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炉论文

金香炉

◎李羡杰

话说那大佛沟,在辽东的版图上可谓千里之遥,芥豆之微。原是长白山的一支遗脉,造山运动的强弩末势,却因为有了一座庙而命名大佛沟。这大佛沟原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却因为出了一件奇事而远近闻名。

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是通过模拟技术对患者、临床进行模拟操作,仿真的进行治疗,创造出高真模拟场景,进行临床教学和试验的教学方式[1]。该种教学方式的重复性较好,训练的内容比较真实,规范性高,成本较低,因此能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让医学生对基本的操作规范进行掌握,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弥补教学病种的缺失,诊疗病例不足等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和处理能力[2-3],现在临床教学中已经有比较多的应用。模拟人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医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可[4]。此次主要是对模拟教学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大佛沟,顾名思义,是有一座大佛的,而在我们故事开场的时候,那大佛早已经不知去向了,徒留一座破破烂烂的庙宇,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脚下,俯瞰着沿着山根零零星星散落的几户人家。青灰灰的鱼鳞瓦顶,长满了蒿草,乌鸦和鸟雀把这瓦顶当成了家。翘角飞檐上的蹲兽,颓败了往日的色彩,身上落满了白白的鸟粪。斗拱雀替上,缀满了蛛网,网上的蜘蛛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几片小小的枯叶挂在上面,一点轻微的风过,那枯叶就荡悠悠地晃。檐头上的风铃,早已锈蚀,刮再大的风,也没有了叮铃铃的声响,却像一个个风干的葫芦,慢慢摇几下。庙门上原有大佛寺三个字的匾额,不知道被谁拿回家去烧火或做了挡猪圈的门,两边的柱子,脱落了漆彩,露出了木头本色,却被风吹雨淋得发白,柱子下的石础,被上山砍柴人歇息时的屁股蹭得发亮,仿佛上了一层包浆。

大门洞开,殿堂里阴森森的,常有狐狸和黄鼠狼出没,有几个胆大的人,也不过伸了头往里面望一望,却怯怯地不敢进去。大殿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只巨大的香炉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似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香炉后面的佛像却没有了,墙上有一块地方颜色发浅,告诉人们佛像原是立在那里的。大殿砖墁的地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阳光好的时候,可以看见灰尘上有细细的树枝样的脚印,大概是老鼠的,脚印仿佛象形文字,在地上画出不规则的轨迹。

如果不是那场大雨,这大佛庙会一直寂寞下去,任岁月渐渐坍塌了瓦顶,颓败了砖墙,最后不复存在,渐渐就被人们淡忘了。如果只有那场大雨而没有那个放牛的人,这大佛庙也仍然逃不脱时间中事物的共同命运。佛是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却不知道庙却逃不脱朽败的命运,正如俗语所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再如果那个放牛人不是识得几个字,那么,大佛庙怕是也不会为人所知,也就不会有大佛庙的故事了。古时候庙宇很多,书上说,世上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大佛寺非名寺,所处山又非名山,那么,不为人所知就再正常不过了。好,咱们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放牛人浑身淋得精湿,不断地从庙里出来,再进去,进去,再出来。他以香炉作为起点,往不同的方向走出七步,在每一个七步上都用随手折来的树枝做了记号。先是东南西北,后来觉得不对,这话说得太含糊了,只有里外,没有具体的方向,那么是不是就是说,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量出七步来呢?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等他看到地上插着的树枝渐渐成了一个圆的时候,发现如果以香炉做圆心的话,那么,庙里的七步正好是庙的对角线的顶点,也就是庙的四个墙角。

这个判断让放牛人像窥破了天机似的发狂。窥破天机未必都是幸福的,有风湿病的人,在老天要下雨的前一两天就会感到腰腿疼,这种痛苦,其实也是一种天机。放牛人发狂了,迅速决定冒雨回家,大雨天,村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股浑浊的、带着温吞吞的水流在村道上流着,冲下来一些鸡屎鸭屎和枯枝败叶。再次出来的时候,他穿着肥大的雨衣,把锹镐都藏在了雨衣里,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注意到他。到了山上,他看自己那几头牛都有些被大雨淋迷糊了,呆呆地一动不动,身上湿透了,水顺着毛往下流,一些蚊蝇被牛身上的气味招来,围着牛团团转,牛不时地晃动着尾巴,地上有了两三摊牛屎。他把牛拴在树上,就进庙里去了。

