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金科飞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金科飞

绍兴市越城区袍江中学 金科飞

所谓合作学习,即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浙教版教材中编写了较多的“合作学习”材料,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案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在农村中学还没有真正落实,或合作学习往往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实质。

如何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设立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往往导致合作学习的冷场,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探究主题,课堂秩序混乱,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设置的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层次性、方向性、挑战性。

案例1:《三角形中位线》(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中,第一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手里都有一把剪刀,请你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能做到吗?

生: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分小组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四边形。(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各小组都有了结果)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成果。(几个小组的成果通过投影仪进行了展示,发现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来的四边形比较特殊?

生:有,老师,我们组拼了一个矩形。

师:那请拿上来,让同学们看看。(成果展示出来的确是矩形,是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剪了一刀,但不是老师所期望的那种剪法)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平行四边形?请举手!(听到老师的设问,同学们又开始动起手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剪法)

反思:笔者设计这个合作学习的实验,是想通过学生把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探究目标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浪费了有限的上课时间。于是,我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对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的手里都有一把剪刀,请你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前发给你们小组的一些三角形纸片供你们不断尝试,剪之前可先要动动脑筋。(如此处理,可把剪三角形纸片的时间节约下来,同时大大缩小了所剪四边形的目标范围,剪纸片的目的很明确,可大大减少活动的盲目性,增加科学性)

2.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进行学习活动,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过程。教学中要避免来去匆匆,草草收场,限制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也要避免强行给学生设圈套,不允许学生有偏离或走它路,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维持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化”过程。

案例2:笔者在教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性质1》这堂课中是这样设计的: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 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图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表意见,说的不全面时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打破了原来课堂上注入式单调的局面,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谈出自己的学习见解,学到本组同学的其他见解,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小组学生质疑,学生相互解疑,“兵教兵”、“兵练兵”,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问题的探讨,实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生在自主互动学习中,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3.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合作学习,应注意适当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偏面追求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科学性。如选择很抽象、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而且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造成学生无从入手,只好静等教师的讲解,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是浪费时间。又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学习氛围,对于简单的问题也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频繁地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值得研究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评价的跟进、小组的考核等,都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相信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可以让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初中数学的课堂里落地生根,争艳吐芳。

论文作者:金科飞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金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