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王林[1]2004年在《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电信市场将更加开放。在四川,电信业既迎来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西部电信市场逐步向世界开放带来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四川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程度,研究四川移动信息化战略十分必要。 笔者试图系统运用工商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移动信息化战略,以期望对四川移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起到支撑作用。 论文各部分安排为:第一部分分析了研究四川移动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SWOT分析方法等理论、方法。第二部分,从国民经济状况、电信改革开放历程和现有的竞争格局、当前电信市场的特点、四川电信市场状况等方面,分析四川移动信息化面领的主要机会和威胁。第叁部分,介绍四川移动内部环境和信息化现状,分析四川移动发展信息化的主要优势和劣势。第四部分,通过SWOT分析得出四川移动信息化战略并提出信息化目标。第五部分提出四川移动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措施。 本文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地考虑了四川移动信息化系统现状,提出的信息化战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又一定的操作性。

黄粟, 万瑶[2]2013年在《巴中市与四川移动战略合作共建4G时代“智慧城市”》文中提出本刊讯无论身在何处,都可遥控家里的电器;出门前通过手机可接收天气情况和实时路况,开车出门不再"盲"找停车位……这些好莱坞大片里"假想"的电影情节,都将会在巴中实现。10月23日,巴中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移动签订共建巴中"智慧城市"及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该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四川移动将在共建"智慧城市"、发展TD产业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等领域与巴中

程波[3]2004年在《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02年以来,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长的幅度明显不比前些年的速度,且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客户的增长幅度,量收反差加大;同时,在移动通信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发展了十多年的背景下,供求矛盾得到了解决,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客户对各运营商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电信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摩尔定律),使移动通信也有内在降低价格的要求,在业内激烈竞争的催化下,移动通信进入了微利时代。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电信市场将更加开放,移动通信也不能幸免,竞争将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展开。四川移动迎来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四川省电信市场复杂、恶性竞争的局面。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四川省移动公司该如何发展,是值得深思并尽快做出决策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作者利用工商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方法、从静态到动态辨证的思维方式,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移动公司应对环境变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切合发展战略的支撑措施,期望对四川移动的经营发展起到一些建议和参考作用。

赵从容[4]2003年在《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的营销策略》文中认为四川移动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等为主要产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GSM和GPRS移动运营公司。公司长期以来重视营销工作,现已形成“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着名品牌,“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号139、138、137、136、135已家喻户晓,移动电话客户总数超过300万,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成绩。但近年来,随着通信市场的日益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者地位,是公司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话音市场,如何保持公司的行业领先者地位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研究,本文不作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移动数据市场容量急剧膨胀,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竞争刚刚开始,虽然公司目前处于领先者地位,但谁将最终成为移动数据市场的领先者,目前还没有最后的结果。如何利用通信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成为移动数据市场的领先者,是目前公司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对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营销策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制订和实施新的营销战略。然后,通过四川数据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找到目标市场,制订公司的营销策略是迫使四川联通公司CDMA 1X走向低端,站稳数据细分市场,重点发展“双高”客户,死守集团、高端客户,发展效益客户,继续保持数据市场领先者地位,并就实施这个营销策略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本文关于四川移动公司数据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证研究,为中国其它省市移动公司制订和实施数据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彭加文[5]2003年在《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范围内,9.11恐怖攻击使全球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衰退。对网络经济的过高期望带来的过度投资以及市场的过度竞争,导致西方主要电信市场价格下降,需求不足,电信公司业绩滑坡,股票大幅下跌,某些电信运营商在企业规模上的过度扩张以及欧洲部分公司在第叁代移动通信牌照上的高成本投入,加大了企业债务,企业价值迅速贬值,部分电信公司宣告破产。 国内电信行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逐步进步快速增长期,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成长阶段,在达到了1991年的一个历史高点后(70.55%),增长速度不断下降,2001年增长率为15.24%。中国电信业已经逐步走入了成熟阶段。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详尽占政府、企业内部、电信研究院(所)的相关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移动)经营环境、现行战略的分析,深入阐述了四川移动在现行条件下所具备的各种优势,所面临的各种机遇、挑战,提出了适应于四川移动未来发展的战略模式。

