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张昕彤, 王继春[1]2016年在《疟原虫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疟疾是经媒介昆虫按蚊传播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在疟疾流行区普遍存在疟原虫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引起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病毒。在疟原虫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以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共同感染最为严重。本文就疟原虫与乙型肝炎病毒(HBV)、EB病毒(EBV)、部分虫媒病毒和HIV的混合感染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雯, 王继春[2]2018年在《疟原虫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以按蚊为媒介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疟疾在全球均有分布,以非洲最为严重。在疟疾流行区还有某些能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毒存在,其中较常见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EB病毒(EBV)、乙型肝炎病毒(HBV)、登革病毒(DENV)以及高致死性的埃博拉病毒,因此疟原虫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常见,对于两者之间混合感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疟原虫和一些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小平[3]1998年在《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文中指出HIV感染和疟疾是目前世界上的两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在非洲,两者的感染率都很高。另一方面,由于HIV感染和疟疾感染均导致机体的某种免疫紊乱,因此当初有人推测不论是在发病率方面还是在病程进展上两者都可能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HIV感染和疟疾两者不但在发病率方面互不影响,而且在混合感染时也不互相促进各自的病程进展。不但如此,还有作者报道,疟疾的混合感染降低了艾滋病(AIDS)的病死率。鼠艾滋病(murine AIDS,MAIDS)混合鼠疟感染的动物模型揭示,HIV类病毒感染明显降低鼠疟的病死率;反过来也一样,鼠疟感染明显减缓MAIDS的进程并观察到患有MAIDS的动物在感染疟疾后不但在临床表现上而且在病理上均有明显改善。 回顾历史,疟疾曾经作为一种疗法即疟疾疗法成功地应用于神经性梅毒的治疗,该疗法的发明者Wagner-Jauregg因而获1927年医学诺贝尔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HIV/AIDS就象当年的神经性梅毒一样被列为“不治之症”。在抗HIV/AIDS的治疗中,药物疗法包括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面临着病毒变

李苗, 罗恩杰[4]2011年在《疟原虫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疟疾是一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流行的疾病,混合感染现象在疟疾流行区普遍存在。能够引起混合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HIV、结核分枝杆菌、血吸虫和钩虫。本文就疟疾和HIV、EB病毒,疟疾和蠕虫,以及疟疾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作一综述。

