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_滑田雅治,袁斯文,刘源,王兴海,刘冰莹,夏迎滨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_滑田雅治,袁斯文,刘源,王兴海,刘冰莹,夏迎滨

(鸡西鸡矿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目的 探究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80例,总结发病特点和直接确诊指标。结果 80例 FUO 患者最终6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86.25%。主要病因依次是: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59.68%)、感染性疾病(23.21%)、恶性肿瘤性疾病(2.06%)、其他疾病(1.99%),其中未明确原因的疾病占13.06%。确诊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且在免疫系统疾病组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FUO中恶性肿瘤常见。结论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较多,可根据年龄、症状,考虑常见病,结合实验检查报告等方法,采用逐步分析法,最终确诊,不断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FUO)指的是体温超过38.3℃、持续三周、住院一周后仍未诊断病因的患者[1]。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风湿免疫科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症状的概率较高,而且导致风湿免疫科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因素众多,已知病因高达200余种,主要包含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2]。但仍有少部分FUO 患者始终不能明确病因,为病因治疗带来困难。风湿免疫科疾病是FUO的主要病因之一。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风湿免疫科8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59例;患者年龄15-96岁,平均(48.23±12.46)岁。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我国学者提出FUO诊断标准[4]: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超过3周以上,经1周详细检查无法明确诊断。

1.2 方法 包括一般情况、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有创检查等,按患者出院时的诊断分为5组: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诊断未明疾病。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总数、年龄、性别、热程、实验室化验检查及确诊方法。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包括三大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类风湿因子、肿瘤标志物全套及自身抗体(抗CCP抗体、抗核抗体、抗ENA 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等),结核菌素试验(PPD或Tspot)、超声、X 线或CT检查、全身骨显象、PET-CT及某些侵入性检查如骨髓、唇腺和淋巴结活检等。调取患者病理,收集相关资料。

1.3 观察指标 发热持续在 2-3 周以上,体温在 38. 5℃以上,经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1周内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体温来自腋下,每天复测 3次以上,每次 5 分钟,每天至少有一个热峰,不用药情况下连续 3 天体温超过 38.5℃)。病因较明确、容易诊断的短期发热性疾病及某些功能性发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确诊69例,确诊率为86.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病因依次是: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59.68%)、感染性疾病(23.21%)、恶性肿瘤性疾病(2.06%)、其他疾病(1.99%),明确原因的疾病占13.06%。

2.2病种分布 本研究确诊的69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 24例(34.78%,30/69,主要病种为:肺细菌感染3例、EB病毒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3例、结核感染2例、肺真菌感染1例、布氏杆菌病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肝脓肿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伤寒1例、阑尾炎1例、支原体感染1例)。

2.3性别分析 FUO患者中女性在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炎性疾病人数高达51人,比男性发生疾病率高。

2.4年龄分布 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在各年龄分组中均占第一位;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

中均占第二位,且在40-60年龄组中患者分布最多;肿瘤及其他疾病在40-60岁年龄组也多见;其他疾病及未名原因的疾病仍在40-60年龄组中多见,在此年龄组中占第三位。

2.5化验检查 对69例确诊患者行WBC、ESR、CRP、SF等化验,发现这些指标在大部分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研究对象各组间分别行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BC在恶性肿瘤性疾病高达(33.65±26.12)L明显高于感染性疾病(10.02±4.39)L、风湿免疫科(8.26±6.32)L、其他疾病(7.21±3.95)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 在结缔组织血管炎性疾病高达(957.56±670.95),L明显高于感染性疾病(639.59±563.85)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疾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在肿瘤性疾病中ESR、CRP升高明显,但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共有200余种,临床工作中习惯上根据诊断学分类分为5 类: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诊断不明疾病。不明原因发热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仍是一个难题,虽然近年来确诊率有所提高,仍有10%-30% 不能明确诊断。

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仍是FUO的三大主要病因。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炎性疾病是本研究FUO患者中主要病因,感染性疾病居第一位。本研究反映了随着风湿病知识普及增多,一些不典型风湿病诊断率明显提高。在性别、年龄方面,不同病因男女比例不同,但在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40-60岁年龄在恶性肿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考虑与此年龄段为风湿病高发期,同时也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增多易感染、恶性肿瘤高发期[5]。首先应考虑风湿免疫病,应进一步完善血清学抗体检查;对于发热时间长的老年患者,应慎重排除肿瘤可能,行PET-CT 检查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总结了FUO的病例特点、病因及化验检查等,形成一定合理性的诊疗思路,不断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黄光伟,王超,石秋萍,等.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原学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515-519.

[2]王信,王健,陈琳洁,等.1990-2013年中文文献报道的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病因构成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4):451-454.

[3]李英,王丹彤.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研究与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8(11):86-87.

[4]石少敏,李珊珊,王静,等.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研究进展及诊断概况[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6):475-480.

[5]张素艳,侯秀凤,赵霞.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67-469.

论文作者:滑田雅治,袁斯文,刘源,王兴海,刘冰莹,夏迎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_滑田雅治,袁斯文,刘源,王兴海,刘冰莹,夏迎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