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三美论文_李杨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三美论文_李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300161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其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书中描写了一段发生在秀丽边城的美丽而又悲伤的爱情故事。本文通过对《边城》这一文本的分析,剖析了沈从文《边城》中的三美。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美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奇异的丰碑,他的作品既不像“左翼”文学家那般积极展现社会历史之变,也不像海派作家那样沉迷于描写都市男女的爱恨情长而是远离政治,讴歌美好而质朴的人性。而这一主题具体表现在小说中,一类是写城市与资产阶级,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等,另一类则是专注于描写乡村与社会底层阶级的。这两者相互对比,前者让后者具有了“理想化了的形态”,而后者则使前者“真正呈现出病态”。自然,《边城》属于后者。

《边城》的诞生是沈从文“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具体体现。谈到《边城》的创作动机时,沈从文谈到“不在意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这“一件普通人事”就是贯穿全文的少女翠翠和大老天保、二老傩送之间的三角恋。而这一恋情将湘西边城的自然美、人物美和人情美这三美串联在一起,互相融合,密不可分。

一、自然美

小说发生的地点是位于川湘黔三地交接的边城茶峒。小说中,沈从文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描写小说主人公,而是转换视角,用了整整三章,1万多字来描绘茶峒自然风光与主人公生长环境之美。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蓬船。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沈从文在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和谐的湘西边城风景图,他用诗情洋溢的语言细细建构出这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世界。这个“世外桃源”是作者理想化、净化后的世界,也是作者对逝去乡村的怀念与想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物美

在边城明丽的风光中,滋养了灵动美丽的少女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翠翠的一举一动无不透着那份自然的灵动,既可爱又天真。这是沈从文笔下的“美”,大自然的美孕育出了精灵般的翠翠,翠翠美,美在自然、灵动、健康、浑然天成。

二老傩送人送外号“岳云”,是因为:“傩送美丽得很,茶峒船家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只知道为他取出一个诨名为‘岳云’。虽无什么人亲眼看到过岳云,一般的印象,却从戏台上小生岳云,得来一个相近的神气。”“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但沈从文不仅赞扬傩送的外形美,还倾注笔墨描写了傩送的品质。尤其是描写傩送得知自己的哥哥天保也爱上翠翠时,他向哥哥吐露出自己情愿不要有碾坊作嫁妆的王团总之女而是一心爱着这个撑渡船的外孙女翠翠。表现出他对爱情的专一与忠贞。但兄弟情义不能为了一个女子而断裂,为公平起见,傩送与哥哥天保相约在翠翠家对面的岩上轮流唱歌,让翠翠选择。这样做既不伤兄弟间的和气,又能较量高低。体现了二老傩送的智慧和重视兄弟之间的情谊。在得知哥哥天保出事后,二老傩送虽然依旧深爱着翠翠,但他还是背负着自责和愧疚离开了家乡,而不是趁虚而入,体现了傩送的重义和淳朴。

三、人情美

除了自然美与人物美之外,沈从文笔下还写了湘西边城的人情美。文中开头交代了翠翠外公的职业是摆渡人,虽年近古稀,却精神饱满,忠于职守,向来往客商展示着湘西边城的古道热肠。

摆渡时,乘船的人给他钱,他断然拒绝:“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如果来人硬要把钱塞给他,实在无法推脱,老船夫就去买茶峒特有的茶叶、烟草,给过路人用。天热时,老船夫还为过路人准备“发痧肚痛治疱疮疡子的草根木皮”并“把这些药搁在家中当眼处,一见过渡人神气不对,就忙匆匆的把药取来,善意的勒迫这过路人使用他的药方,且告人这许多救急丹方的来源(这些丹方自然全是他从城中军医同巫师学来的)。”老船夫的所为全然出自天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

边城人民同样如此。老船夫去城里“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去买肉,屠夫不仅不收他的钱,到他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但老船夫也不想占屠户的便宜, 就把钱预先算好,猛地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

沈从文在他的代表作《边城》里,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湘西边城的自然美、人物美、人情美,勾勒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共处、秩序井然的世外桃源。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陈爱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3]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论文作者:李杨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三美论文_李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