对于羊链球菌病的预防来讲,注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入冬之前给羊注射链球菌氢化铝甲醛苗,每头羊的注射剂量控制在3mL,对于羔羊需要在第一次注射后的14至21天时间中再次进行注射,从而更好的避免病害的发生。

放牛的见风狂雨骤,庙檐下是躲不了雨的,就奓着胆子进到了庙里,进去了,也就进去了,也没感觉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牛人无聊,站在香炉前往香炉里看,香炉里满满的全是香灰,香灰发出一股陈年的冷灰气,想必当年香火是非常鼎盛的,怎么就败落了呢?连佛像也没有了呢?

将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与课本歌曲或欣赏曲相融合,让学生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课《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以其唯美动听、充满梦幻的意境表达了歌者对爱情的伤悲、思念和向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歌手费玉清和蔡琴的真情演唱,分析其音色特点和情感抒发的区别,再欣赏课本中的民族唱法,让学生从不同演唱者带来的不同体验中,加深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欣赏完《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多情的土地》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欣赏《我的中国心》《国家》等同题材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

闷热,庙上的窗关得死死的,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把这些窗户偷回家去呢?他用手推了推,推不动,又用镐砸了几下,窗户发出很大的声响,他忽然觉得心虚,就不敢再砸了。他不能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要把时间都用在有用的地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地掘个遍,那样,等别人发现的时候,他应该就找到那个金香炉了。

定价: 2008~2019年每期定价15元,全年4期,年定价60元;2005~2007年每期定价10元,全年4期,年定价40元;1991~2004年过刊每套定价154元(包括:总第3期~总28,30~53期,计42册);也可分年分期选订:1991~1993年,半年刊,每册定价1.00元;1994~1997年,季刊,每册定价2.00元;1998~1999年,季刊,每册定价3.00元;2000~2001年,季刊,每册定价4.00元;2002~2004年,季刊,每册定价5.00元。

他急忙扔掉艾绒,用脚几下踩灭,又用手扑搂几下香炉,想把那几个字盖住,却越扑搂那字就越清晰,放牛人无法,使出浑身力气,想转动那香炉,把字转到里面,那香炉却纹丝不动。放牛人蹭了一身灰,只好出了庙门,顾不得雨顾不得风,就在雨中走了起来,嘴里嘟嘟囔囔着,里七步,外七步,七里七外金香炉。

由于问卷都是针对各外语院系整体课程状况展开,只有掌握和了解本单位的总体情况,才能填写好此问卷。因此,问卷由各高校外语院系的负责人,或者是文化课程的负责人填写。由于目前我国的英语专业分布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受到各院校办学特点的影响,英语文化课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建设情况,本研究对5类高等院校进行了分层抽样: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类院校共计40所,涵盖了985院校、211院校、全国重点和普通院校。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综掘巷道新型超前支护设备,具有高度和宽度可伸缩调整、适应不同巷道截面尺寸等功能,并利用特殊结构处理的伸缩梁与顶梁,使得支架在展开时能够与顶板良好接触。同时论述了该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即超前支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的结果为综掘巷道超前支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巧那一年夏天,天儿那个热,蝉在树上“命哇命哇”地叫着,仿佛在念着一种寓意深刻的经,那个放牛的就赶着几头老牛在庙跟前放。刚刚还是瓦蓝瓦蓝的天儿,太阳明晃晃的,说阴就阴了,一大块黑云迅速把太阳遮住,风跟着就来了,直刮得树摇枝晃,草伏叶掉,庙檐上的风铃团团乱转,豆大的雨点白亮亮地砸了下来,连那几头老牛都躲在一棵大槐树下一动不动了。

而庙前和庙后,则空出来了两个半圆的空间,把这空间上的所有的点都连接起来,这个圆就圆满了。那么,外七步呢?这外又在哪里?外,指的当然是庙外了,外的相对方向,当然就是里了。这也就是说,这个金香炉只能在庙里了。

