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白话词汇研究

北海白话词汇研究

陈朝珠[1]2002年在《北海白话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海市是广西南部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由于缺乏文献记载,长期以来,人们对北海白话的起源众说纷纭,北海历史研究亦尚有诸多疑点和争议,基于此,笔者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并以此为切入口,运用方言学、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借鉴词汇学、语义学、计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词汇计量比较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论文既为方言研究提供资料,也从语言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北海的历史和文化,而词汇计量比较研究方法的尝试与探讨,在词汇计量分析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的今天,具有一定的意义。全文共七章,第一章导言,简述北海概况和选题意义,说明材料来源及文章结构;第二章简介北海市的人口构成和北海白话音系;第叁章从语义和词形、构词、词汇来源叁方面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语言分析,揭示其特点;第四章通过词汇的计量分析比较,揭示了北海白话与邻近方言的亲近关系;第五章充分运用以上各章的结论,探讨北海白话的形成;第六章北海白话词汇的文化阐释从语言的角度,揭示北海的历史、地理、生活习俗、移民等状况,加深人们对北海白话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本章最后从词汇发展的角度预测北海白话的前景;第七章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描写。

张敏怡[2]2017年在《吉婆岛归侨群体粤方言使用状况与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婆岛归侨群体日常使用的粤方言兼具广府话和粤语性质疍家话特点,并带有一定的异域色彩。受越南排华影响,他们被迫回国并集中安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侨港镇,至今已近40载。回国前后语言环境的变更,可能会影响到其粤方言的使用。归侨及其后代的语言生活以及母语本体的变异情况值得关注。本文以吉婆岛粤方言为主体研究对象,将传统方言学的田野调查与社会语言学的量化研究手段相结合,从宏观上把握吉婆岛归侨群体的语言生活,从微观上探讨代际间吉婆岛粤方言在语音、词汇层面上的异同,以期能更为直观地了解吉婆岛粤方言的使用状况与变异动向,力图展现出语言在代际间传承、融合和发展的全过程。论文主体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概况。第二章,从语言能力、语言使用以及语言态度叁个方面了解吉婆岛归侨群体的语言生活。第叁章,在概括代际间粤方言语音概况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音变异特征进行量化研究,深入分析语音的变异情况。第四章,将田野调查和量化研究结果相结合,从传承、融合、发展的角度,探讨吉婆岛粤方言基本词汇及叁类特色词汇的变异情况。第五章为结语,概括总结全文的论述,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研究结果显示,粤方言一直是吉婆岛归侨群体最主要的交际语言,其语言本体中的语音和词汇融入迁入地本土粤方言的趋势相当明显,在词汇层面上还受到共同语普通话的影响,吉婆岛粤方言本身所具有的广府话、疍家话以及外族特色正迅速流失。

吴伟琴[3]2007年在《北海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方言研究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人们一直把研究重心放在语音上,相对而言,对于方言词汇的关注则明显不够,词汇研究始终处于方言研究的从属地位。近年来,随着方言调查和研究的发展,对一个地方方言词汇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描写和分析的文章才日益增多,然而从比较的角度对一个地方方言词汇作专门的分析研究的文章还是较为少见的。本文就是从方言研究的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对北海粤方言词汇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研究,希望能为汉语方言研究的深入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本文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北海粤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横向的比较包括北海粤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以及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指北海粤方言词汇与古代汉语词汇的比较。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来展现北海粤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和揭示其特点,进而加深对北海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北海粤方言和广西粤方言提供一份词汇方面的参考资料,也希望能为北海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些帮助。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点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概述部分。作为全文的铺垫,简要介绍北海地区的地理概貌、历史沿革以及北海的人口、方言情况,让读者对北海和北海粤方言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识的前提。第叁章通过对北海五个粤方言词汇作内部比较,揭示其内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第四章将北海粤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作词义、词形、词源叁方面的比较,分析北海粤方言词汇的特点。第五章将北海粤方言词汇与古代汉语词汇作比较,重点对保留在北海粤方言中的81个古语词进行一一考释,旨在弄清北海粤方言词汇对古代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发展情况。第六章是结语,是根据以上的词汇比较分析而初步得出的若干结论。

陈朝珠[4]2008年在《北海白话词汇的语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从语法的角度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分析。

