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改革的尝试及出路论文_刘有权

浅谈历史课堂改革的尝试及出路论文_刘有权

◆ 刘有权 定边县职业教育中心 718600

摘 要:随着社会对知识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开始对教育重视起来,近年来对各个学科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随着教育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依然有很多的缺陷。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改革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改革 教学方式 措施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我国高中的历史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在黑板上抄写板书、学生在下面抄写笔记。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了依赖性,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学生的创造性和发展空间不断缩小,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快将被埋没,因此,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因此,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开放的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重视最后的结论,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重要位置,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教师总是独断地将每个历史教学知识当作结论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不发表见解,只是机械地对教师讲述的知识作记录。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会埋没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降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还将具有趣味性的历史学科变得单板、枯燥无味,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厌倦现象,甚至出现抵触学习的情绪,导致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因此,优化历史教学课堂,是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优化教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思考问题、讨论研究并得出结论,摆脱了以前对学习的依靠性,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营造一个友好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下拘束感,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见解,为课堂注入新的活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要加强情感交流和互动,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历史课堂。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耐心倾听。高中时期的学生,学习工作量大,并且都有了自己的小生活,遇到生活学习的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这样会困扰学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当学生的倾听者,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境。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单一呆板的文字教学,学生早已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免疫”,厌倦了这种教学方式,因此导致许多的学生上课溜号、注意力不集中。而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够将课堂中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声音、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丰富的情感和逼真的动画情境,能够强烈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历史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表达出来,更易于学生的吸收理解。

2.设置问题,创设有效情境。想要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首要任务是为学生设置问题。在设置问题之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并对内容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掌握内容的重点难点,抓住重点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智力程度把握分寸,不能过难,这样学生难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不仅不能实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但是问题也不宜太简单,这样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慎重,要具有挑战性,形式多变,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开设活动,创设参与情境。在传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中,禁锢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开设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之中。开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以班会的形式、辩论会的形式或者是模仿人物等形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历史奥妙,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现与推销,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新课改的要求指出,教育不单单是学习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对太过单一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思想进行转变,在理解吸收基础知识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方针,用科学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研究,通过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高中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萌 吴熙龙 李显明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丛书——高中文科[J].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陈伟国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0)。

论文作者:刘有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0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课堂改革的尝试及出路论文_刘有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