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

李忠义[1]2002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文中提出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对该病更深入的研究、选择正确的治疗,使病人解除痛苦、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tandard discectomy, SD)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因其破坏了腰椎的载荷分布的生物力学机制,干扰了椎管、激惹了神经根,导致硬膜外纤维化、腰椎不稳、关节突关节退变、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椎间盘的再次突出和椎管狭窄,从而可能影响其远期疗效。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discectomy and interbody fusion,ADIF)仍未被广为接受甚至遭到反对,但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学、解剖、病理生理及生物力学分析,如果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症,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似乎更为合理。 虽然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文献报道,但是由同一术者实施的ADIF与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期前瞻性研究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研究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症,以丰富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心理和经济负担。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以 1991年 1月至 2000年 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的所有腰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前路:采用SUZZb经腹腔人路或腹膜外人路行椎间盘切除椎体间骼骨植骨融合术(ADIF人 k)后路:采用标准的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瞩D人两种术式均按照各自的适应症选择患者。 2.方法: A:临床研究 研究项目为症状、体症、日常生活能力hbility of daily ideADL)的改善情况、就业情况的改变以及术后疗效的逐年变化情况。对于术后疗效的改变,每例病例通过直接调查、问卷或电话调查至少完成术后3个月,6个月,二年以及最后门-10年,平均5.54年/次调查。以这些资料进行临床疗效的调查只在最后调查时使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背痛疗效判定标准(JOSCO re)进行评分。对于术后疗效的逐年改变使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分为优、良、可、劣4种类型。 BJ线研究 术前、术后X线人T删RI所见: n不线:对术前单纯X线片、过屈、过伸位片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如下:椎体缘骨赘、椎间隙高度、椎间可动区间、椎间稳定性。 2)CT、MRI:椎间盘突出类型、椎间盘变性程度、椎间关节退变程度、椎管狭窄情况。 C:数据处理 ·2· 所有临床指标输人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卡方检验J检验以及相关分析。所有治疗结果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 我们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按各自手术适应症由同一术者实施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以及后路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uD人在此期间实施手术的患者共121名,其中85名门0.2%)可以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一10年,平均5.54年。其中52名N%)患者行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uD入33名橱9%)行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人在ADIF组中,5名患者O%)行两个节段融合(L4-SI入28名患者u5%)行一个节段融合,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我们对术前两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了统计比较及JOA评分。 除了 ADIF组病人患有慢性下腰痛门9%:52%)和原始X线平片退变性改变堆5%:60%)的比率较高外,所有患者的其他指标均具有可比性。 结 果 最终调查时p刁0年,平均5.54年)两组患者JOA得分较术前均显着提高(P<0.0)。ADIF组由 11.09增至25.79,SD组由11.08增至 21.13。ADIF组下腰痛完全缓解率为 53.6%,SD组为27.3呢,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二)。 所有85名患者均按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ADIF组和 SD组在术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的调查结果相似,优良率分别为90.9%和90.4%,但是最后的调查结果出现了变化,ADIF组为 88%,而 SD组降为 50%。由于上述结果是基于主观标准,按最终结果我们亦采用了包括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 ·3·的 JOA SCORE进行评估。结果 ADIF组优良率为 87.9%,SD组优良率为 46.二%,两种评价标准的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即 SD组的远期疗效不满意率较高什<0.01人 ADIF组4名疗效不满意,一名要求二次手术(由于假关节形

方国华, 张居适, 李志龙[2]2005年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突出位 于椎间孔内的3例采用椎管内入路,其中2例保留关节突,1例切除椎弓峡部及上下关节突。突出位 于椎间孔外的8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果 11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10例,良1例,效果满意。 结论位于椎间孔内突出和合并后外侧突出或椎管狭窄的椎间孔内突出应选择椎管内手术入路。向 上移位的椎间孔内突出和位于出口区及椎间孔外突出应选择椎旁椎板侧方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旁肌间隙入路避免了椎板侧方入路骶棘肌过多剥离的缺点,值得推荐。

