“在NL”(N代表处所名词,L代表方位词)后,在句中有四个位置,构成4种句式。甲式:NP+VP+在NL(“在NL”在动词后);乙式:NP+在NL+VP(“在NL”在动词前、主语后);丙式:在NL+...
  • 给予式、索取式和置放式的平行性研究

    给予式、索取式和置放式的平行性研究

    徐艳平[1]2004年在《给予式、索取式和置放式的平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宾语结构作为汉语语法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曾有许多语法学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双宾语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精辟独到的科学结论。但以往的资料显示,人们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各个类型的孤...
  •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的“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的“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

    魏红[1]2004年在《泰国学生汉语习得的“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以具有初级、中级和准高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对他们在“把”字句学习时存在的偏误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外国人学习“把”字句的两大难点:第一,不能准确把握“把”字句表达的语法意义;第...
  • 英汉语逗号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逗号的比较研究

    张诗云[1]2014年在《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日趋频繁,书面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进行口头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
  • 日本学生汉语“了”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日本学生汉语“了”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玄美兰[1]2004年在《日本学生汉语“了”字句习得偏误分析》文中提出“了”字句是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找出形成偏误的原因并构筑对策。一般认为母语的负迁移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日语和汉语的时体观念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是造成日本学生“了”字句偏误的主...
  • 现代汉语“X点”、“X些”研究——兼论副词“稍微”与“有点”的区别

    现代汉语“X点”、“X些”研究——兼论副词“稍微”与“有点”的区别

    卢炫璇[1]2004年在《现代汉语“X点”、“X些”研究》文中提出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X点”和“X些”充当定语的情况:“一点”、“一些”表示少量或不定量的时候,可以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充当定语。“一点”所表示的量比“一些”所表示的量要少些;“一点”、“一些”在修饰名词性成分时,在计数与不计数...
  •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

    蔡永强[1]2008年在《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是人类认知客观外部世界的两种基本关系,语言中的诸多范畴都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时间关系相比,空间关系是更为基本的关系,一切时间关系都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方位...
  • BBS版面交流的话语分析

    BBS版面交流的话语分析

    赵祖华[1]2004年在《BBS版面交流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BBS版面交流作为一种新型交流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热烈参与。本文利用言语功能分析模式对BBS水木清华站SHSS版的交流文本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BBS版面交流具有强烈的随意性和人际交互性,并与口头交流在会话结构和言语功能选择上存在一定的...
  • 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

    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

    应兰茴[1]2004年在《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Hopper&Thompson的广义及物性理论观照汉语的重迭动词句,认为这是一种及物性较低的句子,在篇章中主要作背景句,传达非焦点信息。本文调查了95个动词共450个动词重迭(AA、ABAB式)句,就及物性的十个参数...
  • 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

    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

    魏纪东[1]2006年在《英语篇章博喻论》文中指出“博喻”是超越词句层面,形成“篇章隐喻”的主要手段。完整的篇章博喻理论既应涵盖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又应考虑它们的生成基础。首先,对篇章博喻的语义建构可以从几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其中,博喻的概念功能在横组合中产生的综合征形成“意指链”的基础,并...
  •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张蕾[1]2004年在《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称呼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恰当运用称呼语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社交需求强烈,社交机会增多,社交空间扩大,交往对象复杂,但主体却不具备相应的社交能力,缺乏必备的交往常...
  • 仡佬语构词法浅析

    仡佬语构词法浅析

    吴雅萍[1]2004年在《仡佬语构词法浅析》文中认为本文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大狗场村的仡佬语话语材料为主介绍仡佬语的语音特点,重点对构词法进行分析。所用材料是2003年七八月间李锦芳老师带领壮侗语言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小组收集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已经展开了对仡佬语的研究。贺嘉善同志的《...
  • 绝对程度副词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

    绝对程度副词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

    卞于靖[1]2007年在《《水浒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主要是用当时的白话写成的。它基本真实地反映了汉语自南宋至明初这段时期的语言面貌,加之篇幅很长语料丰富,因此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文献,对其进行专书的语法研究具有重...
  • 心理动词“死”字句中的主宾互易现象研究

    心理动词“死”字句中的主宾互易现象研究

    徐霞[1]2004年在《心理动词“死”字句中的主宾互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动词“死”字句是指部分心理动词如“恨、想、愁”等和表程度义的“死”共同构成的如“我恨死她了”一类的句式。这类句式中存在着一个特殊而又有趣的主、宾互易现象,即:“N1V死N2了”变成“N2V死N1了”后,两句所表基本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