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论文_赵亚晓

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论文_赵亚晓

赵亚晓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龙虎小学

摘要:一直以来,许多的音乐教师把音乐课上得如同语文,数学课一样有严格的教学程序,理性有余,情感不足,原本很能感染人,使人愉悦音乐课变得枯燥无味,孩子们在其中找不到乐趣,因此也不能进入音乐,喜欢音乐。有感于此,我坚持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让音乐课“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音乐 生活 表演 方法

一直以来,许多的音乐教师把音乐课上得如同语文,数学课一样有严格的教学程序,理性有余,情感不足,原本很能感染人,使人愉悦音乐课变得枯燥无味,孩子们在其中找不到乐趣,因此也不能进入音乐,喜欢音乐。有感于此,我坚持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让音乐课“活”起来。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二、提供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同样的一首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内容和方式。所以,我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放手让学生去玩儿,去实践,在玩儿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例如:在讲《过新年》这一课时,在学生会唱这首歌曲之后,我要求他们进行舞蹈创编,根据自己以往过年时所看到的热闹场景,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过年时欢快、热闹的气氛。音乐响起,学生们按照自己的音乐感受,去表现音乐:有的学生扭起了大秧歌,有的学生随手拿出了自己的小手帕或小围巾,随音乐跳起来,还有的同学模仿耍狮子、舞龙灯……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不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

三、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要有力得多。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是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即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教材中,许多作品都具有这方面的教育功能。

例如歌曲《甜甜的咧》是这样一首歌颂亲情的作品,歌词用比兴的手法引出主题——少年儿童无比珍视父母的爱,珍视由父母之爱建立起来的温馨家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现代生活中,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日益增多,拥有父母双重之爱显得更加珍贵。因此,在这首歌的教授中,教师采用了这样一些方法,使教学氛围充满温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同学的挚爱之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学生自唱——感受美

自唱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低年级同学由于还没有识谱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上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通过教师弹琴、范唱或者放录音、VCD来学习歌曲。中、高年级的同学则根据已有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在老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教师间或在行间巡视,和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哪几句,哪几句不会唱,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并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对他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再通过弹琴、范唱或放录音进行点拔。这样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说、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只要精心制定教学过程,通过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3. 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在课上,我认为,学生应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论文作者:赵亚晓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论文_赵亚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