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源,化“思”成梯论文_茅佳敏

以“读”为源,化“思”成梯论文_茅佳敏

浙江省绍兴市鉴湖中学 茅佳敏

高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素养。这也为我们高中语文课堂指明了教学方向: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认真贯彻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以“读”为起点,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读”一个字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层面,而“读”是学生建构个体语言体系的起点,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通过“读”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是极其简单而又有效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有着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如“朗读”“轻读”“默读”“略读”“细读”“反复读”等等,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文本中,不同的“读”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去积累、梳理、整合阅读文本。例如:”“朗读”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也是个人语言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点;“轻读”能让学生带入个人细腻的情感去剖析文本思想;“默读”更能锻炼学生思维,从而逐渐加强个人语言逻辑性;“略读”更能让学生掌握检索文本、整合文本等的运用方法;“反复读”能让学生更深入的解读文本,“常读常新”,丰富个人语言内涵;等等。而对于不同的文本,“读”也能孙悟空西天取经——大显神通。如多读古文,语言自然更加精炼;多读散文,语言自然更富有诗意。多读小说,语言更带有思想性,生活中更能体会世间百态。多读诗歌,语言更具有想象力也更能显现个人气质。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以《滕王阁序》为例。纵观《滕王阁序》全文,作者王勃用词精炼。如开篇寥寥数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便表现出洪州历史悠久、界域辽阔、地势宏伟等地理风貌特点。诸如此类辞简意足之笔,千古骈文之句,全文比比皆是。所以整篇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馨香满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用有节奏地朗读的方式来熟读全文且品其韵味,对此要求是学生要能像古人的诵读方式一样抑扬顿挫的朗读。这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悟情,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指导学生自由轻读,要求学生全神专注,去细细地品味《滕王阁序》那些精妙的千古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潦水尽而寒潭,烟光凝而暮山紫”等等。(如果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达一种“静”的状态,那文章必然其味尽露,其义自见)。再者,指导学生默读全文,尤其要注意文章中带有典故之意的名句。要求学生在通过理解典故之意,初步感悟文章的基础上,达到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的境界。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默读,学生形成个人对文本的感知,从而深化原有的个人言语经验。

所以以“读”为起点,让学生在读中去积累丰富的语言,转化为个人的语言资源,从而提高自己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以多角度探究文本为阶梯,促进多角度思维的综合发展

多角度探究文本,获得多角度思维的发展,使得思维能更加深刻、敏捷、灵活,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学生的思维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单一的,其中包括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试着多角度去思考文本,而不局限于考试知识点,也不局限于常规思维,这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以发散思维为依托,提升鉴赏语言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绝对离不开丰富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其中想象力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必只是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而审美想象力需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以发散性思维为依托,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一木一草,通过人的感官传递给人的大脑,但这仅仅只是一种信息,当这个信息以发散性思维加以想象,那平淡无奇的信息便瞬间变得跳动起来,再通过自己对此的理解,那就完成了审美创造。

《项脊轩志》一文中,作者借一轩以记人事变迁、家族兴衰的过程,其中尤其对已故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更是令人潸然泪下。但文中作者并未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祖母、母亲、妻子的故事,但情感的流露却不遗余力。所以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体会这些情感,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如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寥寥数语,未见一字“悲”,但悲伤思念之情却溢于言表。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课本内容为依据通过想象归有光与妻子婚后美满的生活,去感悟归有光对妻子的悼念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举苏轼的《江城子》与纳兰性德的《南乡?为亡妇题照》两首著名的悼亡词做比较对照阅读,鉴赏三个作品的悼念艺术的异同,去鉴赏、评价其中的悲情之美。从而获得人生感悟、情感体验,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四、多管齐下、百川归海, 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文化。

从语言积累到实际运用,从思维多角度发展到综合思维提升,从审美鉴赏能力到表现、创造美的能力,这些过程也是一个热爱祖国语言文、热爱中华文化、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所以无论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还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还是审美鉴赏与创造,都是促进传承与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不拘泥一方,而因多管齐下、百花齐放,让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最终百川归海,成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总而言之,语文肩负着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的重要任务。课堂的文本教学是师生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教师以“读”为起点,架起多角度思维的阶梯,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完成“立德树人”的宗旨。

论文作者:茅佳敏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以“读”为源,化“思”成梯论文_茅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