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论文_张瑞辉

如何恰当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论文_张瑞辉

张瑞辉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小学 136613

恰当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疑探课堂的核心问题,也是评价疑探课堂效果的重要标准。疑探课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双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展示、充分地表达,达到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学会的目的,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在疑探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和导演上,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教师讲解只是课堂上的很少一部分,甚至不讲。在疑探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展示评价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探究、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解决问题,通过运用拓展、变式训练实现学以致用、巩固提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完美结合。

有一位教师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作为班主任,受数学教师的委托照看自习。这位教师说已经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做题即可。上课铃响后,原以为教室里会静悄悄的,当走近教室,就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推门进去,见到学生们是在讨论问题,数学科代表站在讲台上,原来学生们并没有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做题,而是题目已经做完了,在进行合作探究。他就坐到后面听这堂没有数学教师的数学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大约十分钟后一些小组先后坐下,这时 站在讲台上的数学科代表发话了:“这份题目中需要集中讲解的有哪些?”“第5题”“第7题”、“第8题”、“第11题”……下边请第二组、第五组……分别讲解上述题目。经过短暂的准备后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解。这些讲解的同学,基本上能把题目的解题思路说清,并能在黑板上边讲解边板书,讲解后还能回顾总结题目的解题关键,强调原理运用中的变化。轮到第十一组讲解第11题的时候,第十一组的组长站起来说,“我们组不会讲,谁能帮我们?”一个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女学生站起来并走上讲台,说“我会讲第11题。”说完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起来,边写边讲,边讲边写,讲得同学们纷纷点头。讲解完毕,她拿出一个类似的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做。“这不是变式训练么?”课堂进行到这里,他惊叹。

这位教师事后反思说,这节课给他极大的震动:一是疑探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做题,而学生已经提前把题目做完,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师不能讲解,就自己合作解决问题。这样的状况我自己也遇到过多次,因开会或其他事情,没有上课,或者半途到教室,学生们已经在科代表的带领下自己解决了问题。二是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原本以为有些问题学生无论如何是解决不了的,但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在以后的测试中绝大部分过关。这不仅仅开发了学生智力,更锻炼了学生主动担当、主动创造的责任与创新能力。三是疑探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教会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助的生存技能以及助人为乐的集体主义精神。第十一组同学的诚实和主动求助表明他们丢掉了虚荣,克服了怯懦,是一种性格的完善;其他同学的主动帮助显示了友爱之心和助人的热情;在合作中大家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团队的力量。四是这样的课堂用事实向我们回答了课堂上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度”。这节课看似没有教师主导,但教师事前已经做了布置,在疑探课堂模式下,教师利用了学生主体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主体以充分信任,并因此激发学生的爱心,打消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这应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佳发挥。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了对教师的依靠,只能自己来做,尽管个别地方做得不到位,但整个过程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没有闲人;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积极思考,积极交流,无不是智慧的升华、能力的提升,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样的课堂不是能经常使用的,它需要几个条件:一是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否则学生不会或不愿意学习,整节课就会白白浪费。二是教师最好找借口告诉学生,自己因事不能上课,又没找到教师代课,完全打消学生的依赖心理。三是课堂任务要明确,要求要具体,避免学生课堂漫无边际。四是教师要真正相信学生,学生处理过的问题千万不要回头再讲,可以通过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若真有问题,可以在测试题讲解中补充修正。

论文作者:张瑞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如何恰当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论文_张瑞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