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薄于油布之上的激情论文_蒋田喜

喷薄于油布之上的激情论文_蒋田喜

——观向光“原色”画展有感

蒋田喜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550007

摘要:向光先生油画作品呈现的语言风格,那种油彩肆意挥洒,狂放不羁,光色如同乳水交融一般,充满生命张力的画面质感,似乎形成了两种人生风格。是生活与艺术的撕裂,抑或是两者之间的通达?而自己从直觉判断与耳目见闻的肉身感官见闻上感知,更倾向相信于后者。

关键词:向光 油画 艺术

关于向老本人,此前自己仅在上月的耿翊老师作品展开幕式上见了一面。虽在贵阳生活三年,却极少有机会见到这些圈内重量级人物。那次匆匆忙忙中与向老擦肩而过,听到旁人问好“向老师”,不禁回头一望,方才得知这位不太起眼的老头大有背景。

当时仔细端详了数秒,便对他谦和、淡然的初次印象,刻记于脑中。这次他的个人作品展开幕式是在上午举行,还有相关学术、媒体交流见面会。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现场定然是高朋满座,人山人海,观展人群拥挤在展览空间,人头攒动,闪光灯不断,对于这样一种开幕式,与其说是观画,倒不如说是艺术圈内的社交活动更为恰当。对于圈外人士,且普通的艺术爱好者,自己的目的更在意的是观画,而不是应酬交际,看人头。因此,特意选择了午后到展厅,单纯的仅是为看画,少了些躁动,多了份宁静与从容。

在观画完后,准备上厕所解个小便就撤人。颇感意外的是,竟然在洗手间邂逅向老。三位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争先恐后地捧着本子,举着笔,围堵着一个人在角落索要签名。起初自己并不在意,以为仅是另一位贵州知名画家,但透过鸭舌帽,看着埋头书写者下巴白花花的胡子,大约猜到了他是谁。而自己首先想到的便是掏出手机拍照,这是一种很奇怪的举动。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一个个挨着签名,期间还不停“呵呵”直笑,以应对孩子们充满期待与激动的七嘴八舌。

也许是他的第六感忽然来临,觉察到现场还有另外一个人,他猛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对于自己这种不经询问,擅自拍照的冒失行为,且场所是在洗手间,当四目相对之际,从他眼神中丝毫没有看见生气与不慢,反倒是出奇的淡定与从容。他报以的仍旧是温和、友善,与宽容。扫视了自己一眼后,他便又继续签名。倒是自己慌忙中为了缓和气氛,或宽慰自己的鲁莽行为,半带幽默地笑着说了一句,“向老师,您好忙啊。”而他一边埋着头,一边报以温和的笑声。当三位孩子都取得了各自的亲笔签名,一溜烟地欢心雀跃冲了出去。而此时,向老方才从容地系紧腰带,缓慢走出洗手间……

以上便是自己两次所见到的向老情形,他无一不是透着一股谦和、泰然处之的平和心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豁达、乐观心境的形成,固然与他数十年间生活经历相关,在岁月与时光的洗涤过后,遗存下的是最本质、最本真的人生态度,即,不做作,不张扬。回顾他作品呈现的语言风格,那种油彩肆意挥洒,光色乳水交融的,充满生命张力的画面质感,似乎形成了两种人生风格。这两种人生风格、态度之间是否存在分裂,或背离?抑或本质上,两者透露与折射的还是不事拘谨,豁达与超然的人生态度?而自己从直觉判断与耳目见闻的肉身感官见闻上感知,更倾向相信于后者。

之所以认为向老的人生态度存在两种非对等的态度,一种是基于以上作为人的性格判断;另一种,则是基于他画面的语言表达方式。那种类如梵高、马蒂斯的艺术大师们对油彩形式感的突破与表达,对形的突破,对色的解放,乃至以一种本原之色的勾勒与揉搓,这种涂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布和笔,乃至狂放到刀的刮与擦、堆积,这是艺术激情的表征与释放,不被固有的形所框定,红、黄、蓝、绿…不经调和,直接涂抹、刮擦构建于形象之上。

这是视觉上的暴力,极度刺激视觉,令人瞠目结舌。但,同时亦倍感释然、快意。犹如内心那种狂乱与紊乱,阴郁与悲情,都一股脑地如同竹筒倒豆般的宣泄而出,喷薄于张张油布之上,形成一件件活蹦乱跳、充满生命激情的生灵。这些生灵因着向老的性情,关爱,或在画室中的静物盆景,但静物已不再不再以标本面目被人观看,它被向老的光与色赋予了蓬勃生机,看与被看,发生了转变;或见诸于动物,亦如脱缰狂奔之马群,浩浩荡荡,大气磅礴,马亦不再是生物体,而因之它形态的夸张与变形,原色在意志的堆砌与塑造之下,成为了自由人格精神的物化。当然,那一张张女人体,也被赋予了更多诗意,升华为对生命的热爱与赞扬。静物、肖像、人体、风景,一切仅是精神表征之下的图式。

传统绘画中的大写意所营造的意象,水墨固然是极好的媒材,更是成为传统文化中精神的符号;但,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经过百余年的融合,它作为一种手段与情感表达方式,同样具有传统审美意境的表达可能,且这种表达更是契合时代的,有着显而易见的当下感。两种传统文化与审美,从未如此的交融混合,不分彼此,而在向老艺术中成为最佳范式。

小结:艺评家王林对其画作评价为:向光先生的油画是真正的油画,是第一流的油画。这是从绘画语言构成的形式角度,以及作品因之真诚,本于内心的表达,而获取的精神向度所给予的高度评价。而谢啸冰先生则称向老为“光明的使者”,他秉承着“将人的心气灵性轻托,呵护,弘扬”。他们的高度评价自然不为过,但在自己看来,向光先生在洗手间刚如厕完,尚未系紧腰带之际,被晚辈小生们围堵着,他提笔认真地书写“热爱艺术”时,他距离我们生活更近,更本真,更原初,也更感人!

向光:1934年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76年调任贵州大学艺术学院。2015年10月18日,向光艺术馆开幕展“原色”于贵阳举办。

作者:蒋田喜,工作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师,目前就读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蒋田喜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喷薄于油布之上的激情论文_蒋田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