李世伟[3]2013年在《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PTED手术相对于传统术式与其他微创术式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了解PTED手术操作的相关因素,更好地掌握PTED这种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为更多骨科和脊柱外科医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两种手术患者28例,其中14例患者行PTED术,14例行椎板间开窗术,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突出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间盘取出量、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并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手术临床疗效,所得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对2种手术疗效进行比较,PTED组优良率为92.86%,开窗组优良率为85.71%,在优良率比较上PTED组优于开窗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咬骨量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月、3月VAS及ODI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ED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其结合传统术式与经皮穿刺技术的优势能直接到达突出椎间盘位置,摘除病变髓核,直接解除椎管内压迫,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与传统术式相似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多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可靠术式。

李国正[4]2014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保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符合诊断标准及临床研究纳入标准并按时获得随访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其中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为25例,保守治疗组22例。分别记录两组各个病例的治疗前、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间(最短3月最长6月)的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ODI指数;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采用均数(X±S)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均数(X±S)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绘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伤残指数连续性均值对比表计算两组末次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改善率;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后末次随访结果。结果:组内比较: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1);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2);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JOA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3);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JOA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4);保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指数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5);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指数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6)。组间比较: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7),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7);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8),治疗后72h、治疗后1月时JOA评分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表8),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8);保守治疗组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2h OD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9),治疗后1月、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9);保守治疗组、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其中保守治疗组1例患者RIS>75%,4例患者50%<RIS≤75%,11例患者24%<RIS≤50%,6例患者0<RIS≤24%。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13例患者RIS>75%,8例患者50%<RIS≤75%,3例患者24%<RIS≤50%,1例患者0<RIS≤24%。两组治疗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保守治疗组优4例(18%)、11例(50%)、可5例(22%)、差2例(9%),优良率为65.21%;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优16例(64%)、良6例(24%)、可3例(12%),差0例,优良率为84.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短期都有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短期疗效较保守治疗组好。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以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方国华, 张居适, 李志龙[5]2005年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文中研究说明Jackson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4型:中央型、后外型、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目前绝大多数作者同意将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统称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低,近10年作者遇到12例,其中10例手术治疗。突出位于椎间孔内的2例采用椎管内入路,突出位于椎间孔外的8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11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10例,良1例,手术效果优良。作者就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作一介绍。

钱澍[6]2014年在《骶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骶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以期为减少骶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早期诊断骶骨肿瘤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我科自2000年至2010年收治的65例骶骨肿瘤中的15例骶骨肿瘤首诊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具体分析15例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性质,首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首诊X光、CT、MR检查,分析总结相关误诊原因。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误诊病例为15例(占23.1%)。15例中男7例,女8例。年龄14~68岁,平均46岁。15例中高位骶骨肿瘤11例,低位者4例。首诊为L3/4椎间盘突出症1例,L4/5者8例, L5/S1者6例。有外伤史者3例。腰部、腰骶部及骶尾部疼痛者12例,会阴区麻木疼痛者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3例,无明确下肢症状者3例(表现为会阴区疼痛、麻木不适),双下肢疼痛、麻木者3例,单侧肢体疼痛、麻木者9例,疼痛麻木至膝关节以下者8例,股部疼痛麻木限者4例。腰骶压痛10例(4例并有下肢放散痛),会阴区皮肤感觉减退6例,下肢皮肤感觉减退11例(股部4例,膝关节以下7例,伴有会阴区皮肤感觉减退4例)。15例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均未见报告骶骨异常。再分析15例中4例未完全包括骶骨,余11中1例累及骶1骨巨细胞瘤正位可见一侧骶1神经根孔扩大,1例累及骶2脊索瘤侧位骶前疑似有软组织膨大阴影,1例骶1转移瘤正位可见一侧近耳状面骨密度减低,似有骨破坏,1例累及骶2骨巨细胞瘤正位一侧骶骨边缘似有膨隆改变。行CT扫描11例,11例扫描线均设定在腰3/4、腰4/5、腰5骶1椎间隙(报告1例L3/4、4例L4/5、6例L5/S1椎间盘突出),15例均未行MR检查。结论:1、腰骶部骨及神经组成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是导致误诊的根源。2、应注意甄别骶骨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腰腿痛症状的异同。3、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支配相应肌肉肌力减弱、皮肤感觉区障碍、腱反射改变定位明确,骶骨肿瘤则常因肿瘤性质不同、侵犯部位高低及范围不同、时限不同等,临床表现出的肌力减弱、皮肤感觉区障碍、腱反射改变等不具“定位特征性”。4、影像学检查是识别腰椎间盘突出症或骶骨肿瘤的重要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X光片仅有椎间隙高度改变,而骶骨肿瘤X光片早期由于腹部脏器等影响缺乏特征性表现;CT扫描常因设定的扫描线仅限于椎间隙而遗漏骨结构尤其是骶骨结构;腰椎MR检查由于其成像特点,尤其是该图像几乎能完整呈现腰骶椎,而成为早期发现腰骶骨病变的“金手段”。5、相较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骨肿瘤是少见病,医务人员应加强骶骨肿瘤相关知识的认知。

