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激发心灵正能量论文_熊俊

无抽搐电休克激发心灵正能量论文_熊俊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当下多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部分人群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轻度心理异常主要体现在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将发展为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8万人因心理障碍疾病而自杀。为此医学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实现激发心灵正能量。

在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在常规心理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重度病程患者中其预期效果较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当下精神疾病的常用方法且见效快作用广,在目前这一治疗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出现之前,电休克是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通过大脑的电流强度较大,患者会出现四肢强烈的抽搐及短时间的意识丧失,治疗体验感非常差,病人的接受程度较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基于电休克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良,降低治疗期间的不适感,在治疗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疾病中使用率较高,同时,缓解率也很高。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一种安全度较高的的物理疗法,能在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快、最安全的治疗。但在当下,部分人群听到“电休克”三个字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怀疑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该治疗方式在治疗前,首先对患者给予麻醉或肌肉松弛剂,在通电后不会产生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即抽搐现象。且当下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非侵入性治疗,避免人体伤害,患者不适感小、见效快,因此该治疗方法安全度较高。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方法是事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肌肉松弛并解开衣带领扣,将电机贴在患者头部两颞侧,对大脑进行短脉冲电刺激,电流控制在90至130mA,通电时间在2至4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病人的体征变化,若出现瞳孔扩大,额肌、眼周肌、口角、面肌、手指、脚趾轻微抽动,就说明取得治疗效果。通电结束后应及时供氧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整个治疗阶段

准备治疗到短脉冲电刺激再到复苏观察,只需5到15分钟,这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该治疗方式的适用人群为通过药物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药物副作用以及对药物不耐受的患者,皆可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通常情况下治疗疗程为8至12次,根据实际病情来看,部分患者可能更少或者更多。在治疗结束后,通常还需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可继续服用药物或者依靠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在短时间取得显著效果,通常情况下经过3至5次就有明显改善。有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呕吐、恶心、失禁、短暂性失忆等,因此在接受前治疗6小时应禁食、禁水,并排空大、小便,治疗前做好身体检查,譬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科室医生应备好急救药物,在场医护人员不得少于3人。轻度病情患者无需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若身体出现不适感反而会增加负面心理。此外即使出现记忆减退也无需过多担忧,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在治疗后的两周至两个月左右便可恢复,因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记忆障碍的影响是可逆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心理障碍疾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这部分患者在感情、认知上存在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其怀疑自我,出现自杀倾向。药物治疗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使用广泛,但不能对重度疾病患者取得显著疗效。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更多物理疗法出现,譬如音乐治疗、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等。其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对重度疾病患者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且该治疗方式为非侵入性治疗,其安全性较高,身体不适感较小,治疗时间更短。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可逆的记忆减退、失禁、呕吐、恶心、等不适现象,在场医护人员要做好应急措施。 总而言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心理障碍疾病提出了治疗新思路,真正激发了病人心灵的正能量,这无疑是心理疾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论文作者:熊俊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无抽搐电休克激发心灵正能量论文_熊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