上述语文教学理论启示我们:阅读习惯的形成与阅读能力、水平的培养,不仅是中小学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和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担当,同时必然也受到学校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另外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这也决定了中小学图书馆在整个教育体系和所在学校中的地位。

放牛人心有感慨,禁不住用手摸了摸香炉,却摸到了鼓鼓凸凸的什么,有字?放牛人顾不得满手的灰,好奇心让他想知道那字都写了什么,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香炉上有字呢。他又摸了摸,可摸了半天,也没有摸出是什么字来,于是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了火石和火镰来,咔嚓咔嚓地互相撞击着,点燃了艾绒,又撮尖了嘴,拼命吹那艾绒,一点一点火亮就亮了,放牛人一边继续吹着艾绒,一边用手使劲在香炉的鼓凸处擦抹着,一边擦抹,一边看,那鼓凸的果然是字,在艾绒微弱的光亮下,放牛人终于看清了香炉上的字。字是繁体字,为了照顾今天的读者,就用简化字代替,全文如下:里七步,外七步,七里七外金香炉。恰在此时,一个炸雷,震得庙梁上的灰簌簌落下,掉了放牛人一头一身。看清了这顺口溜一样的几句话,放牛人觉得身上一凛,头皮发麻,像被炸雷震醒了智商,又像被醍醐灌了顶,嘴里说着,阿弥那个陀佛。

他以为砖会很好掘,想不到砖缝和砖缝之间是用了米浆和白灰勾的缝,又艮又结实,一镐下去,只是个白点,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起出一块,但是,起出这一块之后,其他的就好起了。他干活是有计算的,随手扔了几块砖之后,就发现不对了,那样的话他还得费二遍事,那么,他就把起出的砖堆成一堆,等全部起出之后,再往外搬,这样翻地的时候,就不碍事了。等他大汗淋漓,浑身像被水洗了一遍似的,砖终于掘完了,天也黑了,他不敢再继续干下去了,只好赶着牛下山了。为了不被其他的人发现,临往家走时,他干脆把锹镐都藏在了庙里,这样,第二天放牛的时候,他就不必招招摇摇地扛着这些家什了。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上山了,心里有事,觉也睡不好。他带着玉米面饼子和一块萝卜咸菜,离庙不远处,有一窝水,牛喝,他渴了也喝,水很少,就那么一窝,看上去用手就能捧起来,却怎么也喝不干。有了这一窝水,他就不带水了。昨天的那场大雨,冲倒了村里两三户人家的猪圈墙,除了砸死一只鸡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损失。大雨过后,天还是热,树上的蝉还是在命哇命哇地叫着。庙里的地面夯得很实,土腥味很重,也许是常年不见天日的原因吧。好在地面不是太硬,掘着掘着,他还从土里闻出了香火的味道。金香炉不会很大,当然他希望很大,但是他觉得其实不能很大,据说金子是很沉的,寸金寸金,一寸就有一斤呢。

不过他更希望能像听来的故事里讲的那样,一镐头刨下去,咣当一声,刨在了一块石板上,掀开石板,就出现一口缸,那金香炉就放在缸里,石板掀开的时候,放出耀眼的金光,金光把他的脸都映得金黄金黄的。可是他刨遍了地面,都有一镐深了,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埋藏的迹象,而且下面还出现了生土,从刨起来的土层看,里面夹杂着红的白的土块,这就是生土了,说明从来没有被翻动过,翻动过的土不是这样的。农民对土地的判断是不用怀疑的,他深知这一点,正因为这一点,他对继续掘挖下去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他坐在庙外抽烟,外面虽然也热,但是庙檐下的阴影里毕竟通风,虽然这风也是热烘烘的,并且有些小小的飞虫奔着他身上散发出的汗味飞来了。疲乏促使他又做了一番精密的思考。

