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视域下古代诗歌教学探微论文_谭小文

高考改革视域下古代诗歌教学探微论文_谭小文

谭小文

广东高州中学 广东 高州 525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模式中进行了多次改革,作为人才选拔中重要的高考也进行了多次改革。高考是每个学生进入大学必须要经历的考试,通过高考可以将学生进行很好的分层,使学生分别进入本科、专科、高职等院校学习,为国家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对高考改革下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高考考察的重点为优化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提出意见与建议,希望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关键词:高考改革;古代诗歌教学;优化措施

一、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语文学科的考察内容逐渐的偏重,对传统文化的考察越来越多,所以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很难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表面,所以要对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高考语文学科的改革不仅加重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还注重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古代诗歌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思维狭窄,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较低

学生在对古代诗歌进行学习以及欣赏时,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目的已经从对鉴赏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对学习成绩的培养中。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的重视,以及教师和家长对成绩的重视,导致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教育目的被忽视。家长、教师一味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专注于如何提高成绩,专注于考试的重点,这样就会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与扩散,不利于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以及欣赏。

(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

部分教师在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时,对古代诗歌的教学的认识不足或者存在错误的认识。部分教师认为古代诗歌只是一种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实际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对现实生活没有意义所以不需要较多的关注,只需要教会学生古代诗歌的含义即可。所以在对古代诗歌进行教学时,不会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甚至相脱离。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就会对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存在错误的认识,会认为古代诗歌与个人成绩没有什么重要的关系,就会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失去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代诗歌虽然与现在的时间间隔较长,但却是在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流传下来的,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升华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不断的挖掘古代诗歌所蕴含的深层的意义,为现实的生活提供积极的指导。例如,郑板桥的《咏竹》中对竹子的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不仅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顽强的精神的赞美,还对后人有一定的启示,希望后人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对学生的意志力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缺少对诗歌的阅读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教学模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教学方式多样化。虽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提高,但是在对古代诗歌进行教学时就会减少对诗歌的阅读,深入的阅读才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唯一的办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表达了这个道理[1]。所以,减少对古代诗歌的阅读,对学生鉴赏诗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高考改革视域下古代诗歌教学优化措施

上文已经提到,现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消极的阻碍作用,在高考改革下,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以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程度在不断的加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时要尽可能的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2]。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高考改革,以及深化对古代诗歌的理解,理解古代诗歌的深层内涵,并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根据高考改革确定正确的教育目标

高考改革对古代诗歌的地位有一定的提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歌,是改革后,高考的考察重点。所以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结合高考改革的内容进行调整以及确立,高考改革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以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程度[3]。所以在对古代诗歌进行教学时要确定正确的教育目标,第一,要对古代诗歌的意义及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第二,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二)根据高考改革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高考改革下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以鉴赏诗歌为主,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独立的鉴赏诗歌,在高考中能够很好的应对其中关于诗歌的题目。例如,2017年全国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中就对诗歌某句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对诗歌精华部分的鉴赏进行了考察。

三、总结

在对高考语文的改革中,最主要的改革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的加强,在高考语文的试题中就经常出现考察传统文化的题目,其中古代诗歌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应对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时能够很好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对诗歌的精彩部分进行欣赏,体会古代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陈艳霞.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余澄,王后雄.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的定位、分类及结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49-55.

[3]王龙飞. 从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谭小文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高考改革视域下古代诗歌教学探微论文_谭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