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快乐高效课堂互动初探论文_黄雪霞

小学数学快乐高效课堂互动初探论文_黄雪霞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里村小学 529000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文进行初次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有效互动 多向互动 多元互动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的教育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髦,而“满堂灌”等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已渐渐被淡忘、淘汰。然而课堂教学却呈现出另一种现象,很多教师对教育新理念产生误解,在真正动用新观念、新方法时,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和绝对化,“对话”变成“问卷”,“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行其道,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课堂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地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针对以上所提到的一系列情况,我对数学课堂作出初步的探索。

一、设计问题,有效互动

在课改课堂中处处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整节课中教师所提出的10~20个问题,而大部分的问题只需要动用最一般最简单的教学知识便可以解决。这种点到为止的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无疑是蜻蜓点水,欠缺深度。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设计的问题要富于创新性。大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教师不应将各种宣言、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我深深领悟了这个著名的教育理论,并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巩固的“双基”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层次性的问题之中跳跃、竞争,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新问题,必须采取多向互动。数学课堂上,师生基本是处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互动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挖掘师生互动的深度,应采取“生问,师答和生问,师答”的多向互动。

3.质疑问题,师生间多向互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就是说,要把提问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不惧怕权威,敢于质疑教师,敢于质疑书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打破“沉默”,创造“热闹”。当然,提出新问题,不仅需要有卓越的见识,它闪烁着新的思维火花,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平常人所说大智大勇之才。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4.争议问题, 生生互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总有一到两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马上做出反应,说对(错),这就是生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有较大歧义的问题,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情感体验,深度互动

教学实践表明,在充满民主性、和谐性、平等性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抒发独特的见解。学生在愉快的轻松的课堂之中更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摆脱那种“欲诉还羞”的尴尬境况,实现多向的教学互动。课堂上,我努力挖掘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善于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三、资源整合,互动成效

课堂上,许多教师害怕学生答错,最好是每个问题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来,这种观念显然是不现实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好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不怕学生出错,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激发学生去怀疑,去探索,去发现,促进有效的深度互动。

总之,课改中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设计“有效问题”,依靠积极的情感催化,实施师生间、生生间真正意义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的多向互动、多元互动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获更多的知识。教海无涯,唯勤是岸,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勇于探索,勤于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与时俱进,朝着新课改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何浩峰 简论课堂互动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0年,07期。

[2]党金荣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师生互动[J].才智,2011,8,(10):46-47。

[3]林国福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9):53-54。

[4]曾令奇 试论“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若干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0年,07期。

[5]叶子 庞丽娟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论文作者:黄雪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快乐高效课堂互动初探论文_黄雪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