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

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

沙宗元[1]2001年在《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对古汉字各历史阶段讹变现象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划分讹变的基本类型,分析造成讹变的原因,阐明讹变与汉字发展演变一般规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讹变现象的实践意义,以获得对讹变现象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讹变的概念和前人研究讹变现象的情况,说明研究讹变的原则、范围和目的。第二章,介绍讹变现象的主要类型。本章将讹变现象划分为有意讹变和无意讹变两大类,有意讹变包括变形声化和变形就义;无意讹变包括添加饰笔、笔划苟简、解散形体、合并形体和形近而讹五种类别。第叁章,分别介绍了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字形讹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造成字形讹变的直接诱因和内部的深层机制。第五章主要探讨字形讹变与简化、声化、规范化等汉字发展演变一般规律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看起来似乎纷繁混乱的讹变现象,其变化发展往往与汉字的简化、声化、规范化密切相关,讹变是以特殊的方式推动了汉字的发展演化。第六章,举例说明研究字形讹变对于古文字释读、典籍校勘和早期俗体字研究所起的积极作用。

黄何[2]2018年在《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讹变现象,而通过讹变汉字也发生着变化,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能仅仅看到讹变带来汉字非常规性的变化,应对整个汉字发展史上来进行思考,其实讹变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例如:行李这个词的变化,是从古代的李字本意来讲,李为李子树,而行李一词通过讹变来,便成"同音假意"。

吴国升[3]2010年在《春秋文字字形讹变现象的考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据当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春秋时期发生讹变且有明确线索的字例有宜、穆等25个,其中9个春秋时期即成为定型,7个成为后来形成定型字形的重要中间环节,另9个仅流行于一定时期或地域。讹变进一步增强了汉字构形的系统性,同时也是导致《说文解字》对相关汉字析形说义不确的重要原因。一些字形讹变还呈现出地域性特点。

张丽敏[4]2012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联合国六种工作文字之一。也是最难读、难写、难记的文字。同时留学生把汉语作为外语来学习,母语难免对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汉语自身有很多不同于英语、俄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这都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在论述汉字教学方法之前先对影响汉语学习的几个因素做了简单分析,然后详细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是基本,汉字教学的成败制约着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其它方面的成败,同时汉字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难、最费时间的一块,所以自古以来不少人都在探索汉字教学的捷径和方法,希望能找到便捷省时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用更好的方法更广泛地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但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本文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法做了简单的论述。在文章的结尾本人对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汉字教学做了展望,希望对从事汉语教学的工作者能有点滴帮助。

参考文献:

[1]. 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D]. 沙宗元. 安徽大学. 2001

[2]. 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的思考[J]. 黄何. 汉字文化. 2018

[3]. 春秋文字字形讹变现象的考察分析[J]. 吴国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

[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D]. 张丽敏. 河南大学. 2012

标签:;  ;  ;  ;  

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