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系统TIA的随访研究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随访研究

沈岳飞[1]2000年在《颈内动脉系统TIA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TIA)发展为完全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4年颈内动脉系统TIA门诊或住院病人84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其1个月、1年、2年及3年累积发生例数分别为6、10、18及26例,其累积复发率为:1个月=6/84(7.14%),1年=10/72(13.9%),2年=18/64(28.14%),3年=24/52(46.15%)。与发展为完全性脑梗死相关的因素,在P<0.01水平上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家族卒中史、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流速度、血管弹性和闭锁状态指标等,且均与预后成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卒中史、高血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TIA预后的有效措施。

朱丽平, 贾建平[2]2003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在症状消失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并探讨颈内动脉狭窄、TIA的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末次发作后平均(8±6)天接受临床记忆量表(甲套)的测试,61名正常对照者也接受同样的量表测试。结果(1)TIA患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其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的等值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而两组在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TIA组内伴颈内动脉狭窄者的总量表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等值量表分均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3)TIA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临床记忆量表的MQ及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1)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短时记忆障碍。(2)伴颈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与无狭窄者相比短时记忆尤其是视觉记忆损害更重。(3)TIA患者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赵雄飞, 姚晓峰, 霍金莲, 王永, 迟路湘[3]2007年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及近期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6年颅内外动脉狭窄接受支架植入术的2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就术后短期内疗效和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13例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仅2例有3次TIA发作,症状类似术前,余11例均未见有发作;8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内仅有2例出现发作性眩晕,余6例均未出现TIA发作;22例患者于22根血管上放置了22枚支架,随访3~12个月,8/22出现了再狭窄,2/22再狭窄超过了50%,6/22再狭窄介于10%-20%,14/22无再狭窄发生。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尽管术后再狭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随访期间,症状再次出现的仅4例;所以短期疗效也是有效的。

王嗣欣, 林大正, 周丽宏, 赵亮, 高燕军[4]2006年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再狭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观察再狭窄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接受颅内外动脉支架术的11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随访3~12月,就术后短期内临床疗效以及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仅1例有3次TIA,症状类似术前,余4例患者均未见发作;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出现发作性眩晕2次,其余3例随访期内未出现TIA。11例患者于17根血管上放17枚支架,随访3~12个月,11/17出现了再狭窄(64%),超过50%的再狭窄为5/17,其中大脑中动脉M1段占2/17,颈内动脉颅外段(C1、C3段)占2/17,椎动脉起始部占1/17。6/17根血管再狭窄率介于10%~30%之间,6/17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有利于预防和改善临床症状,但支架后再狭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预防再狭窄的关键。

李张霞[5]2017年在《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有关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较少,病例类型单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与血管病变不相符,诊断率低。分析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2、分析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侧支循环建立与代偿方式评估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预后。3、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两种治疗方法,评估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循环改善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搜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11例。2、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采集及危险因素分析,如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史等。于入院第二天晨起空腹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肝肾功能等。3、住院期间对11例患者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或经颅多普勒、头颅CTA或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4、在证实为颈动脉盗血综合征后,其中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或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例仅药物保守治疗。5、对11例患者进行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1).mRs量表评估;(2).是否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3).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服用情况;(4).血管危险因素管理情况。[结果]1、共纳入11例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7例(63.6%),女性4例(36.4%),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2.5±4.2)岁,均存在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史6例(54.5%),饮酒史2例(18.2%),高血压9例(81.8%),糖尿病3例(27.3%),高脂血症8例(72.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例(90.9%),脑卒中病史3例(27.3%)。2、11例受试者中,颈内动脉闭塞2例(18.2%),颈内动脉重度狭窄9例(81.8%)。单侧颈内动脉病变7例(63.6%),其中1例为闭塞,6例为重度狭窄(其中1例因夹层导致);双侧颈内动脉病变4例(36.4%)(其中1例为双侧闭塞,其他3例为一侧重度狭窄、一侧中度狭窄)。3、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水岭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病例中,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45.5%),后循环脑梗死2例(18.2%),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18.2%),前循环脑梗死2例(18.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发生病变的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共18支,13支累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1例受检者均有侧支循环建立,一级侧支循环11例(100%),二级侧支循环4例(36.4%),三级侧支循环1例(9.1%);ASITN评分0-2级的1例(9.1%),3级的4例(36.4%),4级的6例(54.5%);前交通动脉开放4例(36.4%),后交通动脉开放6例(54.5%),前后交通动脉同时开放1例(9.1%)。4、11例患者均在危险因素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其中9例重度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4例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2例闭塞患者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间进行随访,2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期出现卒中样症状,其中1例因自行停服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1个月后出现反复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在常规用药的前提下,出院后6个月仍出现卒中样症状。4例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的患者,术后1年进行随访,均未发生卒中。2例颈动脉闭塞患者出院后仍有间断头晕发作,多次复查头颅MRI提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结论]1、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颈内动脉病变多位于颅外段,临床上多表现为前、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不一致。由于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的代偿起着重要作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其确诊方法;2、低灌注可能是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除术是目前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手段;短期内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剥除术预后均较好,而远期效果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可能优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3、对于颈动脉闭塞的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血管再通术能否成为颈内动脉闭塞的最佳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邵光秀[6]2010年在《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文中研究说明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系统的TIA通常较多进展为脑梗死。积极治疗TIA,有效阻止其进展对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自拟中药方,活血祛湿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共计90例,与对照

