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馈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刘美余

浅谈反馈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刘美余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兴隆中心小学 114300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反馈,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再则,伴随着新课改教学评估体系的日趋完善,教学反馈也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以下是笔者从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结合粗浅的教学体会,谈谈反馈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及时加强反馈,增强课堂实效

教学实效的高低,教学是否成功,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信息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也就是说,反馈越及时,对优化课堂教学越有利;相反,反馈越迟,效果则越差。课堂及时反馈我认为包含两个方面:

1.学生获得信息要及时,是教师增强课堂实效的前提。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学习结果的正确与错误,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断,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根据“对——强化”、“错——抑制”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课堂学习捉迷藏的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曾说:“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知道结果与不知道结果,功率是不大一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好学生的每一步信息反馈。当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灵敏度和教学机智,要善于捕捉课堂反馈,并且善于灵活控制,做到有的放矢。

2.教师获得信息要及时,是增强课堂实效的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照学习目标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结果及时传递给教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状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也为有针对性的矫正打下一个基础。因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一定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教师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以致影响到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笔者在借班上《观书有感》一诗时,由于对所借学生不了解,致使一开始的课堂导入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使得这节课没有在计划好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可见,学生流向教师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注重定向反馈,提高目标达成度

要想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就要重视教学目标,使教学步步为营,同时教学过程的设计也要紧紧围绕目标来运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清楚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的反馈目的是什么、应达到什么程度。如:我在执教《船长》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时“诺曼底”号巨轮船身被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即将沉没,船上61人的生命岌岌可危的那个场面,我给学生提出定向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尽情想象,想象那可怕的场面。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声情并茂的练读、酣畅淋漓的再读,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学情境,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为下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铺设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学生有了定向反馈,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三、加强多向反馈,优化课堂结构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反馈的多层次、多侧面。鉴于这些因素,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课堂反馈:

1.反馈对象多边性:既要有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又要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可通过生生、师生讨论、读书交流等形式)。

2.反馈目标的多重性:既要有认知领域的知识反馈,同时也要有动作技能和情感领域的检测。

3.反馈方法多样性:可以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点设计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可以书面作业(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学生易错的练习题),也可以察言观色(从学生在课堂上的面部表情观察出期望和困惑,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也可以板演或谈话。

4.反馈范围的全面性:既要发挥少数班级尖子生的积极性,又要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关注差生的学习体验,千万别让其有被嫌弃的心理。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进行的,每个环节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课堂多向反馈的功能,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论文作者:刘美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浅谈反馈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刘美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