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变和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陆小芳

浅谈改变和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陆小芳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二中学 365052

摘 要:本文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应有的场地,选用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发挥师生的互动及能动性来活跃并提高课堂质量。并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实践表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所产生的差别在教学中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标 传统体育 兴趣

传统体育课上存在着各种缺陷及弊端,由于教学大纲都以“全面”为宗旨,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方针,为体现“全面”二字,体育课样样项目都要学一些,但样样学样样学不会,这就无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及技能,从而也导致不能发挥各校的长处,不能实施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因而并未能达到对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实际效果。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如何改变和丰富体育课堂的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一、开发校本课程,创造学校特色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注重学生实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倡导在实践中锻炼,在探究中学习,在创新中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赋予教材“新”生命

如三明实验小学的一堂前滚翻教学构思,教师以《草原盛会》为题,在课的设计中以草原运动会赛马为背景,设计了“模仿小马奔跑找伙伴、小皮球跳跳跳、金元宝滚滚滚”的游戏进行热身和辅助教材练习,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情趣高涨,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主教材教学中,设置赛马前的安全保护动作学习情景,通过观察、思考、尝试、探索,分成次练习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个人才智,并强化运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赛马游戏中,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诱发动机,使学生身心归属课堂,跃跃欲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对游戏中各项障碍的通过没有做具体的要求,只明确取胜的目的是最短时间完成赛马的路程。使学生有“标”可奔,劲头就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通过尝试练习、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课的最后部分安排了柔美的集体蒙古族舞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调节到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调节,从而使课堂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以达到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三、开发器材资源,让课堂更加精彩

借助生活平台,因地制宜,针对学校前体育设施不适合低年级学生活动的情况,开动脑筋制作体育游戏教具,丰富课堂教学。在生活中,找出我们常喝过的矿泉水瓶,大小一致,颜色相同灌满水后带入课堂,成为体育活动的教具--“保龄球瓶”。在资源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利用废旧轮胎,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进行滚轮胎等各种游戏。例如在三明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一堂利用自制软布包设计的《大家一起来…》游戏课,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海绵,碎布等缝制成软布球,让学生在原有运动技能等基础上,用“玩”软布球进行各种自创练习和游戏。这样巧用教学具,课堂不但富有生机,学生能借助学具较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在资源缺乏的地方,更好地开发了教学资源,也同时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展示了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

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教师还必须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诱发动机,引导学习思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有目的,有“遵”可循,这样学生都能动起来,并在体验探究,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方法很多,如激发法、变异法、类比法、情境法、暗示法、想象法、演示法、递进法、探索法等。在进行扣篮教学中,引用激发法来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利用弹簧跳板、降低篮圈高度、爬梯、蹦床等。在游戏过程中,引用暗示法,进行盲人过河、意念放松。例如《蛙跳》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池塘边的青蛙是怎样跳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跳一跳,体验一下青蛙跳的动作,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再进行评价,归纳出正确的动作方法,让学生再进行练习,以及小组同学间互相帮助。学生通过反复体验、探究合作,得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到底具体选择哪些教学内容?采用哪些教学组织形式?如何改革教法?还必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具体实际来进行。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课程新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体育协会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中国学校体育》[N].北京报刊发行局,2005第2期。

[2]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陆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浅谈改变和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陆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