杨继红[5]2017年在《两类传染病传播模型的定性分析》文中指出疟疾是全世界流行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主要流行于非洲.2015年,仍有91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疟疾传播问题.疟疾作为一种蚊媒疾病,由于抗疟药的广泛应用,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这使得控制疟疾传播更加困难,但最新的研究显示,疟原虫对一种药物的抗药性不能通过蚊子传播,这种特征可以应用于控制疟疾的传播.同样,HIV作为一个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主要流行于非洲,因此疟疾与HIV的共患是我们现如今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疟疾及HIV的流行现状、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相关的数学知识.第二章,本章研究了一类疟疾的抗药性不能通过蚊子传播的模型.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了两个阈值R0,R*.当R0<1时,系统存在一个局部渐近稳定的无病平衡点;当R0>1时,系统存在唯一的正平衡点;当R0<1且k3>k2 + k4时,若R*≥ 1,系统存在正平衡点,若R*<1,系统不存在正平衡点;之后,本文证明了后向分支的存在性,分析了抗药性生成率σh和疟疾患者的康复率ηi(i = 1,2)对疟疾传播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第三章,本章研究了一类疟疾与分阶段的HIV共患的模型.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了几类基本再生数R0,R0H,R0M,R0M(EH),R0H(EM).当R0<1时,系统存在一个局部渐近稳定的无病平衡点;当R0H>1时,系统存在唯一一个仅有HIV传播的边界平衡点EH,且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R0M>1时,系统存在唯一一个仅有疟疾传播的边界平衡点;当R0M<1且h3>h 2+ h4时,系统在R*≥ 1时存在正平衡点;当R0H>1时,若R0M(EH)<1,平衡点EH是稳定的,仅有HIV流行,若R0M(EH)>1,平衡点EH是不稳定的,疟疾打破仅有HIV传播的平衡态,两种疾病共患;当R0M>1时,若R0H(EM)<1,平衡点EM是稳定的,仅有疟疾流行,若R0H(EM)>1,平衡点EM是不稳定的,HIV打破仅有疟疾传播的平衡态,两种疾病共患.最后,通过参数模拟得出对患者I2M进行疟疾治疗对HIV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在对疟疾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疟疾对HIV的传播起到了抑制的作用.第四章,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晓芬[6]2011年在《茚地那韦和氯喹协同抑制疟原虫生长研究及减毒疟原虫株的构建》文中提出疟疾流行区常伴随着高频率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感染。在疟原虫和HIV-1共感染人群中,各自化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疾病的治疗结果产生影响。我们前期实验证明许多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可以有效抑制人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因此,有研究报道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和抗疟药之间相互作用对疟疾和/或艾滋病的治疗有影响。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上,对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和氯喹在氯喹抗性株和氯喹敏感株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体外,我们采用SYBR Green I的荧光定量法来检测药物的抗疟活性,用等效线分析法检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茚地那韦和氯喹在体外无论是对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药物敏感株3D7还是多药耐药株Dd2都表现出协同的作用。进而,我们研究了茚地那韦和氯喹在小鼠感染模型上的协同作用。NIH雌性小鼠(~25g)腹腔接种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敏感株ASS或抗性株ASCQ感染的红细胞,接种后第4, 24, 48, 72小时口服给药。实验组包括对照组,不同剂量氯喹单独组,不同剂量茚地那韦单独组,氯喹和茚地那韦不同浓度比例的联合组。第四天,血涂片检测感染率,结果表明茚地那韦和氯喹对两种虫株的生长都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这种协同效应在抗性株中更为明显。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两个药物的联合对小鼠转阴率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腹腔接种2×107感染夏氏疟原虫抗性株ASCQ的红细胞。接种后第三天口服给药,第一组每天10mg/kg的氯喹连续给药4天。第2~5组,每组每天10mg/kg的氯喹联合不同剂量的茚地那韦(0.3,0.6,1.2,1.8 g/kg)连续给药4天。第6组每天100mg/kg的氯喹连续给药4天。接种后第三天开始,每天血涂片直到第九天。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在合适的剂量搭配时可以100%清除抗性株且无明显的毒性。结果提示我们茚地那韦和氯喹的联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疟药复方。疟疾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研制安全、价廉和有效的疟疾疫苗是人类控制乃至根除疟疾的重要途径。最理想的疟疾疫苗是减毒全虫活疫苗。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对疟原虫进行基因修饰以达到减毒目的。所以,疟原虫基因工程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在鼠感染模型上对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进行基因修饰从而获得基因修饰后的疟原虫减毒并同时表达MUC1蛋白。我们将含有P. berghei毒性相关基因Rhomboid 1的同源序列和MUC1表达序列的质粒转染伯氏疟原虫,使疟原虫减毒并同时表达MUC1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UC1的表达,位点特异性PCR检测插入位点是否正确,RT-PCR检测Rhomboid 1是否失活,有限稀释法进行虫株的单克隆化。结果显示MUC1蛋白可以在疟原虫体内表达,但是我们没有得到减毒的疟原虫株。Rhomboid是个基因家族,疟原虫生长缓慢这一表型是ROM1失活特异性的,所以我们推测所用转染质粒可能插入到Rhomboid基因家族的其他基因上了。

