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之高效课堂论文_周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之高效课堂论文_周彦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华小学 654600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着重大作用。高效课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谓高效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意义 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困境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1.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 “灌输——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从而无心向学;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课前学生建立兴趣小组,积极搜集资料;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展示。大家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从而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2.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能力。“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是潜移默化的。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一切教学行为以教师的意愿为出发点,学生处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体现最为明显,随着教材内容的优化,课本中出现的文字性知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图片和实践性活动。于是老师们就在课前搜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然而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定位在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与学生真诚交流、相互启发、彼此分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建立适当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推进新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建立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在我任教的学校,通过校领导的有效组织,全体教师积极研讨,共同构建了属于且适合本校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3+1教学模式”。“3+1教学模式”是指在40分钟的课堂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教师讲授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而在10分钟左右的讲授时间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导一结”,所谓“三导”,就是在课堂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要做什么(导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该怎么做(导向),“一结”是指教师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小结,从而帮助学生认知。其基本教学程序是:课前预习──激发动机──组织教学──知识拓展。与此同时,我校还把以往教师们使用的教案,优化为能充分体现教师“导”向作用的导学案,并在全校进行推广和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优先选出一部分教师研究教材、学习新课标,再结合本校教学模式开展示范性教学,从而带动本校甚至本县其他学校的教师走入高效课堂,体验高效课堂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实效性。

3.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长处,让学生在精彩的课堂中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1)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思考和学习。例如,我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动画片,一开始,片中主人公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那画面恬静、优美,再配上动听的旋律,孩子们忍不住一起哼唱;正在孩子们兴趣正浓时,画面急剧扭转,只听“嘭”的一声枪响,日本人来了,他们驾着飞机无情地轰炸我们的土地,地面上尸横遍野,主人公在家人的掩护下拼命逃脱,最后家破人亡,音乐的旋律也在此时悲愤四起,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看着,眼里噙着泪花、小拳头握得紧紧的……画面停止后,我说:“孩子们,把你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吧!”这时,孩子们的小手“刷刷刷”地举了起来,滔滔不绝地阐述着……

(2)注重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在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独特性,但课程与课程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不应该脱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而应与它们融会贯通。例如,我在教学《问号之歌》一课时,先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歌曲《蓝猫淘气3000问》引入新课,再通过听学生讲、看图画、看视频、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接着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最后发给学生一张写着问号的纸,要求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询问,在纸的另一面画满图案。一堂思想品德课,既有音乐的欣赏,也有绘画的展示,同时还融入了语文课的故事交流、合作探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十足,老师也显得十分轻松,重要的是效果显著。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手段,只要我们合理运用、恰当衔接,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构建高效课堂面临的困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本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很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1.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化道路受限。

仔细阅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本后会发现,课本中提供的语言信息很少,通常几幅画就代表一个知识点。但仔细阅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后又会发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很丰富,这无疑是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极大考验。想要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准备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因为你必须根据书本中极少的材料去搜集大量的信息,使你的知识丰富起来,再围绕这些信息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让你的课堂活跃起来,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实际情况确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就以我任教的学校为例:本校共有学生2000多人,除了思想品德学科外,其余科目均有专职教师,而思想品德学科却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而这些语文、数学教师大部分还承担着班主任、班会、队会等一系列的工作。由于任务繁重,于是思想品德学科被列为所谓的副科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也大打折扣。一些教师在分身乏术、手足无措的情况下,背诵、看看图片、照着书本上的文字念一念、读一读等教学手段出现了,而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本学科的厌学情绪也就产生了。

2.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影响。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评价方法只是一张统测试卷,检测卷上的题目做不出来,学生就没有好成绩;学生没有好成绩,家长就没有好脸色。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好成绩和家长的好脸色直接决定着本科目的教师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发生了偏差:背诵是最直接的手段,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得高分的好方法。但转念又想:这样的教学不正与我们面临的课程改革、高效课堂背道而驰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都知道“孝敬父母”这个道理,给父母端茶、倒水、捶背这些小事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有体现,可考卷上却非要学生填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 )。假如有孩子不能正确填写这个空,是否能说明教师没有教育这些孩子要孝敬父母或是他们根本不会孝敬父母呢?由此可见,只有在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才能得到重视和发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过程却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培育出具有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的合格的未来主人翁。

参考文献

[1]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论文作者:周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之高效课堂论文_周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