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论文_杜仲卿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论文_杜仲卿

新疆伊宁市第八小学 835000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如何使课堂提问有效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想象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备教材。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备学生。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要让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第三,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作为教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和成就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杜仲卿,出生日期:1977.10,性别:女,族别:汉族,籍贯:宁夏,工作单位:伊宁市第八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论文作者:杜仲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论文_杜仲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