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交流 增强实效论文_陈霄霄

真诚交流 增强实效论文_陈霄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第二小学 322204

摘 要:师生间的互动,应该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又同为受益者。

关键词:语文 互动 情感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工具的学科,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而且还是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综合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文本为媒介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人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中师生互动活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只有情感的相融,才能调动兴奋的情绪,触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充满智慧的挑战,使师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

一、能热爱自己的行业,对这个职业负责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意或未能寻找出学生的兴趣切入点,无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不考虑学生的问题和担忧,表现出对学生的漠不关心。这些教师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己教师职业的错误认识。很多教师把自己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社会或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收入,用以维持生计。基于此,他把自己看作知识的 搬运工,把教学看作是循环不已的简单重复。

所以,我们要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重新认识自己活动的领域——课堂的价值。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

我们要使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付出,也不仅仅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如何能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就不会让自己生命的园地荒芜,他会倾情耕耘,他会在课堂上充分感受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这样,激情就会在他胸中澎湃,诗意就会在他心中流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教师都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语言、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陪伴孩子在互动中激情燃烧!

有了教师的激情,有了教师的诗意,才能唤醒学生的激情,学生的诗意,这样的课堂才不是沉闷的,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成长的快乐,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真情实感引起了学生内心的震撼,由此引发了学生们深深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想当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说想当一个光荣的老师,有的说想当一名快乐的出租车司机,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学生充满激情的理想,大胆的想象,正是源于教师对教育的真情付出。这才有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互动,才使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理想的追求。

二、师生多交流,增进感情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用老师惯用的问答形式去跟学生谈话,那种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并非真正的对话,因为在这种形式下,总是包含着某种教师的权威在内。对话意味着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师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情景,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的。

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三、是要充分利用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情感丰富、易变、善外露,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其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满怀激情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可从教材内容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或作者的思想境界作为突破口,并借助教师自身的阅历和体验,促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弗雷尔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王铭 主编 《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3]钱理群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论文作者:陈霄霄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真诚交流 增强实效论文_陈霄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