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语文阅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论文_张丽卉

如何增强语文阅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论文_张丽卉

张丽卉 吉林省长春市明德路小学 130000

摘 要:截至目前,诸多国家开始普遍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该学习模式有着极强的创新性,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及策略。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课改的日益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学校的校本研修与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综合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及自己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实效性

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坚持自愿原则。要坚持民主原则,鼓励学生自行推荐一名组长,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并通过各种互助活动共同进行学习。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使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每一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若教师未能正确地处理学困生与优生之间的关系,便会影响组长和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情况,严重时可加剧两极分化现象,也即优生会更优,而差生则会更差。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要明确分工,确保同学们可以各司其职。每一个同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维护学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促进其快乐地学习。所以我采用组内同桌“一对一”互助、前后桌互帮的形式,以优促良,以良带困,互助合作,共同合作。在实施时,要尽量做到有奖无罚,激励同伴,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不断地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逐渐地欣赏他人、接受他人,以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提供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愿意展示组内的观点,并加强生生互动。

为了给所有学生创造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实践中,我增加了小组交流后的合作展示环节。首先给学生明确要求:小组成员在发言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听,谁的意见最有新意,最有说服力,谁就有了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没有独特见解的成员可以朗读一段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以朗读的形式体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困难的同学可以介绍相关资料。其次,小组在汇报中带领全班读书、思考、标记重点等活动。要多说点“请同学们看某段落”、“请同学们记一记”、“请同学们画一画”、“同学们我读得怎么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每一个环节投入其中。其次,激励措施同步跟上。哪个小组配合得最默契,发言最让同学信服,组员都发挥了作用,哪个小组就会有加分。这样进行了几次实验,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理想的小组合作成果:1、一人负责代表发言,提出组内的见解,各成员能围绕见解抓住重点词句有条理地表达组内的理解,根据理解说明语言文字的朗读方法,并适时引入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2、认真听其他小组的发言,根据情况对自己的发言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并对该组的发言予以补充,或提出中肯的意见。

三、布置前置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些教师兴致勃勃地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堂气氛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学生讨论时间严重不足,学生刚刚讨论几分钟,尚未完全投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就马上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进行讨论,以至于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于是,研究时间少了,学生讨论不透;研究时间多了,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如此矛盾的现象亟待解决。因此,前置性作业布置的重要性也就凸现出来。语文的阅读课,在学习之前,都会布置课前预习的前置性作业,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预习要求。阅读教学的预习中,孩子们能够自学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决课后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等,这是个独立思考学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解决字词。这时引出课文的中心问题,小组内围绕问题进行分工合作,有分析句子的,有查阅重点词的,有查阅资料的,有研究朗读方法的,然后把学习任务作为第二课时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带到家里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为第二课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届时,只要统一组内观点,讨论如何汇报、取长补短即可。

四、合作展示中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愿意把自己组内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语文绝不是静寂的符号,而是一种有声的艺术。这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和朗读密不可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属于一种最常见的基本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处的内涵。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情感熏陶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大力倡导“小组合作”的今天,如何重视朗读呢?如何加强朗读的训练呢?为此,我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往往会加上一句:在讨论中心问题的同时,还要讨论相关语句的读法。在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时,学生谈完对句子的理解后,要说说“所以我们组认为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完后,汇报学生不要忘了追问:“同学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学生在得到评价后,觉得同学的意见好,可以带领全班读、女生读、男生读、小组读;如果觉得评价的学生读得还不好,该生可以再次比赛读。汇报中,也可邀请其他组进行分角色朗读等。学生在听其他小组汇报时,注意力也完全集中,随时可以参与该小组的汇报之中。总之,学生在互动中成为整个课堂的主宰,每个学生都有扮演老师角色的机会。在互评中,进一步加深了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文章读透了,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真正达到了“以读代讲”。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研究齐威王的小组,自主邀请田忌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之间竞争的暗流自然涌动。当他们在讥讽的朗读语气中又配以明显的轻蔑性的动作后,田忌组自然而然地把那种不服输的语气读得淋漓尽致。这样,人物失败的原因也不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赘述了。

五、正确处理师生角色,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广泛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积极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补充以互相启发,针对需要积极地分享各自的思考问题以及经验。要加强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体验以及观念等,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共存、共生、共长、共创和共乐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小组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参与者、小组学习难点的指导者等角色。

作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要精心设计小组学习的主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取正确的学习内容。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还要坚持适度原则,绝不可以滥用。在选取合作性内容时,要坚持难易适度原则,否则,如果问题的难度太大,便会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既会耽误课堂时间,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不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加思索便会获得答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还仅仅局限于形式。所以,合作学习的内容既要具备相应的讨论价值,具备一定的思维含量,同时也要符合或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可以“跳一跳”然后摘“果子”吃,而绝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不存在合作价值的讨论和学习仅仅是一种无意义的重复性劳动。提出有价值的、学生喜欢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可适当地分化问题。这样分化研究的主题,既使小组学习主题鲜明,又使更多的小组有展示的机会,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使学生之间自然而然有了互相竞争的意识。

总之,只有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以及启发,才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创新,真正有效地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余华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383-383。

[2]咸颖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孙天德 浅谈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6),21。

论文作者:张丽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  ;  ;  ;  ;  ;  ;  ;  

如何增强语文阅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论文_张丽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