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碰撞中绽放论文_潘必娟

思维在碰撞中绽放论文_潘必娟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442100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使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碰撞中绽放。

在上《植树问题》时,我先出示了情境图,再出示文字信息: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要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能种多少棵。4棵、5棵……学生出现了分歧。“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再解决吧!”此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动手画一画,列式解决。

在交流环节,大部分学生一致认为种5棵,他们认为种4棵、3棵的答案都是错误的。这时,我把认为种4棵、3棵的同学请上了讲台,展示了他们的图:一端画了路灯,只能种4棵;一端画了路灯,另一端画了房子,只能种3棵……

两三分钟沉默之后,教室里开始热烈起来(这种形式的讨论我们经常进行)。我默默地关注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用目光和微笑鼓励他们争论,不时地也和他们来上一两句。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一部分同学小声地议论,少数同学低头沉思,也有个别同学对别人的观点似乎不屑一顾……几分钟后,有几个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好像怕我看不到。这时我注意到倒数第二排有个学生似乎想举手又很犹豫,我走到他的跟前鼓励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周围有几个学生开始偷着乐。站起来的他很紧张,在我目光与微笑的鼓励下,他支支吾吾说:“我认为这三个答案都是对的。当两端都种时,能种5棵;当只种一端时,能种4棵;当两端都不种时,能种3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顿时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是啊,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铺地砖》时:“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大部分学生用“客厅面积÷一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来解决,只有少数同学出现了“6米=60分米,3米=30分米,60÷3=20(块),30÷3=10(块),20×10=200(块)”。学生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采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同学也是明心不明口,我讲解启发的时机到了。

用一个长方形代表客厅,用小正方形表示地砖,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长方形的长是60分米,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我把数据标在图中。“沿着长方形的长能铺多少块地砖?”“60÷3=20(块),一行能铺20块。”“沿着长方形的宽能铺多少块地砖?”“30÷3=10(块),沿着长方形的宽能铺10块。”展开想象:“如果沿着长全部铺满,能铺几行?”“10行。”“为什么是10行?”“沿着宽能铺10块,铺满后就能铺10行。”“一行的块数×行数=地砖的块数,20×10=200(块)。”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结合图形,我通过实时点拨、启发、引导,再发挥学生的想象,最终突破了难点。

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算式和图形联系,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论文作者:潘必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思维在碰撞中绽放论文_潘必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