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诗歌鉴赏试题评价标准的分析与借鉴&以辽宁高考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考评标准分析与借鉴——以辽宁高考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论文,为例论文,诗歌论文,试题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命题是大规模终结性评价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方方面面,命题设计与评分标准为其核心。相对于客观题来说,主观题的命制和评价难度更大。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文侧重从命题设计与评价的角度,对九年来辽宁卷诗歌鉴赏试题进行考察,以期为教学、命题与复习提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保持一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依据,是无可争辩的。我们先看看课标关于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

教学建议·必修: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教学建议·选修: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评价建议·必修: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动用有关资料阐发作品的能力。

评价建议·选修: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为了使命题与复习具有简约的操作性,辽宁高考“考试说明”关于诗歌鉴赏部分提出了如下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虽然简约,但基本概括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高考“考试说明”毕竟不等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主要在精神上与课标保持一致,具体落实时,还要具有“考试性”,即要具有“检测意义”、“选拔意义”、“考查信度”等要素。

同时,我们也看出,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没有能充分突出“个体体验”、“创造性”、“独到的感受”等个性化的评价要求。这是高考“考试说明”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也是今后改革的重点,无论命题还是复习指导都有必要予以关注。尤其是高考复习指导,研究往年高考真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前沿意识,一直是“跟风走”,那么,必将永远在“风”的后面。

二、命题设计:稳定的、有梯度的考查成为基本取向

诗歌鉴赏是一种对较高理解能力的考查。我们先看看辽宁自主命题以来历年试卷诗歌鉴赏部分的考查信息(见下页表)。

从这份信息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九年来辽宁卷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突出重点”。体裁上以绝句为主;题材以感怀诗为主;所选作品以宋诗词为主,关注名家作品;考点重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理解、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对诗歌鉴赏而言,更应该是绕不过去的“关”。“诗句理解—鉴赏形象、语言—情感把握、鉴赏表达技巧—评价作者观点”是有着明显梯度的四个层级,辽宁卷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富有层次。

其实,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调整为主观题之初的全国卷(当时是全国统一命题)就很注重语言的考查: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全国卷)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三、阅卷标准:提供科学化的评分标准,加强公平性

高考属于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它对考生个人有着重大影响。“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非常重视大规模教育考试,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也组织有关人员对考试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主要还是流于形式。”对于从事高中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指导教学的一线教师而言,了解科学的阅卷评价标准相当重要。然而事实是,阅卷标准缺少“标准性”,复习指导则更多流于“硬解”甚至“曲解”。

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值的评判。客观题无论分值几分,根据答案,对了全得,错了全扣,我们可以放心地让机器阅卷。主观题则复杂得多。科学性的要求是起码要有比较细致的得分参照——如作文,首先有评价量表,还有一些试批样卷,在正式批阅前还有半天专门的实战演习。而目前其他主观题连这样基本的参照也没有。主观题如何科学化?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评分指导。

我们可以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主观题的评分标准。PISA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评分者的主观性,使评分者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每一道题都会附有非常详细的评分指导。这些评分指导会明确地描述出在每一道题上得不同分数的学生作答的基本情况,并附有从大量前测中得到的各分数段学生答题情况的具体样例。PISA通过大量的前测,收集到了若干种的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对它们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非常详细的评分指导,而不是单凭评分者对试题的分析而主观地设计评分指导。而且,PISA还在评分指导中附有各种学生答题情况的样例,这样就更便于评分者作具体的参照,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了评分者的主观因素对试题评分的影响,保证了试题评价的信度。

我们试以2006年辽宁卷第16题为例,编制如下评分参考细则:

【诗歌】

东坡①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试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评分参考细则】

1.得4分:指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各1分;答出情感、主旨,得2分

例一:“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指出了“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答出了情感、主旨)

例二:雨后月出,东坡的夜色更觉清新,赶市的人已经散尽,只有自己这样的山野之人踽踽独行。不要嫌弃山路满是巨石,坎坷难行,“我”喜爱杖履的声音铿锵,清越可听。“铿然”真实地写出了竹杖在地上拄着发出的有力声响,与在月色下的安静清幽作对比。面对“荦确坡头路”的仕途,他没有失意,“铿然”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乐观旷达、对信念的执着。(逐联描述,近于翻译,可视为具体分析)

例三:“铿然”以动衬静,使诗歌动静有致,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衬托出月下东坡的宁静。在这种景色的映衬之下,虽然坡前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但苏轼“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里蕴含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荦确坡头路”,就不会有“铿然曳杖声”,而对“铿然曳杖声”的喜爱则是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表现。(解释了字意,答出表达技巧,以及情感、主旨)

2.得3分:指出“铿然”的含义,有具体分析,但遗漏或者答错一点信息

例一:“铿然”与前文雨后东坡月下清凉、安静的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居住在黄州时,虽然被贬但仍然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心境。(没指出“铿然”的含义)

例二:“铿然”是指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这里指竹杖碰到路上的石头发出声音。和第三句相照应,字面上说,即使走在如此坎坷的路上,也要“铿然”作响,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情。(没答出表达技巧)

例三:“铿然”一词写出了竹杖敲打石头的声音,一方面和雨后东坡的清冷作了对比,另一方面照应了前文“莫嫌荦确坡头路”。作者说不要嫌弃大石头挡住道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指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情感分析不准确)

3.得2分:具体分析时,有两个有效信息点

例一:写出了雨后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作者独自一人漫步东坡时,竹杖敲打石头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即使面对坎坷仕途也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只答出铿然的含义,情感。答题不全面。)

例二:雨后东坡的月色清冷,路上没有什么人了,只听到拐杖拄在大石上发出铿然的声音,用对比的手法,“铿然”的声音和东坡的清冷安静作对比,突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只答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

4.得1分:具体分析时,只有一个有效信息点

例一:“铿然”的本意是指坚定、顽强的样子。“铿然”一词表面上写景物,事实上写苏轼自己虽然被贬黄州,但仍有一颗坚定、顽强的心,仍有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之心,体现了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答题不全面,只答出了情感。)

例二:“铿然”是竹杖撞击地面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坚强不屈。(答题不全面,只答出了含义)

例三:“铿然”写出了竹杖碰到石头的声音,诗人被贬却仍能在田园中得到乐趣,表达了诗人不恋官场,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答出了含义,其他分析为无效信息)

例四:表达出作者心中那份正直的态度。苏轼被贬黄州并没有丧失斗志而一蹶不振,反而变得更加坦然,面对贫瘠荒凉的黄州,苏轼不以为悲,反而自我激励,说明了苏轼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答题的角度不是着眼于“铿然”,而是着眼于诗人的情感。“乐观旷达的情怀”勉强得1分)

5.得0分:全部为无效信息

例一:全诗写雨后的东坡月色都变清爽了,市民走的都是荒野之路,足见诗人所在地的荒凉和人烟稀少,营造了一个荒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写诗人并不嫌弃这个荒野之地,他坚信便是石头也会发出“铿然”之声,“一语双关”表明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分析无中生有,全部为无效信息)

例二:“铿然”一词,突出诗人行路时鞋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感。诗人独自一人夜行,月色下东坡幽静无比,尽管前方的路布满石头,但诗人却没有为此止步。(分析角度不对,全为无效信息)

例三:“铿然”一方面写出了东坡的崎岖,路上石之铿然有声。意在说明诗人仕途坎坷。(分析角度不对,全为无效信息)

标签:;  ;  ;  ;  ;  

高考中国诗歌鉴赏试题评价标准的分析与借鉴&以辽宁高考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