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论文_曾兰英

由教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论文_曾兰英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宁新黄岭小学 514500

摘 要:“教本课堂”是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学本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因此: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有动力;“学本课堂”造就数学课堂的精彩;“学本课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本课堂 先学后教 合作展学 精彩绽放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教本课堂以“重教轻学”为特征;学本课堂是课改的方向和潮流。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学习,享受学习,使数学课堂更精彩地绽放。

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动力

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为了国家的明天,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早日实现教育强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摸索、努力、追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教本课堂是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先教后学,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学、跟学、盲学的现象尤其突出。

2017年3月,我们学校组织数学老师去深圳盐田区外国语小学参加“学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完示范课、名师和专家点评、总结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的课堂表现真的太精彩了,课堂调控收放自如,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喜爱学习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肯下课,他们总是意犹未尽、风起云涌,让在场的领导、老师啧啧称赞。特级教师黄爱华的学术报告更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新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那就是必须由教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

二、“学本课堂”造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数学家华罗庚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那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应充满活力,使之魅力无穷。在践行“学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在课堂中,没有纯粹的教师,教师是大同学,站在同学们之间,协同合作,共同围绕着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最终每位学习者都得到精彩绽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我在上五年级“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数学活动感受课时,课前先策划前置性导学单:请设计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好吗?学生在教师设计问题引领下,好像自己就是小小设计师,自信满满、兴趣盎然,拿出作品,将讲台作为展示的舞台。数学科组长做主持,个个争先恐后地将手高高举起,踊跃展示,描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成果,有制作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更有同学把设计成不同长、宽的长方形投影展示出来。设计的图形是一样的,为什么其中的数据却可以有所不同呢?老师适时点拨,这一问似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热烈地讨论开来了,有同学去收集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在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交流展示、学生之间的自由的质疑争辩中,积极参与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概括得出不管设计出哪种图形,只要符合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就行了;每种类型的图例都可以画出无数种图形。

我改变了教学模式,践行“学本课堂”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研究;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更加精彩,学习目标就这样悄然无声地达到了。正所谓“我只是给了你们一只桶,你们却把它装满了水”。

三、“学本课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怎样能使受教育者自己提高自己,调动其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大胆尝试、探索,让我们的课堂真真正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学本课堂”以学生为本体、学习为本位的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新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也找到了它最准确的定位:促进学生真正、幸福地学习。可见学本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你问我答”“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本课堂已经过时了。理想的课堂应当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课堂的主人,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到主动地、自由地获取知识。而要做到如此,就必须改变我们的课堂形式,必须由“教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变革上,我积极学习、探索建设提升数学“学本课堂”。此课堂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让我们的教学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让学生自由绽放,生机勃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2]《小学数学教师》。

论文作者:曾兰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由教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论文_曾兰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