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中风化砂岩、泥岩地层抗管片上浮技术研究论文_张利平,高展,王金涛,向文龙,张大伟,宋江文,瞿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430000

摘要:管片上浮是盾构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硬岩稳定性较好,管片壁后空间的存在为管片上浮提供了外部条件,本文以工程实例现场问题出发,分析了管片上浮机理,得出内部原因为同步浆液的凝固时间和注浆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中风化砂岩、管片上浮、浆液、凝固时间

1、引言

盾构施工具诸多优点,采用预制管片进行支护,保证了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关于管片错台、破损及渗漏水问题控制较难,很多学者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及技术控制研究。

盾构掘进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表现在刀盘和盾尾处。脱出盾构管片出现上浮或下沉过大时,易超过隧道界限,直接影响隧道调线调坡的情况。外国学者K.Thomas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随着注浆压力增大上浮量增大。目前对于硬岩透水性差地层的管片上浮原因研究较少。

本文以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到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应用检查其效果,为后续提供参考。

2、工程概况

该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1期工程土建1标工程包含3站4区间,4区间全部采用盾构法施工。观~新区间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局部穿越细沙、中砂及强风化砂岩等,地质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观新区间右线地质图

围岩等级为V级,渗透系数平均为0.4m/d,为弱透水性。施工过程出现连续管片破碎或错台,通过数据原因分析,管片上浮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150~159环出现错台及破损位置进行姿态统计分析,上浮量最大达到75mm,垂直姿态已超过地铁集团给定的±50mm范围,停止掘进后,并于1月5日对上浮管片再测量,如图2。

图2上浮量监测图

结果显示,刚脱出盾尾的管片上浮量有持续增大的趋势,选定其中2环管片72小时连续的监测。结果如图3所示,24h内上浮量较大,后续24~36h上浮量增大幅度下降,直到48h之后,管片上浮量基本平稳。

图3 管片上浮量随时间变化监测图

3、原因分析

上浮的条件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上浮空间和上浮的作用力。由于隧道开挖直径为6.28m,管片外径为6.0m,壁后存在140mm的上浮空间;隧道开挖后存在地下水和同步浆液,管片受到环境中的作用力,同时还受到推进力、盾构姿态等影响。

3.1 外部原因

盾构法施工产生的壁后空间,因围岩稳定性好,收敛小,为管片提供下沉或上浮条件。

3.2 内部原因

(1)浆液凝固时间长

管片处于未凝固砂浆中时,受到浮力作用,静态受力如图4。

图4 管片静力分析图

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取值,得到:

理论分析受到向上作用力,随着浆液逐渐凝固,最终约束管片上浮量。

(2)注浆量不足

依托工程设计,壁后理论空隙量为4.05m³,依据规范,理论注浆量宜控制在1.5倍空隙量即6.0m³。实际每环砂浆罐存浆量为6.0m³,考虑各种损失,实际为5.0~5.5 m³/环,注浆量的不足以填充壁后空间。

4、上浮控制措施与方法

4.1 控制盾构机姿态

盾构机掘进姿态,是直接影响壁后建筑空间大小的关键。为保证盾构沿着隧道中心线掘进,尽可能以每环纠偏量不超过5mm进行掘进。

4.2缩短浆液凝固时间

目前国内的同步浆液主要分为三类:单液惰性浆液、单液硬性浆液、双液瞬凝性浆液,双液浆液初凝时间极短、易堵管,多数采用单液硬性浆液。现场浆液初凝时间为6小时,实际平均每环用时约3小时,通过试验改善配合比缩短凝固时间到3小时。

4.3 控制注浆量

本区间地层注浆量宜为6.0~7.0m³。每次砂浆罐携带6.5m³,确保注浆量达到6.0m³以上,并从管片顶部开孔观察填充情况。

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对后续50环管片进行动态监测(如图5)上浮量从前期的最大75mm减小到最大仅38mm,并随时间稳定。

图5 160~209环管片上浮量监测图

5、结论

通过该实际工程的监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的上浮原因进行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总结如下:

(1)盾构法施工,同步浆液的性能和填充密实性是壁后建筑空间是否有效填充的关键。

(2)浆液时间与施工进度应有效匹配,并确保注浆量,可适当下压盾构姿态等综合方式,控制上浮量。

(3)盾构机姿态的调整纠偏量控制在5mm/环为宜。坚持“勤纠偏,小纠偏”的原则,同时纠偏时推进油缸压差不宜过大120bar,防止不均匀受力导致管片上浮。

参考文献:

【1】吴燕升.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双曲线拱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6(3):39.

【2】K.Thomas.On the influence of face pressure,grouting pressure and TBM design in soft ground tunnelling[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6,21(1):160.

【3】郭李刚.全断面泥岩地层盾构施工管片上浮控制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07):75-77+105.

论文作者:张利平,高展,王金涛,向文龙,张大伟,宋江文,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全断面中风化砂岩、泥岩地层抗管片上浮技术研究论文_张利平,高展,王金涛,向文龙,张大伟,宋江文,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