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论文_张勇

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论文_张勇

张勇(西宁市阳光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如何落实这一核心理念,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是我们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数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10-177-01

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一、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化方法呈现

数学这门学科比较单调且乏味。如果教学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磨灭,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假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来开展教学,小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并理解,从而促使教学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应用时,对于百分数的表示,小学生大多都不太能理解。如0.95这样的数字如何用百分数来表示,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讲解及解释,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百分数,还使其在学习及生活中能很好地运用。教师可以举例,小明有100颗豆子,其中有95颗是红豆,其他5颗是黑豆,那么红豆占豆子总数的百分比就是95%,同时也可以写成0.95,而黑豆所占豆子总数的百分比就是5%,同时也可以写成0.05。这样将百分数的数学知识变换为同学生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教师就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如何将小数换算成百分数。如此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会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并学会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应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把数学知识变换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师应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形成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内容是真实的,可用的,可学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和享受。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选择生活中富于情趣和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学“对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切片苹果,先将苹果切两半,取其中的一半用手摸一摸切开的面,让学生体会“面”。然后沿着这个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切出两个面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切两个面相交的边,让学生体会“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让学生体会“顶点”……通过让学生切一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边玩、边学、边思、边说、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是真实的、亲切的、可以触摸的,确实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

三、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把数学研究的对象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改编了课本例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小明在书店买了一本故事书用去11元钱,又买了一本科技书用去7元钱,小明付给营业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列出不同的算式:

(1)20-11-7=2(元) (2) 20-(11+7)=2(元)

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20-11-7=20-(11+7)的含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用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四、提供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

学以致用,通过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时空界限,创设以社会为背景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的环境或条件,让课堂活起来。哪里有数学,哪里利于学习数学,哪里就可以作为课堂,这样做有时更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比如认识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商场超市购物活动中,亲身体验购物、算钱、付钱、找钱的全过程,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还数学以真实。其次是组织一些数学兴趣活动,如学习了“统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校、班级、家庭中开展一些小调查,然后通过模仿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进行感兴趣的数据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利于接受新的知识和巩固已又的知识,另一方面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红梅;回归生活 享受数学[J];教育艺术;2008年01期

[2]余庆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2008年05期

[3]张雪芬;让数学与生活水乳交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8年12期

[4]叶荣金;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年09期

论文作者: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论文_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