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_全民健身论文

热烈欢迎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_全民健身论文

满腔热情迎接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满腔热情论文,热潮论文,全民健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进一步驱动了神州大地全民健身的巨轮,这是一项适应时代潮流,顺民心,合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社会工程,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此举获得国内外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和热烈支持。当前,我省与全国一样,一个遍及城乡、吸引千百万男女老幼参加的全民健身热潮正在到来,这是我国体育史上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

一、全民健身热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第一、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是全民健身活动的保证。

社会主义体育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开展全民健身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毛泽东同志早在50年代初就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也提出:“中国的体育就是群众体育”。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也指出要“积极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李鹏总理今年初在接见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代表时一再强调:“体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把体育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上来,增强12亿中国人民的体质,这是体育工作最根本的宗旨”。党和政府还通过多种途径号召、倡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具体体现。《纲要》分析了我国发展群众体育面临的形势,指明了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对象、重点、对策、措施与实施步骤,是推动全民健身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刚刚颁布二个月,1995年8 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体育法》,它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法律保障。近年来,我省领导联系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1991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人民体质, 本世纪末全省有三分之一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90%的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二分之一的县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这些,既指明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也对全民健身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前提。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群众基本实现温饱,正在奔向小康,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同时1995年上半年开始实行新的工时制,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需求多元化态势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普遍追求健康。过去人们说:“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今天出现了“温饱足,思体育”的新气象,健身活动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时尚的新需求,成为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求知、求乐、求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为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有利条件。

近两年,通过大力学习、宣传、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意义,深感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身体素质,重视体质建设,重视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文明病”,而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生活又要求现代化人具有更好的体质,具有更加全面的素质。

因此,花钱“买”健康已经成为社会新时尚,人民群众对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社会关心、重视、参与体育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据初步调查,现在许多家庭一般将二天休息时间,用一天搞家庭卫生等家务,另一天则用于旅游、健身等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的保龄球馆、台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等,尽管人均每小时消费20元以上,但仍都人满为患。体育服装、器材的消费水平更是大幅度增长,体育服装、器材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第三,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文化设施的改善,是全民健身的基础。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十几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中华儿女以自己的威武蓬勃之姿屹立于世界体坛之林。广大体育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断在赛场上奏起中国国歌、升起国旗,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体育的地位,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了很好的先导作用,这也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以体育场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有很大进步。全省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128平方米,新建体育场馆424个,现在有体育馆(场)的县市有73个, 有室内游泳池的县市10个。特别是泉州市、厦门市共投资2亿多元, 兴建了规模庞大、设施配套的体育中心,已基本形成了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配套设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体育设施建设中还出现了国家拨款建、单位自筹资金建、华侨外商投资建和中外合作建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良好态势。一些诸如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网球俱乐部等新型模式的体育设施也大量涌现,从福州至漳州,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峡西岸体育走廊。此外,近年来我省城乡还兴建大量的公园等文化娱乐和休闲设施。这都为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四,全民健身活动是顺科世界体育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生活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人口问题,除去人口的数量和结构,重要的是人口的质量,即如何提高人的素质。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人口素质,是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本世纪60年代,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以鼓励全民健身为宗旨的大众体育浪潮,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并逐步形成国际浪潮。在体育人口方面,日本从70年代末至今体育人口一直保持在70%左右,西德为67%,加拿大为59%;在体育消费方面,1983年美国人支出的健身费用就达70亿美元左右,法国人体育消费已占全国总消费支出的10%。1985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大众体育委员会”,并从次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最近一届的大会宣言指出要“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和平、健身、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还提出“2000年,体育为人人,健康为人人”的口号。可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民健身正在蓬勃兴起,一个席卷全球的健身热潮正在成为一大潮流,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是世界体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普遍做法。对此,我们要认真加以借鉴,并不断发展我国富有自身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以便与世界性健身运动接轨,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全民健身活动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实施全民健康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要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当前,为了迎接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大力宣传,形成共识。

制订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计划的实施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加强协调,把全民健身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全省各地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领导、协调、监督作用。教育、卫生以及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和组织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自己关注的一项工作内容,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把组织职工开展健身活动作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并努力创造职工健身条件,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得力的工作班子,保证本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要主动与各方面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并且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在实践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全局,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增强全民族健身意识,取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一大关键。加强国民体质建设,增强人民的体质,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利益的伟大事业。只有广大体育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事业的重要意义,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全民健身的蓬勃局面和持续发展的后劲。有没有深入人心的宣传声势和广泛、生动的活动形式,能否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良好环境、风气和局面,是衡量全民健身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系统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宣传《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形成一个正确舆论导向和强大宣传声势,使更多人了解全民健身的意义、内容、措施和做法。去年,全省各地都做了一些宣传工作,省里组织了“全民健身八闽行”系列报道,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但这仅是开始,不但距做到家喻户晓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的共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宣传工作要常抓不懈,才能促使全民健身热潮激荡八闽大地。

