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刘建平

高中物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刘建平

(四川省平武中学,62255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分离,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运用素质教育原理与心理学原理,结合一定的实践尝试,提出高中物理应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的真正有机统一,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问题提出背景

笔者发现,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分离的现象很普遍:教师只管教的多,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去思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的少,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容易造成“满堂灌”,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为此,许多物理教师通常采取补救的办法是:布置相当多的课外作业,致使学生的作业负担相当惊人,久而为之,会使其它学科的教师也效法争抢学生的课余时间,最终导致相当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老师教得也相当辛苦,由此也可能产生“厌教”情绪。如此恶性循环,教师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就很困难。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什么是“开放式”课堂教学

笔者在此所讲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预先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所有构想、所有教学内容、哪怕是提问细节等都毫无保留地事先印发给学生(例如将已写成的教学设计印发给学生),并在课前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情况(即课前收集、统计好《教学内容学生自我评定表》和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情况自我评定》),达到课前让学生心里明白自己将在课堂上学什么,老师将讲什么,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在课前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得课堂上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于课后又能跟踪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表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在感知判断能力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已出现“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自学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成就感、自尊意识、竞争意识等都在不断增强,具体表现有:对书本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喜欢追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乐于与同学讨论问题,喜欢别人听取自己的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已有一定的自觉配合能力等等,这为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心理依据。心理学研究同时也指出:心理准备 ---- 能够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现行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缺乏的就是心理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教学设计”反应迟钝,使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心理准备 ---- 是实行“开放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开放式”的教学充分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慢慢就学会学习,对教师教法经历一个从“好奇”到“乐于配合”的转变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老师素质要好

实施素质教育,老师的素质首先必须全面。“开放式”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如果老师的素质不高,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就较远”,“开放式”课堂教学就难以实施。这里所讲的老师素质,是指“比较全面”的素质,比如:物理老师不但要懂得物理,还要知道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一般常识,此外,还要跟上时代步伐,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例如:电脑常识等。只有具备了比较全面的素质,老师才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方面问题,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不至于一问三不知。总而言之,老师要和学生谈得来、合得来,才能消除年龄隔阂,最大限度地减小“时代代沟”,拉近双方距离,最终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目的。

2.学生自觉接受

“开放式”课堂教学,必须实行自觉、自愿、自由、欢迎的原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强迫性质。在实施前,必须征求学生的意见,得到学生的赞成,如果意见不一,可以采取这样的以下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开始只对赞成的学生实施“开放式”教学;对保留意见的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到了他们思想上接受的时候,才能实施“开放式”教学。第二种做法:在有 60% 以上的学生赞成的前提下,对全部学生尝试实施“开放式”教学,如果学生欢迎、效果好,继续实施下去,如果达不到效果则暂停实施,加以改进完善,在适当时候再次尝试实施。总之,一句话,必须实行自觉、自愿、自由、欢迎的原则。

3.协调各科关系

“开放式”教学是新鲜事物,个别老师可能会认为占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其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在性质上,“开放式”教学所要求的预习同过去学生预习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预习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完善了。“开放式”教学事前提供了“教学设计”给学生,学生预习难度减小、兴趣增加,自觉性增强,“预习时间”只会减小,绝对不会增加。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高了,那么他们就不必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补课”,就学习全过程来说花的时间反而少了。

实践证明,经过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并很快形成乐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平时作业的质量大有改观,教师授课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得较快,形成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开心的良好局面。自然地,学习对学生来说再也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了。

参考文献

[1]杨学礼主编乔际平等著《物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阎金铎主编查有梁等著《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梁国洲《加强物理分组实验讨论式教学的设想与尝试》2001年广州教学研究第5期.

论文作者:刘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刘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