杨树忠[7]2016年在《俯卧0度位和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文中指出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开放性手术或者微创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疾病,出现的并发症有:硬膜囊损伤和神经根损伤,原因就是由于腰椎后方骨性结构复杂不规则,自然孔道小,空间小而且周围是硬膜囊和脊神经,器械孔道安放过程中伤害硬膜囊和脊神经可能性较大,一旦损伤带来的伤害是巨大不可逆的,故此项技术的操作是存在难度的,造成微创技术发展上的瓶颈,需要医生在牢固掌握解剖结构的同时探讨手术的经验,包括体位的变化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所需要考虑和摸索的。目的:模拟腰椎退变疾病手术俯卧位,分别在俯卧0度位和30度位时对于腰椎后柱结构进行CT叁维测量,分别测量和微创内镜下手术相关的数据: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观察和研究腰椎退变患者俯卧位0度和30度位腰椎后路结构的变化,尤其和微创内镜下手术相关的数据,寻找不同体位下腰椎侧路和后路置管适合入路的客观依据,对于不同俯卧位的腰椎后柱结构位置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腰椎退变疾病微创内镜手术选择合理的术式、合适的置管入路,为新型内镜配套器械设计、研制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从而提高微创脊柱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方法:采用50名腰椎退变患者(自愿者),根据腰痛为主和下肢痛为主的症状主诉分成两组,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行L3-S1平扫,先对所有参加CT检查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所有患者先进行俯卧0度位CT扫描,然后俯卧30度位进行CT扫描,将采集的DICOM数据导入宝葫芦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叁维重建,分别测量: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矢状位上关节突尖部到上位椎体后下缘最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将所得数据分别填入相关表格,统计数据,分别列入腰痛组和下肢痛组、男女组、俯卧0度位和俯卧30度位置组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应用SPSS13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有显着性差异;2.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亦有显着性差异;3.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存在显着性差异;4.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5.上述四个参数经过分析,在性别(男女)组和症状组(腰痛和下肢痛组)无显着性差异;6.椎板间隙的宽度,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测量表明:俯卧0度小于俯卧30度,差异显着,所以无论是后路全内镜手术还是是MED手术,都可以在俯卧30度位加大椎板间隙,快速有效进入椎管开展手术,所以俯卧30度体位的摆放对于脊柱后路镜的进入作业十分有效和帮助减少手术操作的困难。7.矢状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距离,测量表明:俯卧0度小于俯卧30度,差异显着,这为我们在穿刺和置入工作套管时要十分注意进入深度,防止过深进入会导致穿刺针和套管进入到椎体前方损伤椎体前方的血管,导致危险和意外的发生。说明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入路时,利用术前叁维CT测量规划,有利于指导椎间孔镜入路操作(去除部分关节突和控制置管深度),防止出口神经根和走行神经根的损伤。根据测得的数据,我们应用椎间盘镜手术不同体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观察手术疗效,共观察22例,结论:椎间盘镜下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采用俯卧30度位对比采用俯卧0度位更有利于操作,安全,缩短置管进入椎管内时间,降低并发症,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和术后第叁天JO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测量结果表明:1.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有显着性差异;2.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亦有显着性差异;3.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存在显着性差异;4.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5.上述四个参数经过分析,在性别(男女)组和症状组(腰痛和下肢痛组)无显着性差异;6.应用测得的数据进一步行临床观察和验证,对22例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俯卧30度的患者在置管进入椎管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着低于俯卧0度位的患者。7.对于脊柱微创手术,无论椎板间路还是椎间孔入路俯卧30度均有利于内镜套管的置入,减少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机会。8.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入路时,利用术前叁维CT测量规划,有利于指导椎间孔镜入路操作(去除部分关节突和控制置管深度),防止出口神经根和走行神经根的损伤。