(二)改善体育设施,开放体育场馆,为全民健身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体育设施建设有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我省基础差、起点低,目前,全省人均体育设施面积仅0.36平方米, 而全国在80 年代初就已达到0.5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因此,加快体育场馆建设, 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级党政部门应继续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这项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开辟新的体育场所。九五期间,省里要建成新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以及必要的附属配套设施;全省二分之一的县(市)要达到国家体委“二场一房一池”的要求(即:有400米标准田径场,3000 座位灯光球场,280平方米训练房,50米标准游泳池或25米标准室内游泳池),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

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应逐步改善。在目前我省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按照国家体委通知精神,做好现有体育场馆向群众、向社会开放的工作。目前,全省实际开放的只有130个左右,潜力还很大。为此, 不但这些场馆要转变观念,把向广大群众开放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而且要教育、动员场馆的职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这些体育场馆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服务态度来适应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同时,体育场馆也应该在向群众开放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办法,并逐步完善,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去年以来,省体育中心努力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每天容纳健身的人数从过去100 多人增加到现在二、三千人左右,受到社会的好评,而且省体育中心在开放中措施得当,也增加了收入。

(三)保证重点、保持热点、解决难点、加强弱点,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的指导。

1.保证学校体育重点。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象的重点是青少年。要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发动社会各方面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使半数以上的城镇学校和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学校的学生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引导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要继续抓好青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工作,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打下雄厚的基础。

2.保持老年体育热点。我省现有老年人近三百万,特别是大量离退休干部扩大了全民健身的队伍,这些同志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从事多种体育健身活动。在城镇的许多公共活动场所,到处都可以看到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身影,据初步统计,全省有110 万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福州市区每天清晨在各个公园、体育场馆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同志约有13600人,各种功、拳、操、舞的训练班有64个,受训人数达954人次,成为全民健身的热点,我们要保护这些老同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努力为他们健身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现在全省有老年体育辅导站2000多个、老年体育活动辅导员5000多个,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辅导站和辅导员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好帮手。

3.解决农村体育难点。我国有九亿农民,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决定着我国国民体质与健康的整体水平。农村因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体育设施和人才又相对缺乏,体育健身活动难以持续开展。因此,要始终把农民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作为农村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小康乡”、“小康村”、“文明村”的建设,结合农闲季节和节假日活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建设和增添为农民所喜欢的体育设施;要努力建立、健全体育总会的乡镇分会,进一步发展民间体育组织的网络作用;要继续以评选体育先进县为龙头,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省有一半的县(市)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

4.加强中年体育弱点。中年人上有老需瞻养,下有小要哺育,生活和工作重担压力大,无暇他顾,成为全民健身的弱点。据国家体委近年做过一次调查,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只有58岁。中科院统计,94年科技人员死亡75人,平均年龄只有53岁。不少对国家有贡献的专家、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令人痛心。因此,要积极创造各种健身条件,开展适合中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好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假日与业余体育活动,并且把职工体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目标管理。

(四)积极引导培养,努力形成全民健身的骨干队伍。

现在广大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很高,全省各地体育场馆及公园、娱乐等场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这就迫切需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因此,认真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和管理,对于有效组织和科学指导群众健身活动,调动和保护社会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全民健身的指导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各级体育部门要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训练一支热心为群众服务、热心健身事业、模范遵纪守法的体育指导员队伍,使他们在各个场所、各个健身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加强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评定和授予工作,促进这支队伍健康发展,争取到本世纪末达到国家体委的要求,即在城市中平均每千名参加锻炼者中有5~10名左右社会体育指导员, 农村平均乡(镇)至少有1~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有条件的高等体育院校和中等专业体育学校均应设置社会体育专业,以加速培养社会体育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五)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活力。

体育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一样只有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国家体委提出体育改革总目标,其核心是改革体制,重点是转换机制。我们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也要贯彻这个精神。当前最重要的一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从办体育转为管体育,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兴办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的积极性,组织与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二是要努力探索我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服务群众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全民健身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三是要探索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结合,单位、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四是要探索多元化筹集资金、支撑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渠道。省体委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深化体育改革,不断增加全民健身的活力。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当前要认真研究如何贯彻执行《体育法》,真正做到依法办体育,依法管体育,尤其是要依法管好以健身为内容的各种体育经营活动。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健身娱乐需求将不断增长,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要加强管理。前一阶段,省体委制定了福建省体育市场管理办法,已报送省政府法制局。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特点,加强体育市场的管理,以引导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健康持续发展。

标签:;  ;  ;  ;  

热烈欢迎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_全民健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