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王红玉[1]2017年在《中药新药欣梦颗粒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丹参素在大鼠的药动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欣梦颗粒由丹参、酸枣仁、五味子、桑葚等五味中药组成,以滋阴补肾、养心安神为治疗法则,用于治疗心肾两虚引起的失眠。欣梦颗粒由重庆华森药业和西南大学中医药学院联合创制,按照国家中药6类新药研制,其制剂与制备方法已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且已完成了GLP实验室安全性评价及药效学实验,现已进入临床试验研究。本课题获得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14ZX09304-306-04)的资助。目的:测定欣梦颗粒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研究欣梦颗粒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动学和脑组织药动学性质,为欣梦颗粒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确定欣梦颗粒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疗程等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1欣梦颗粒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测定采用RP-HPLC法测定欣梦颗粒主要药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斯皮诺素、阿魏酸、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Xterra RP18色谱柱(250 mm×4.6 mm×3.5μm);流动相:甲醇-0.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和335 nm;流速:0.5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按《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学验证。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丹参素、原儿茶醛、斯皮诺素、阿魏酸、五味子醇甲的保留时间依次为8.5 min、15.7 min、21.4 min、22.3 min、30.7 min,各成分系统适用性、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的考察结果均符合2015版药典规定。测得3批欣梦颗粒中各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24±0.77 mg·g~(-1)、7.57±0.18 mg·g~(-1)、5.61±0.08 mg·g~(-1)、1.86±0.05 mg·g~(-1)、17.95±0.25 mg·g~(-1)。2.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法检测血浆样品中丹参素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学验证。在建立的RP-HPLC梯度洗脱条件下,丹参素和内标对羟基苯甲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min和14.5 min,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与准确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的结果均符合2015版药典规定。欣梦颗粒以1.25 g·kg~(-1)、2.50 g·kg~(-1)和5.00 g·kg~(-1)的剂量对大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含量,利用DAS3.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低、中、高剂量给药后,丹参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88±1.02μg·m L~(-1)·h、19.44±2.22μg·m L~(-1)·h和64.14±14.28μg·mL~(-1)·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931±0.479μg·mL~(-1)、5.413±0.429μg·mL~(-1)和11.509±2.684μg·m 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0±5 min、60±10 min和115±31 min;半衰期t1/2分别为124±18min、235±79 min和281±72 min,清除率CL分别为199±28 m L·h-1·kg~(-1)、128±16mL·h-1·kg~(-1)和80±18 mL·h-1·kg~(-1)。增加给药剂量后,丹参素的AUC(0-t)、Cmax均增大,但均与剂量不成线性关系,AUC(0-t)或Cmax与剂量的比值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Tmax和t1/2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延长,CL则随之减小。以2.50 mg·kg~(-1)的剂量对SD大鼠多次灌胃欣梦颗粒,每天上午的9:00给药,持续7天。每天给药前收集适量血液;第七天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样品中丹参素的含量,利用DAS3.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丹参素于给药的第5天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多次给药后,丹参素的AUCss为45.12±0.71μg·mL~(-1)·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av为1.880±0.030μg·m L~(-1)。与单次给药组相比,多次给药后,丹参素的AUC(0-t)增大、MRT及t1/2延长、CL减小,而Cmax及Tmax并没有发生显着性改变。丹参素的蓄积系数R为1.16。3.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脑组织的药动学研究利用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含量的RP-HPLC梯度洗脱法来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丹参素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学验证。丹参素和内标对羟基苯甲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min和14.5 min,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2015版药典规定。以2.50 g·kg~(-1)的剂量对大鼠单次灌胃欣梦颗粒,于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测定丹参素在脑组织的含量,利用DAS3.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丹参素在脑组织分布迅速,30 min即达峰,并在给药90 min时再次呈现一个药峰。相较于血浆,丹参素在大脑内的MRT、t1/2及Tmax均明显缩短。丹参素的入脑系数Kp为20%。结论:1.建立的RP-HPLC梯度洗脱法可用于欣梦颗粒的主要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斯皮诺素、阿魏酸、五味子醇甲的同时检测。测得3批欣梦颗粒中各成分的含量依次为18.24±0.77 mg·g~(-1)、7.57±0.18 mg·g~(-1)、5.61±0.08 mg·g~(-1)、1.86±0.05 mg·g~(-1)、17.95±0.25 mg·g~(-1)。2.欣梦颗粒在1.25 g·kg~(-1)~5.00 g·kg~(-1)剂量范围内,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表现为非线性药动学。以2.50 g·kg~(-1)为给药剂量、以24 h为给药间隔,多次灌胃欣梦颗粒后,丹参素的消除速率有所减慢,但未表现出蓄积趋势。3.以2.50 g·kg~(-1)的剂量对大鼠单次灌胃欣梦颗粒,丹参素在脑组织分布迅速,并具有快吸收、快消除的特点。丹参素的入脑系数Kp为20%。

潘坚扬[2]2006年在《双丹方入血成分分析及药物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众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使其成为药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体内药物分析中的有效工具。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运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以双丹方为具体研究对象,开展血清化学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大鼠灌服双丹颗粒后的血浆样品进行分析,共鉴定和推测出双丹颗粒主要入血成分16种,分别为没食子酸、丹参素、咖啡酸、原儿茶醛、芍药苷、丹酚酸D、丹酚酸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C、丹皮酚、异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Ⅴ及隐丹参酮。同时,推测出5种代谢产物结构,分别为2-羟基苯乙酮-4-O-葡萄糖醛酸酯、4.甲氧基苯乙酮-2-O-葡萄糖醛酸酯、2,4-二羟基苯乙酮-5-O-硫酸酯、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5-O-硫酸酯及2,4-羟基苯乙酮,并通过实验证实它们均为丹皮酚的代谢产物。 在定性研究双丹颗粒入血成分的基础上,对其中10种主要入血成分的体内动态变化过程作了初步研究。作者采用液相色谱/单四极杆质谱联用方法,考察了实验兔灌服双丹颗粒后24小时内这些成分的变化情况。 最后,本文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双丹方4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及丹皮酚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及专属性好,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5.2%和9.9%。使用该方法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Topfit软件的非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

周立运, 朱晓新[3]2005年在《丹参及其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近10余年来有关丹参及其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资料,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房室模型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欣梦颗粒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丹参素在大鼠的药动学研究[D]. 王红玉. 西南大学. 2017

[2]. 双丹方入血成分分析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 潘坚扬. 浙江大学. 2006

[3]. 丹参及其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J]. 周立运, 朱晓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标签:;  ;  ;  ;  ;  

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