思考之后他发现,现在唯一没有掘挖的地方就是庙前庙后的那两块弧形的土地了,因为以香炉为中心点,这两块地方也是在七步的半径之内的。抽足了烟,说干就干,他先掘挖起庙后的土地来,那里现在正好没有阳光,可是刚刚刨了几镐,他就否定了,杂草下面的那点黑土层刚过,生土就出来了。按此推理,他认为庙前的土地肯定也是这样的。不过他不甘心,还想刨上几镐看看,就在他抡着镐刨的时候,采蘑菇从山上回来的老六发现了他,筐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蘑菇。老六问他,刨什么呢?药材吗?他没有说话,以为不搭理他他没趣就会走的。但是老六却放下了蘑菇筐,坐在石础上了。

老六家里很穷,又有些难缠,也就是说什么事他非要打听个明白不可,打听明白了,一般就能占点小便宜。

有一次老六看见一个妇女从他家的苞米地里出来,鬼鬼祟祟东张西望了一下,又往肥大的裤裆里塞了一下什么,急急忙忙地就想走,老六喊,站住!那女人一愣,站住了,老六问,你刚才进地里干什么去了?那时候,地里的苞米已经灌浆,可以吃青玉米了。那女人说,没干什么啊。老六说,没干什么你进我家地干什么?出来又鬼鬼祟祟东张西望的。那个妇女其实是尿急,刚才去地里上了趟厕所。不过她觉得一个女人上厕所告诉一个男人,总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听老六这么说了,就只好实话实说,我进去尿了泡尿。老六说,尿尿?我看不是吧,你裤裆里夹的是什么?是不是偷苞米了?那女人说,我没有,真的就是尿了泡尿。老六说,嘴硬,谁信啊,我刚刚还看见你出来的时候往裤裆里塞什么来着,拿出来。女人脸一下就红了,她觉得这老六是耍流氓了。老六看女人的脸红了,觉得是说破了女人的谎言她才脸红的,于是不依不饶地非得叫女人拿出来看看,女人忍无可忍,伸手进裤裆里,拽出例假用的一块布,一下子甩到老六的脸上,说,看吧。老六没想到女人出手那么快,觉得脸上一痛,有热乎乎的湿,急忙用手去捂,张开两手一看,手上全是血,老六说,哎呦妈呀,出血了。等到往地上一看,顿时就什么都明白了,晦气得急忙找了个水沟去洗。

遇上了这么一个人,他不得不对老六说了。老六听了,把他抢白了一顿,说他没有耐心,还说他吃独食,没等他辩解,老六就拿起他的镐头和锹,把他挖过的地面又往下挖了两尺多深,仍然是一无所获,累得像头刚刚耕完地的牛,呼哧呼哧直喘。老六有些怀疑他的话了,不过却没有说出口,这是埋怨不得的,他也没有请他老六来挖,是他主动去挖的。老六见他淡淡的不愿意搭理他的样子,紧挨着他坐下来,讪讪地说,你再把那句嗑儿给我嘟囔一遍。他本来真不想搭理他了,但是看老六那一身一脸的汗,鼓凸发亮的肌肉,暗想他是有一身蛮力的,有了这么个帮手也不错,于是就说了。

啊哈,金香炉啊!可这个里是从哪儿算起呢?只要找到了里,外也就好找了。

老六像老牛倒嚼似的一遍一遍重复着,里七步,外七步,七里七外金香炉。突然一拍大腿,说,你从哪开始量的呢?莫不是应该从庙开始量吗?也就是说,应该以庙为中心点,往外量出七步的距离,我说怎么挖不到呢!他想说什么,却觉得老六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太阳下山去了,天已经黑了。他说,明天吧。老六什么也不说,抢过他的锹镐,就要往山下扛,他说,干什么干什么,放那。老六一下明白过来,嘿嘿地笑了,说,对对对,明天我也扛一套上来。他对老六说,别对别人说,老六讨好地拍了他一下,说,知道。

