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更应关注常态课论文_王凯

教学更应关注常态课论文_王凯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730084

摘 要:常态课是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是一个老师课堂教学的自然呈现,所以最能真实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状况。关注了教师的常态课上得如何,才是从根本上真正地关注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关注常态课堂教学改进才是真正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常态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常态课 课堂 有效

一、目前常态课出现的问题

有的老师备课不够认真,课前准备不足,能讲多少算多少,讲到哪算哪,随意性太强;有的一节课既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课堂小结,课堂容量很小,教学浪费非常严重;还有的老师教学理念滞后,方法传统,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错位,只关注教,不关注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的多,给学生的机会少,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二、上好常态课的几点建议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我们在听课中会发现,凡是课上得好的老师,他们的课备得也相当充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真正意图,掌握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点。另一方面 还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怎样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的练习等等,都是在备课中要考虑到的。

2.时刻关注着学生。在听课中我们大家都深有感触的是,一节好课,学生在老师的引 导和点拨下总是那么积极主动,状态兴奋,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由此我们想到,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要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所以从备课开始,老师必须心中时时想到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可以达到的难度、高度、深度,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和依据。课堂教学中,老师更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状况、接受程度,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整个课堂是灵活可变的,是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另外课后对学生练习的布置和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否则,不仅达不到训练效果,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3.养成良好的习惯。常态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一般所说的学生习惯,多指课堂上坐姿是否端正、听讲是否认真、书写是否规范、发言是否举手等。每个教师都会有他看重的学习习惯。这里只说我非常看重的两个习惯。

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品质。因此,面对一个问题时,最好先让学生自己想想,然后再与同伴交流。有时我们急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的交流就很难有深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断反思的习惯,逐步增强学生思考、质疑、反思的能力。

表达和倾听的习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和认同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怎样的,并制定规则。相关规则最好是学生集体商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规则并不一定要全面,抓住核心的两三条,坚持长期实施,效果往往更好。

4.教师要丰富自己

(1)教师要有高涨的教学热情。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感染他人,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会让学生充满自信;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他们讲课时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极富表现力,饱满的激情感染着每个学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对于这一点,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能全身心去讲课,那么在课堂上就会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而且在老师的感染下,课堂上会生成很多精彩的内容。这样,课堂精彩了,学生的理解加深了,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2)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才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自己比较清楚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到正道上,才可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

5.把听常态课作为一种常态。听常态课是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绝好机会。常态课反映的是自己平时的真实水平、真实作风、真实效果。通过听课后的点评和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精益求精,达到解剖一个麻雀、举一反三的效果。听常态课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想学习他人的长处,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听课更好的方式了。当你怀着一颗谦虚的心,去发现和聆听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许多同事都慧心独具,他们的课堂别具风采,每次听完后,你都会觉得,有一些东西值得你学习,有一些东西能给你启发。

参考文献

[1]严玉洪 常态课该是怎样一种课[J].人民教育出版,2008,(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S].2003。

[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王瑶 如何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J].青春岁月,2012,(08)。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教学更应关注常态课论文_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