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率和密度率_祖冲之论文

疏率和密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圆周率π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在人类历史上为寻找这个神密数的更精确的值,不知有多少人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因此,计算圆周率的历史,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Archimada,公元前287~前212), 首先计算出π≈3.14。

公元263年前后,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 利用割圆术计算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

π≈3927/1250=3.1416。

又过了约二百年,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不知用什么方法推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祖冲之的这一光辉成果,要比国外科学家早大约一千年。 并提出了π的疏率22/7和密率355/113。密率又称祖率,其值为π≈355 /113≈3.1415929。比刘徽给出的值要精确。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编制了新历法——大明历,考虑了计算日月运行周期的岁差问题,这是对历法的一次革命。此外,他还曾改造过指南车,制作了十分机巧的水磨、千里船等。

人类为了纪念他的不朽功绩,特将月球背面的一个山脉以“祖冲之”命名。

继祖冲之之后,计算π值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是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他计算了圆内接和外切正3×2[28]=80536368边形的周长后得出π≈3.1415926535897932。

之后,直至今日,数学家们一直在延伸着π值的精确程度。特别是计算机诞生后,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π值的计算精度越来越高,请看下表: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π值的计算位数已突破了二百万位大关。不久前,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金田康正使用一部巨型计算机把π值算到小数点后10.7374亿位,创下了圆周率精确计算的新记录。

标签:;  ;  ;  

稀疏率和密度率_祖冲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