陈朝珠[5]2003年在《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阐明了北海白话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文中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陈朝珠[6]2007年在《北海白话词汇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分析北海白话词汇的特点,试图找出北海白话词汇的主要来源,从中窥见北海老城区的某些历史陈迹。

陈朝珠[7]2006年在《北海白话词汇的文化阐释例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北海白话词汇的文化内涵,从中窥见北海老城区的某些历史陈迹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事象。

李蓉[8]2016年在《广西苍梧白话词汇及其少数民族语言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苍梧县处于粤语区内部两个次方言的交界地带,本文选取苍梧白话中的词汇要素进行讨论,意在通过对这个方言点词汇的深入描写,并将其与周边勾漏片粤语及广府粤语进行对比和计量分析,能够对该地区语言接触形式及产生的影响程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中着重进行的少数民族底层成分探索和次方言间词汇计量分析是目今粤语研究当中涉及较少的领域,对填补区域空白及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述了县地概况,从文献角度出发追溯了当地的民族人口概况及成因,证明了当地词汇的底层成分存在可能的民族前提并对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苍梧白话的语音系统,并给出同音字汇表;第叁章主要说明研究的词汇素材来源,是以字组词与传统词表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补充说明;第四章从词形、词义及构词法出发揭示了苍梧词汇的主要特点及几种特殊的构词现象;’第五章讨论了苍梧词汇的主要来源构成,以民族底层词、古语词、方言借词及本地白创词为主,并进行了相应举例;第六章对广州、梧州、苍梧、倒水四地的词汇进行计量分析比较,据此对苍梧白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第七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括。

黄增霞[9]2015年在《广西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亦作蛋、诞、旦、蜒、蛋,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以舟居水处及水上作业为主要生活、生产特征的族群,所涉地域范围,北起浙江,南至广西(包括越南),其中又以福建、广东、广西叁省沿海及江河港市最为集中。自学术界开始关注疍民以来,研究的重点多数集中在族属、民俗等方面,疍家话的研究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受到汉语方言研究注重语音,不重词汇、语法等观念的影响,对蛋家话词汇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鉴于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的缺失,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宁蛋家话词汇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揭示疍家话构词、语义等方面的特点,以求更全面地展现南宁疍家话的词汇面貌,为疍家话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此外,将其与南宁白话、广州话进行计量比较,为南宁蛋家话隶属粤语提供词汇材料上的依据。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论。主要对南宁市及疍家概况,蛋家话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以及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作简单叙述,同时简要介绍南宁疍家话语音系统。第二章,南宁蛋家话词汇研究。主要将南宁蛋家话与普通话词汇作比较,分析蛋家话在词汇成分构成、词形、词义、造词理据等方面的特点。第叁章,南宁疍家话特色词汇与疍家文化。从方言与文化层面,分析疍家话词汇与疍家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疍家话词汇透视疍家文化。第四章,南宁疍话与南宁白话、广州话词汇的计量比较。利用计量研究方法,在所调查得到的5000多条置家话词中选取1300条基本常用词,制定比较词表,进而比较并分析南宁蛋家话与南宁白话、广州话的词汇亲疏关系及其成因,为南宁蛋家话的定性提供进一步的材料支撑。第五章,结论。本章主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简单叙述。附录,包括南宁疍家话分类词表、语料标音。

黄昭艳[10]2012年在《广西沿海地区汉语方言及其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沿海地区语言众多,复杂且颇具特色。大的分区主要有粤语、客家话、官话、闽语、平话等。目前对该地区的语言研究还比较薄弱,应在全面了解方言地理分区、历史层次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加强比较研究、类型学研究以及方言史、语言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北海白话词汇研究[D]. 陈朝珠. 广西大学. 2002

[2]. 吉婆岛归侨群体粤方言使用状况与变异研究[D]. 张敏怡. 暨南大学. 2017

[3]. 北海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 吴伟琴.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4]. 北海白话词汇的语法分析[J]. 陈朝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5]. 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J]. 陈朝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6]. 北海白话词汇特点分析[J]. 陈朝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7]. 北海白话词汇的文化阐释例说[J]. 陈朝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8]. 广西苍梧白话词汇及其少数民族语言成分研究[D]. 李蓉. 广西大学. 2016

[9]. 广西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D]. 黄增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10]. 广西沿海地区汉语方言及其研究概述[J]. 黄昭艳. 广西社会科学. 2012

标签:;  ;  ;  ;  ;  ;  

北海白话词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