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预防1、定期检查: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定期进行体检,对于高危人群预防心衰起着积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早期心衰症状不明显,诊断难度较高,极有可能出现误诊现象,故定期的进行相关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心衰的诊断准确率,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可有效减缓心衰的恶化,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心衰高危人群而言,需定期的接受超声心动图,亦或是X线检查,从而有效检测心脏功能,实施X线检查可进一步了解、掌握心影的大小及外形,可为心脏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根据心脏的动态改变及其扩大程度也可对心脏的功能状态进行掌握。另外,与X线相比,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准确的掌握心脏的大小变化及其功能情况等,且还能对心脏的舒张及收缩功能进行评估,以超声多普勒检查最为明显。此外,反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等也可对心脏的舒缩功能进行了解,故高危人群可将其当作定期检查项目。2、关注体重变化:针对心衰患者而言,受疾病因素的影响,其极有可能会出现体液滞留现象,从而导致体重增加,故密切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在预测心衰发生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存在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可准备一个健康秤,每天固定的对体重进行测量,如若体重增重异常,就需警惕心衰的出现,特别是伴有腿肿、胸闷气急等症状时,就及时去医院检查。3、预防感染:感染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因,通常情况下,预防感染可进一步规避或减少心衰的发生几率,特别肺部感染,它是高危人群出现心衰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当出现肺部感染时,受发热、心跳加快等因素的因素的影响,就会直接加重心脏的负担,加之感染所产生的病毒,心肌就会遭受较大的损伤,从而就非常容易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引发心衰,故有效的预防感染可降低高危人群出现心衰的几率。当处于流感高发季节时,高危人群要尽可能的减少外出机会,不要到人群密集、环境密闭的场所,外出时要戴好口罩,以降低或规避呼吸道感染的出现。同时,也要注意气候及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规避肺部感染的发生。4、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心衰高危人群而言,要积极的治疗的原发疾病,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不可随意的停用亦或是增加药物剂量,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病情的加重,引发心衰的出现。通常情况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服用相关药物,以控制疾病的发展,避免病情的恶化。
5、健康生活: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可进一步保护心脏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心衰高危人群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等,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决定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从而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搭配的合理性,确保营养摄取均衡,可多吃一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三餐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尽量不要饮浓茶或咖啡,做到戒烟戒酒,注意睡眠时间,从而可有效保护心脏功能,特别是在夏季,在保证晚间8小时的正常睡眠时间外,中午也要进行1个小时左右的午休,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起伏不可过大,因为情绪激动,亦或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抑郁等状态下也就有可能导致心衰的出现,心情愉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身体的康复,改善预后效果。6、调节水盐:通常情况下,针对心衰患者来说,当处于炎热的夏季时,如若不注意,就极有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发作,所以在此阶段里,患者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以及盐的摄入量,要在基于浮肿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利尿药剂量进行调整,尽可能的不要出现脚肿胀情况,也不可能出现疲劳、无力感,但察觉有上述症状后,就需及时的去医院检查,亦或是进行电解质的化验,从而确保更加合理的对用药剂量及水盐的补充量进行调整。
论文作者:吴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人群论文; 功能论文; 高血压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