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略谈论文_于海玲

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略谈论文_于海玲

于海玲 河北省南皮县第五中学

【摘要】人物形象的刻画是记叙性文体不可或缺的,如此人物的形象才能鲜活,才能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很多,可集中笔墨,也可分散笔力;可以以作者的“眼睛”看人物,亦可以用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眼睛”看人物。

【关键词】集中笔墨;紧随情节;信笔直写;间接描写;由此及彼写;两个调动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029-01

记叙性文体,尤其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性文体,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刻画。因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在里面,彰显着文章的主旨。精到、精巧的人物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一、饱蘸笔墨集中写

对于一个人物的描写,尤其是第一次登场的人物的描写,作者为了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往往集中笔力,饱蘸笔墨,不遗余力,倾泻全部感情,“一次性”将人物的形象写“足”。

司炉雅科夫?舒莫夫是轮船上最有意思的人,他宽胸膛,方肩背,翘鼻子,长得方方正正,是一条汉子。他那张有个小翘鼻子的又扁又平的脸,活像一把铁铲;一双熊似的小眼睛躲在浓眉底下。两腮上满是卷成小圈的胡须,象沼泽地上的青苔一般,头顶上的头发,非常密实,像一顶帽子,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弯指头插进去。

他爱赌钱,打得一手好牌,食量也吓人,老是象饿狗一样,在厨房旁边打转,想讨几块肉和骨头。

这是高尔基《在人间》第十一章中描写司炉雅科夫?舒莫夫的文字,作者将自己通过细致观察到的人物形象用尽笔力,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以“人在眼前”的感觉。司炉工食量大、不修边幅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作者饱蘸笔墨地描摹,并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是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如鲁迅先生故乡中的“豆腐西施”的杨二嫂,笔墨不多,但极富画面感。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不足七十个字,但一个因生活所迫而扭曲了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而且这“圆规”形象也成了她的代名词,下文中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可见之。

二、紧随情节分开写

很多文学大师在对人物的描写时,不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而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在人物出现的不同场合分别展现其形象,而当故事情节终了,整个人物的轮廓才会完整清晰地印在读者脑海里。

高尔基在《在人间》的开始部分写自己在“时尚鞋店”当学徒,对于店老板的形象描写,起笔是:

我的老板个子矮小,身体肥胖;有一张普通的古铜色的脸,牙齿发黑,眼睛湿乎乎、脏兮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老板对他的盘问,他写到:

我答话的时候,他一直摇晃他那圆圆的脑袋,他的花白头发在他头上黏合得牢牢实实……这时,老板将两只像猫爪子似的手,往账桌上一放……

脑袋、头发都是第一眼应该看到的,但作者没有把对脑袋与头发的描写放到前面的文字中,而是将老板的完整形象放在了对他盘问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就使得人物描写更为灵活,呈现得更为“恰到好处”。

三、作者信笔直接写

这就是说作者用手中的笔,写自己眼中看到的人物。上面的示例即为佐证。不再赘述。

四、借助他人间接写

很多时候,作者在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时,是在写其他主人公的眼之所见。这样的描写人物更为自然,不会打乱情节的发展,而使情节变得更为完整。如,《红楼梦》中写贾宝玉出场时的形象,就是借助林黛玉初入荣国府见到贾宝玉时,她眼中的贾宝玉来写的: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如此的描写,为将林黛玉与贾宝玉在整部作品中拧在一起奠定了基础,暗示着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从此拉开。

五、由“彼”及“此”随后写

即对一个人物的刻画不是在该人物出现时,而是在写其他与之相类似的人物时“再”借机呈现该人物的形象。

幼时的高尔基丧父,父亲给他的印象并没有在写他父亲时描摹,而是在刻画“瓦西里耶夫”时交代的。这真是神来之笔。

由他我想起来我的父亲,样子就像外婆在梦中所看见的那样:手里拄着一根核桃木拐棍,身后跟着一条花狗,耷拉着舌头……

为了把人物进一步写“活”,成为典型形象,需要做到“两个调动”:

(一)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不惟景物描写需要调动人物的各种感觉写景物的色、状、味等,人物描写也是如此。

她自己倒是从容不迫,两只胳膊只有从胳膊肘到手的这一部分在活动,而胳膊则紧紧贴在左右两肋。她身上散发出一股热面包的醇香气味儿。

《在人间》第十三章,日列诺夫从外面领来一个女人,高尔基在对她的描写时既有视觉所观,又有嗅觉之味:她身上散发出一股热面包的醇香气味儿。

(二)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艺术,语言的成功与否,修辞能否恰当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描写人物、刻画形象必然伴着各种辞格的使用:

房东家那个喜欢饶舌的厨娘,很像一只布谷鸟,鼻子尖尖,一脸的雀斑。而房东则像一只很肥的老鸽子,而且所有的人,都使人想起了各种各种的鸟禽、动物和野兽。

上面的文字是高尔基描写外婆妹妹的儿媳、儿子及她家其他家人时的文字,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他们的不满甚至是愤恨之情。这源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比喻这种辞格,而使人物形象显得更为饱满、逼真。

这位太太,年纪约四十出头,样子很漂亮,喜欢浓妆淡抹,厚厚的脂粉常常能从脸上掉下来,在她鲜艳的连衣裙落些发黏的粉末。

这是高尔基来到“彼尔姆号”轮船上当洗碗工时见到餐厅工作的“管事”的女人时的文字,其中“厚厚的脂粉常常能从脸上掉下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这位女人喜欢打扮而不讲究打扮艺术的可笑丑态。

论文作者:于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略谈论文_于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