知道个屁!第二天,他们刚刚按着以庙为中心量好的七步范围开始挖,老六家的就上来了,随后,村子里的人几乎都来了,他们观望的观望,说风凉话的说风凉话,还有的人,什么也不说,挥着锹镐,闷着头挖起来了。这庙不是任何人的,这庙是和尚的,但是和尚没有了,这庙又在他们村子里,所以,不论谁来挖,他都什么也不能说,观望的人见他什么都没说,也加入了挖掘的队伍,最后的局面是他都没地方挖了,因为人挤着人人挨着人,占据了所有的空间,而且还有人不死心,接着他们以前挖过的地方继续往深里挖,庙里庙外掘出的土快要把庙埋起来了,谁都不说话,叮叮当当的挖掘声此起彼伏。

由于挨得太近,彼此都能闻到身上的汗酸味。他索性就站在庙外,像个监工似的看着他们挖。这时他心中有了一个可怕的设想,如果真挖到了金香炉,会是什么样的场面?他不敢深想,觉得太可怕了。谁挖到的就归谁吗?能不能打起来,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出人命?这时他听见了嘎吱嘎吱的声音,其实其他的人也听见了,不过他们没在乎,他们完全沉浸在发财的梦想里。这声音起初让他恍惚了一下,等他明白过来,急忙大喊了一声,快跑!人们刚刚跑开,有的锹镐还没来得及拿,庙就倒了,墙的基础全部被挖空了,支撑的柱子没了着落,倒塌的庙升腾起一股烟尘,离得近的几个人被呛得直咳嗽。

什么也没有,村民们埋怨着,有的甚至谩骂着,心疼埋在下面的家什,失魂落魄地往家走。那些没有丢弃锹镐的人,觉得锹镐格外珍贵了,把锹镐抱在胸前。劳累过后的身体放松了,就有些发软,走起路来看上去就有些吊儿郎当的,衣服随随便便地披在肩上,东倒西歪的身影仿佛喝醉了酒。人们埋怨和谩骂的时候,他什么也没说,心里却也非常惭愧,仿佛他是真做了一件对不起他们的事。因为毕竟确实什么都没有。不过他也暗暗庆幸,庆幸到底没有挖到,否则,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事。

本设计方案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身份识别系统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技术,立足于传统互联网行业的现状,解决了中心化管理的麻烦,以及用户信息容易被篡改、被黑客盗用,中心服务器被攻击等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痛点的问题。

消息是会长翅膀的,这件事迅速传出去了,就有了一些外乡人外村人来了,他们在本村人的指点下,看到了庙的废墟。他们徘徊在庙宇的残砖碎瓦上,围着断墙残垣指指点点,像是准备重新盖一座庙似的,最后仍然是一无所获,空手而回。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那个外乡人走后的十几天之后,那时他们已经对这个话题失去了兴趣,每天发生的事层出不穷,像落叶一样一件压着一件,众人该干啥干啥,如果再有外乡人来去看那片废墟,在他们觉得就是傻冒了。却就在那时候那个外乡人来了,外乡人看上去四五十岁,看人的目光坚定而咄咄逼人,透着一种见过世面的沉稳和自信。

外乡人不是自己来的,他赶着大马车,大马车套了三匹马,那马膘肥体壮,浑身的毛发着亮光,十二个蹄子把地面踩踏得咚咚响。马车的后面,跟着五六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小伙子们全都光着膀子,露出身上五颜六色的纹身,据说都是那个外乡人的儿子。他们把车赶到了废墟上,从废墟里挖出了那只香炉,把香炉装上了车,拉走了。

为他们解开谜底的还是一个不识字的瞎子,瞎子打着竹板,走村串户给人算命,瞎子虽然大字不识一个,说话却头头是道,算算你哪年高来哪年低,哪年闯过好运气,算得好来喜钱两毛,算得不好分文不要啊。当他们问完了自己的穷通富贵生死寿考,顺便把那几句嗑儿对瞎子说了,问瞎子是什么意思,瞎子嘟囔着,里七步,外七步,七里七外金香炉。问,香炉呢?他们说,被一个外乡人拉走了。瞎子一拍大腿,说,那个香炉就是金的啊,不过里面刷上了油漆,外面又刷上了油漆罢了。村民们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那个外乡人拉走了香炉,而且还带着所有的儿子们来,不过明白了,已经晚了。

责任编辑/文媛

标签:;  ;  ;  

金香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