王专[8]2010年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安全性解剖评估及临床应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安全性解剖评估,了解国人应用的安全性。(2)通过该手术与常规“开窗”手术临床应用对比研究确认其微创性。方法:(1)对4具成人尸体标本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摘除椎间盘组织后,切开并观察有无硬膜,神经根损伤。同时对L3-S1椎间孔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脊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测量椎间孔前后径、上下径,测量出穿刺安全区域大小并与内镜大小进行比较。(2)选择在成都363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33例,常规“开窗”手术37例,对两种术式系列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量表评分、MacNab评分,以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浆C反应蛋白、卧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下腰段(L3-S1)椎间孔前后径逐渐变小,上下径均明显大于其前后径;腰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均显着大于椎间孔镜的直径。(2)通过在尸体上模拟手术,术毕切开观察4具尸体硬膜完整,神经根无损伤。L3-S1的“安全叁角”工作区,有足够的空间置入同轴器械。(3)临床手术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4)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结果和术前相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前、术后1月、末次随访腰椎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月、末次随访腰椎功能评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5)实验组MacNab评分,术后1月优良率90.9%,截止末次随访优良率94.0%;对照组,术后1月优良率91.9%,截止末次随访,优良率94.6%。(6)术后1天、术后5天对照组较试验组,血液沉降率,C反应蛋白,卧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L3-S1的安全叁角工作区,有足够的空间置入6.5mm的椎间孔镜器械。(2)在尸体上模拟手术,未发现神经根、硬膜囊的损伤。上述表明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间盘手术是相对安全的。(3)实验组较对照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4)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结果较术前明显改善。(5)对照组的应激指标,血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较实验组明显增高,表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机体的干扰相对小,具有微创性。

王建, 周跃, 初同伟, 张正丰[9]2006年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显微内镜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6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平均年龄42.6 岁(35-60)。20例经开放手术,平均年龄45.5岁(30~

肖永[10]2008年在《椎间盘内+小关节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有无差异,为临床上更合理的使用臭氧治疗腰腿痛提供参考。方法:32例伴有腰痛症状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3~69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Lumbar Disc,D组);实验组为椎间盘及小关节内臭氧注射组(Facet Joint,F组)。D组在CT引导下穿刺成功后于椎间盘内用分次缓慢注入氧—臭氧混合气体10~30mL(臭氧浓度:60ug/mL),后退针至椎间孔外口附近注入氧—臭氧混合气体10mL(臭氧浓度40ug/mL)。F组在CT引导下穿刺成功后于盘内用分次缓慢注入氧—臭氧混合气体10~30mL(臭氧浓度:60ug/mL),后退针至椎间孔外口附近注入氧—臭氧混合气体10mL(臭氧浓度:40ug/mL),然后在于病变间盘双侧小关节囊内注入氧—臭氧混合气体5mL、退针至囊外注入5mL(臭氧浓度:30ug/mL)。所有患者术后均在急诊科观察3~5天。观察项目包括:术前腰痛、腿痛VAS评分及直腿抬高度数;术中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以及穿刺针旁开后正中线的距离、穿刺角度和深度;术中臭氧使用量;术中不良反应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术前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椎间盘内的氧—臭氧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氧—臭氧的总用量有差异(P<0.05);单纯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术后腰痛消失的例数要少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内臭氧注射组(P<0.05),但腿痛、腿麻的症状及直腿抬高改善情况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内臭氧注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后,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显效率(50.0%)低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臭氧注射组(75.0%)(P<0.05),而改善率(37.5%)高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内臭氧注射组(12.5%);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总有效率(87.5%)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内臭氧注射组总有效率(87.5%)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内及小关节臭氧注射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伴有腰痛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纯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疗法;腰椎间盘内及小关节臭氧注射组腰痛改善明显好于单纯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组;本研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增加。

参考文献: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D]. 李忠义. 中国医科大学. 2002

[2].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J]. 方国华, 张居适, 李志龙. 颈腰痛杂志. 2005

[3].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D]. 李世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D]. 李国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5].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C]. 方国华, 张居适, 李志龙.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5

[6]. 骶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分析[D]. 钱澍. 第四军医大学. 2014

[7]. 俯卧0度位和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D]. 杨树忠. 吉林大学. 2016

[8].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安全性解剖评估及临床应用对比研究[D]. 王专. 泸州医学院. 2010

[9].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比较[C]. 王建, 周跃, 初同伟, 张正丰.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

[10]. 椎间盘内+小关节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肖永. 广西医科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