马宁, 赵书仙, 刘永华, 杨照青[7]2015年在《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展》文中提出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毒和原虫合并感染,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情况更加复杂。感染HIV会增加感染疟疾的风险和疟疾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感染疟疾会增加HIV的病毒载量并因此促进HIV的传播。本文针对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对复方新诺明防治法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间歇性预防治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周丽平[8]2002年在《典型药物分子的结构参数化矢量表征及其活性模型化定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是药物设计与研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如何产生出表征分子结构特征的结构参数是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作者根据分子二维拓扑结构,以原子电性和原子间距描述不同分子环境中各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原子类型划分方案,应用了用于表征药物主要是有机药物分子结构的新型矢量型结构描述子: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在分子电距矢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对几类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及定量构性关系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 (1)将分子距边矢量(MDEV)用于100种多环芳烃的化学结构表征,对其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值进行定量相关性研究,发现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99,采用留一法进行交互检验,得相关系数R=0.9856,可见模型稳定性很好,可用于多环芳烃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建模与定量预测。 (2)根化路径数矢量能良好表征151个烷烃碳原子C-13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相关系数达R=0.944。另外,对伯仲叔季类碳原子分别进行建模,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83,0.961,0.992,经交互检验说明模型稳定。 (3)对几类抗艾滋病类药物分子包括肽类HIV-1蛋白酶抑制剂、一组电子等排衍生物和环尿素类化合物采用新型的分子电距矢量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进行相关研究,分别取得良好结果。对寻找高活性抗HIV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将以分子电性距离(MED)矢量为基础的新型矢量型结构描述子按氢分类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H-MEDV)对28个具有肝细胞毒性的苯胺类药物的结构参数和对三种肝细胞逸出酶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建模,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0.874,0.818。所建立的三组多参数模型稳定并具有良好的估计预测能力。 (5)应用表征药物主要是有机药物分子结构的新型矢量型结构描述子:按氢分类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H-MEDV)和分子全息距离矢量(MHDV)对40个氨基喹啉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参数表征和抗疟原虫活性相关关系建模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来构造数学模型(R>0.9)。所建立的多参数模型稳定并具有良好的估计预测能力。

周艳, 张丽[9]2012年在《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是红细胞膜上的一种多功能杂性趋化因子受体。DARC不仅是位于红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同时还作为间日疟原虫受体、HIV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在疟疾的发生、炎症调节以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就DARC在炎症调节、感染以及抗肿瘤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李文斐[10]2015年在《Ⅱ型NADH脱氢酶NDH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由单亚基组成的II型NADH脱氢酶(简称为NDH2)是呼吸链上多亚基的复合物I(I型NADH脱氢酶,NDH-1,又称为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的可替代蛋白,两者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参与催化电子从NADH传递到辅酶Q。酵母的NDH2(Ndi1)蛋白存在于线粒体基质膜内侧,对于维持线粒体NADH/NAD+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它还可以用于由复合物I缺陷引起的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中。此外,NDH2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尤其是在病原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在人体内并无它的同源蛋白,因此,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药物靶点。通过蛋白质体外表达、纯化和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我们解析了世界上第一个NDH2蛋白——Ndi1的2.39埃高分辨晶体结构,以及Ndi1与辅酶Q(2.48埃)、N ADH(2.26埃)和N ADH-辅酶Q(2.52埃)的底物复合物结构;在所有的结构中,Ndi1都是同源二聚体。通过序列分析发现,NDH2蛋白家族存在一个保守的C端结构域,该结构域在介导蛋白质的二聚化、膜锚定以及底物的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的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通过解析Ndi1蛋白与底物结合的复合物结构,结合电子顺磁共振实验,我们对呼吸链上电子传递的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NDH2蛋白存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中,是一个良好的药物靶点,我们还在体外摸索了7种其他物种NDH2的表达纯化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晶体学分析,以及分子化合物库的筛选,最终得到了一些有良好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分子,这些工作将对于针对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开发和设计有很好的帮助。本文综合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物理学等多种手段,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最具有代表性的酵母Ndi1的蛋白结构、功能,以及其电子传递的可能机制。同时,对于多种病原微生物N DH2蛋白的研究,不仅加强了我们对N DH2家族结构的了解,也对后期抑制剂分子的筛选与优化,以及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疟原虫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J]. 张昕彤, 王继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

[2]. 疟原虫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J]. 张雯, 王继春. 热带医学杂志. 2018

[3]. 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D]. 陈小平. 中山医科大学. 1998

[4]. 疟原虫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J]. 李苗, 罗恩杰. 热带医学杂志. 2011

[5]. 两类传染病传播模型的定性分析[D]. 杨继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 茚地那韦和氯喹协同抑制疟原虫生长研究及减毒疟原虫株的构建[D]. 李晓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7]. 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展[J]. 马宁, 赵书仙, 刘永华, 杨照青. 热带医学杂志. 2015

[8]. 典型药物分子的结构参数化矢量表征及其活性模型化定量预测[D]. 周丽平. 重庆大学. 2002

[9].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临床研究进展[J]. 周艳, 张丽.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

[10]. Ⅱ型NADH脱氢酶NDH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李文斐. 清华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