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作为新型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在各阶段的学科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利用微课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旨在构建有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教学实践经验来说,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本研究也将分析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动中的应用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氛围 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242-0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按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可分为讲授类、启发类、问答类、练习类、讨论类、实验类等很多类型。按教学环节来分,可分为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内容。为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探索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筆者做了很多尝试,以下是笔者探索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运用实践与思考。
一、课前运用微课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借助班级微信群、Q群等发布课前导学微课,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记录自己的理解、感受、评价、分析等内容。
1.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多提问:“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课文大致内容及要点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句让人印象深刻?我是怎样理解这篇课文的?”
2.鼓励学生与作者对话。
如“课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借助微课,在课前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讨论,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微课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要点,但不能用既定的框架和结论引导学生思路,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把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提炼文章主旨的能力具体化为他们可望可及的阅读行为,不刻意限制思维和结论的多元性。
二、课中运用微课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切入点,课中的微课设计可以把各种切入点分别制作成不同的微课,通过网络让学生自主选择,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
1.多种感官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把文本内容作为一个着力点进行微课设计,配以画面、音乐、诵读、文章鉴赏等的设计,供学生学习、欣赏和评价。梁实秋先生的《雅舍》,雅舍富有“个性”与“雅趣”,语言精致俏皮、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代表了一种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理念。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体现了中国散文历来讲究的含蓄的美。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后,获得了美好的体验,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这篇文章的过程,是感悟梁实秋先生超脱、豁达、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面临困难、逆境时保持良好心态历程。
2.总结梳理,比较阅读。
在单元总结梳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形式,引导学生将两三首有相似点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着学习,对比阅读、比较鉴赏。学生边比较边鉴别,既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诗歌的欣赏能力。
3.扩充课堂信息。
小学语文着眼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实用语文能力和文学文化底蕴的培养,因此,阅读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我们要适时拓展教学内容,建立“大单元”“大语文”观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搜寻相关信息,制作成微课,用优秀课外读物充实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时,通过微课补充渗透相关精彩章节、片段、评价等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实现小课堂的阅读教学与学生自主阅读的链接。
三、课后运用微课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和资料制作成微课,如好书推介、当代优秀文章推介、电影推介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同时、异步阅读。相信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一部优秀影视作品应该都能成为学生谈论和交流的焦点。
现在的小学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了吧?因此课外阅读的微课制作,也可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将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如一篇习作、一篇配乐朗诵,或者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课本剧、一个小品,都可以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相互观看交流、学习。这种力所能及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入活动角色,增强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适应职业生涯需要的语言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博客、微博、微信、优酷、土豆等一样,微课也拥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对学生来说,更能直观形象地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和巩固知识,是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随着小学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在线学习必定会越来越普及,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必将成为一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高源.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研究.扬州大学,2018年6月.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
[3]高刚.浅谈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年2月.
论文作者:杨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课堂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课前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