端木凯[6]2009年在《四川联通公司信息化规划》文中认为随着电信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逐步开始面临市场、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挑战。电信行业也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方面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业务流程是纽带,绩效考核是关键,资源动态配置是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保障”的全新管理理念,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是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信息化规划制定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过渡计划,明确建设方向,使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心中有数。四川联通是国家大型电信企业。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之后,四川联通已从艰苦的创业时期进入到目前的高速发展阶段,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及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四川联通要想在通信行业占据一定的阵地,必须紧紧抓住电信重组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研究四川联通公司信息系统规划的理论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着手,借鉴国外及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同时结合四川联通公司信息系统规划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四川联通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做指导,通过由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分析和由下而上的业务流程分析相结合进行公司信息化规划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从公司管理目标的分解开始,逐步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公司业务流程分析对系统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利用这种方法对四川联通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详细规划,提出了本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方案。最后阐述了四川联通公司信息系统规划方案的实施,主要涉及实施系统方案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论文研究提出了使用业务流程分析和企业系统规划法相结合,规划四川联通公司信息系统的方法。对其规划自身的信息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本刊编辑部[7]2003年在《趋势200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风云变幻,2003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一年,承改革成就,借十六大东风,百万信息产业大军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激情演绎电信业的2003,为电信业走出冬天,走向新的辉煌而奋战。站在这新的起点,畅想电信业未来一年的发展,我们渴望电信业的发展能峰回路转,红红火火,波澜壮阔,蒸蒸日上,希望每一位通信人都前程似锦,事业发达。不经风雨,难见彩虹。任何一位旁观者,不去参与,都很难准确预言一个产业的未来。因此,为展望中国电信业的2003,《通信世界》全员出动,邀请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通信管理局局长、各运营公司总经理,畅谈2003年工作思路,展望产业未来。汇集了这些来自业界最前线声音,我们就不难描绘我国电信业的2003。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并没有收齐每个省每位局长、老总的谈话,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张锴[8]2012年在《电信重组背景下四川联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很多国家电信私有化和市场化趋势明显,国际电信巨头不断以各种方式向世界范围发展,电信巨头之间的兼并重组将使得电信业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联通作为我国叁个电信运营商之一,对推动电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一个更加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的应对另外两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将是联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联通竞争战略的研究,不仅是联通适应当前国内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为日后接受世界范围竞争和挑战的基础。为此,对电信重组背景下中国联通竞争战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章给出了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电信业相关理论和竞争战略相关理论,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叁章回顾了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从叁个阶段分析了电信业从最初的完全垄断逐步过渡到竞争的阶段。第四章为联通竞争战略分析,首先分析了四川联通的外部竞争环境,从四川联通的PEST环境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之后分析了电信变革和3G牌照发送以后四川联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后通过对四川联通的组织构架、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经营几个方面对四川联通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分析了联通的竞争战略,分别给出了联通的整体竞争战略、用户发展战略、产品策略、资费策略以及渠道策略。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及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四川联通要想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有必要开展重点集中和差异化竞争战略,将重点资源应用到3G及全业务上面来,同时借助发展契机,大力拓展差异化服务及产品,创造新时期的发展优势,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竞争突围。

赖可[9]2007年在《市场转型下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一场从观念到实践的深刻转变。在新一轮竞争中,竞争对手积蓄的力量将爆发,其强大的反扑力量会给移动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2006年,中国移动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一支独秀,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加上政府不对称的管制,给移动的发展也带来了困难。在度过信息建设的初级阶段后,信息社会建设目前迎来第二阶段,即信息化应用提升阶段。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的深入,宜宾移动从市场占用率、用户规模等方面都深深感受到,信息化建设需要更深层次的推进,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提高运营效率、控制运营成本、优化配置信息资源的需要。笔者在“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市场转型下,通过SWOT分析法,分别从行业内部竞争者、替代产品的竞争者、潜入竞争者、用户等诸多方面,对宜宾移动在大力发展信息业务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在此转型下的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研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开展研究的意义和背景、现状,以及所采用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为国内通信市场面临的环境变化。主要介绍目前国内通信市场的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变化,以及其他四大运营商的情况。第叁章为宜宾移动的微观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主要介绍宜宾移动的整体情况,其中对宜宾移动的经营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宜宾移动的SWOT分析。第四章为市场转型下宜宾移动竞争战略制定。主要介绍宜宾移动如何在竞争战略的叁大基本战略中,确定在市场转型下的竞争战略,并对宜宾移动选择差异化战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市场转型下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的实施。主要介绍宜宾移动在扩大市场份额和保存存量用户下,实施差异化战略。第六章为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的组织保障。主要介绍宜宾移动在明确差异化战略后,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及相关部门的变化和保障。第七章为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的效果。主要介绍了宜宾移动在实施竞争战略后,信息化和市场规模上的效果。

车志科[10]2007年在《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2000年以来,移动商务一直是移动运营商,IT企业和各行业用户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随着全球3G网络的建设,无线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增加,企业移动商务已经呈飞速发展之势,2006年,提供“黑莓”电子邮件服务的RIM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8亿美元。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在2006年超过4亿用户,其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早先发展的因特网用户。而企业客户对移动商务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入,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已经处于井喷式发展的前夜。但是现在国内仍然存在着阻碍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发展的因素。例如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的缺乏,移动运营商对企业客户服务的不适应。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分析,力图对现在企业移动商务市场中运营商的角色阐述清楚,针对运营商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为企业移动商务的理论基础,首先论述了移动商务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企业移动商务的概念,特点和影响。本章的重点是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的差别,以及企业移动商务的需求特点分析。第二章为企业移动商务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企业移动商务发展的状况,以及移动运营商在企业移动商务的作用和角色,分析国内企业移动商务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叁章分析企业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第四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移动商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D]. 王林. 四川大学. 2004

[2]. 巴中市与四川移动战略合作共建4G时代“智慧城市”[J]. 黄粟, 万瑶.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3

[3].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程波. 四川大学. 2004

[4]. 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的营销策略[D]. 赵从容. 四川大学. 2003

[5].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实证分析[D]. 彭加文. 四川大学. 2003

[6]. 四川联通公司信息化规划[D]. 端木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7]. 趋势2003[J]. 本刊编辑部. 通信世界. 2003

[8]. 电信重组背景下四川联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锴.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9]. 市场转型下宜宾移动竞争战略研究[D]. 赖可.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10]. 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发展研究[D]. 车志科.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