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微探论文_王红艳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微探论文_王红艳

凤翔县彪角中学

摘要:在高中科目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较为难学的一门科目,因此老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效率。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物理课堂的“高效性”引起了所有一线教师的重视。本文仅就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1.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具有必要性

1.1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被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课本内每个章节的设定也从以往的纯知识的传授向探究式的模式改变。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授课则无法完成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及给学生减负的目标。必须想办法在不降低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探究转变,真正让学生做到“行动、心动、神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1.2单一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化对现阶段物理课堂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教学更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学则设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显然学生在课堂上不再以掌握知识为单一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要向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的新角色过渡。如何能够完成上述目标成为了广大教师要更多思考的问题。显然在这里需要一个新的课堂模式有力的介入。将课堂作为一个载体,设定合理并且高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 40 分钟时间里完成既定目标,高效课堂成为了我们必须的选择。

1.3现阶段处于网络和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方式及深度、广度有了新的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到了家庭及学校等各方面领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在很多时候学生们对很多科学前沿的概念有了不是很深刻但却很广博的认知,使得学生不会简单满足单一书本上的点点内容。传统的纯教师讲授式的教学也不再被学生所喜爱,往往就会出现讲台上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尴尬情景。实际上这样的课堂也是完全没有效率的。应该更大程度地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设定好“研究课题”,利用到各种信息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变成课前的备课者、课堂的演讲者、课后的总结者,使学生先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最后变成勤奋的自主学习。

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1利用问题法进行物理教学

问题是一种情境,问题导学是一种教学设计,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利用问题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悬念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惯性”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使用悬念问题作为课堂导入,建立这样一个情境并询问学生:周末小明坐船出去游玩,在坐船的过程中,小明站在船尾跳了一下,倘若船一直在匀速的行驶,那么小明会不会掉进水里?经过讨论,很多学生都认为小明会掉入水里,此时,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即小明会落回原处),并根据这个问题讲解惯性的相关内容,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了。此外,在上课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提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教师讲授完色散的相关知识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色散现象?并引导学生根据刚刚讲的知识思考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巩固学生对色散知识的理解。

2.2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呢?很多教师会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智力的高低,其实不然,在中学物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学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具备正确的物理思维,没有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电磁感应”的学习前,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幅空的思维导图,告诉学生在这个章节中,我们不但要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而且还会研究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如何确定感应电流的大小)等物理规律,并要将这些大标题填入思维导图中。在教学中,每学习完一个知识,教师都应该借助小结复习,为思维导图添加分枝,在复习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将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此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如在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引领的方法询问学生: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式是什么?两个表达式的区别是什么?此外在填充时,应该只填充问题而不用写详细的答案。在这个章节学习完以后,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回忆其中的物理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同时能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3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物理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块纸片和一块橡皮哪一个下落得快”,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诸如:纸片变纸团、纸片粘贴在橡皮上等多种方案,通过演示验证不同的观点,逐步凸显出空气阻力的影响因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观察性思维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教学中,若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多血质”学生为例,这类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在对这类学生组织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其发散思维,引导他们采用实验和提问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小型物理竞赛,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竞赛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灵活设计一题多解类题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结束语

一节高效的物理课,既有学生的思考与总结,又有教师对重点内容的突出强调,学生在锻炼了自己的分析能力的同时既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对新知识的深层本质有了了解与探究,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与高效课堂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饶其顺.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8(1):160.

[2]陈苍鹏.基于问题导学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J].物理教师,2018(1):33-36.

论文作者:王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微探论文_王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