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郑安兰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郑安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载体,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多媒体图象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高中历史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高中历史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高高中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概况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对新的教学方法还不够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

部分教师还没有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麻烦,课件制作就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大多数教师上历史课仍然采取单一的传授教学模式或套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导致“满堂灌”。这种纯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尽管费时费力,却出力不讨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知识的限制,理解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这给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老师如果再采取陈旧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就更难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求知的欲望了。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的影响,导致大数高中生学起历史来感到头绪繁多,这也需要记,那也需要掌握,因而对学习历史失去信心和兴趣,历史成绩难以提高。

二、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好处

1、增加课堂知识量,开阔学生眼界

传统的教学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其课堂容量是很有的,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再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仅仅凭教师的口授,学生的思维很难同步跟上,而且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板书内容也是很有限的,多媒体技术却能在备课时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史料等等收集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再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课本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

2、变静态为动态,过眼云烟变得鲜活

历史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历史过程发生后便是事过境迁,过眼烟云,它是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而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及其珍贵的,不可能让历史学习者都去全面接触这些材料。

例如圆明园的遗址最能形象揭露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但要使那么多的学习者都能莅临参观是不现实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场面是很壮观、激烈的,不可能让学生亲临战争现场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圆明园的残迹图片,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大战”进行剪辑,再配以说明性文字或录音编制在课件上,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当时的情景,再现历史场景,这些比教师滔滔不绝讲得口干舌燥所产生的效果要好上几十倍,象历史战争的路线、战争的地点、可以在多媒体上用线段来表示,就很形象、直观。

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就可用不同颜色的线段标出,所经过的大洋洲、大陆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进行演示,必要时可以配上说明和声音,学生很容易记忆了。

3.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必然会与其他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一系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揭示历史的发展性。

在备课时就把更多相关的思考题或材料题储存在多媒体课件上,在上课时先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思考和讨论,从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必然性,通过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意见,充分地讨论问题,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不同的意见,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显示具有归纳性、比较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概况、比较能力,这样也就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多功能的优化特点了,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历史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了。

三、注意把握课堂,回归教学的实用性

尽管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倾向。如果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大量充分的准备,应该说这种准备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我们是为了一堂公开课而进行这样的准备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进行这样的准备,那就有些困难了。这样就使教师的备课不够充分,减少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时间,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另外,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视为一堂课的核心,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这就颠倒了教师与辅助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多媒体设备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发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同时,为了减轻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必要成立一个多媒体资源共享库,这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修改,特别是将中青年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技术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尤为重要。我们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网上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下载有关历史资料,日积月累,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参考文献】

[1]洪峰.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应用误区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60-164.

[2]刘延翠,孟敬.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60-61.

[3]袁凌云.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

论文作者:郑安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郑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