鞠小宁[7]2016年在《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血供不足而引发的一过性神经功能缺陷。通常其临床症状大多在60分钟之内减轻或者消失,最多不长于24小时。TIA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栓塞两种类型,根据累及供血部位的不同划分成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而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LS-TI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内动脉系统TIA,临床上较为少见,以连续几秒或者几分钟的发作性单侧或双侧肢体不自主抖动为特点。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阶段较为公认的是低灌注理论。通常LS-TIA患者不自主运动的肢体对侧脑动脉存在较重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国外报道的病例中以颈内动脉的颅外段严重狭窄或者闭塞最为常见,而中国人群的肢体抖动发作可能更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颅内部分的异常。由于供应各脑区血液循环的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会使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体位改变(如由卧位至坐位或立位)、颈部过度伸屈、不恰当降压、过度换气等因素的诱发下,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致脑灌注降低而使肢体不自主抖动发生。现国内外对LS-TIA的报道日渐增多,其研究涉及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责任血管、影响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等方面,但因为该病极其易于与局灶性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疾病等相混淆而导致误诊,使得该病患者尽早接受脑血管评估和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几率降低,故大大增加了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研究目的探索LS-TIA的发病机制、症状特征、病变血管情况及诊治手段等,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更为深入,及时完善相关脑血管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尽早进行干预防止脑梗死的发生。研究方法收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间以阵发性肢体不自主运动为症状,不能诊断为其他类型发作而确诊为LS-TIA的病人6名。对其临床特征、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与预后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男患者3例,女患者3例)。发病年龄52-84岁,平均64.67岁。5例患者首发症状为上肢和/或下肢的不自主运动,1例以轻瘫伴发发作性肢体抖动为首发症状。其中3例症状出现在单侧上肢,2例症状同时出现在单侧上下肢,1例先出现在左侧下肢后进展至左侧上下肢。6例发作时间持续在0.5-10分钟/次不等,发作次数为1-6次/天不等,均不伴有意识障碍,无面部和躯干的不自主抖动。6例患者均伴有可干预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TIA等)。5例在特定诱因下出现症状,1例无显著的诱发因素。6例患者进行血管评估均提示存在抖动肢体对侧颅内外大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脑电图检查均未见癫痫波。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及个体化的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后,6例患者的肢体抖动均得到控制。在随访期间1例患者药物治疗后仍有肢体抖动发生,但发作频率较前明显降低,调整用药后症状得到控制,其余5例均未再有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LS-TIA是特殊且不常见的TIA类型之一,多数患者存在症状出现对侧的颅内或颅外动脉重度狭窄甚至闭塞。该病若不及时干预则进展为为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较大。尽早完善脑血管评估并及时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是治疗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赵焱[8]2009年在《颈内动脉系统TIA中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CTPI)联合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及相应供血动脉的形态学观察,探讨CTPI、CTA在颈内动脉系统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颈内动脉系统TIA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4月~2009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无颈内动脉系统TIA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在发病<48小时内应用16排螺旋CT依次行CT平扫、CTPI及CTA检查。对比并分析病例组缺血区和对侧对照区,病例组与对照组脑内感兴趣区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分析与CTA变化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 35例患者在CT灌注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有28例(80%),其中MTT图上发现灌注异常区28例,CBF图阳性发现23例,而CBV图上仅15例;另外7例所有灌注参数图上均未发现灌注异常区。2. 35例患者患侧及健侧的平均MTT分别为(4.97±2.65)s和(3.94±0.69)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及健侧的平均CBF分别为( 58.68±52.73 ) ml·100g~(-1)·min~(-1)和( 68.27±60.32 )ml·100g~(-1)·min~(-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及健侧的平均CBV分别为(2.98±2.12)ml·100g~(-1)和(3.01±2.15)ml·100g~(-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平均ΔMTT分别为(1.23±2.23)s和(0.23±0.19)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平均ΔCBF分别为(11.11±11.40)ml·100g~(-1)·min~(-1)和(4.68±5.14)ml·100g~(-1)·min~(-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平均ΔCBV分别为(0.25±0.22)ml·100g-1和(0.21±0.20)ml·100g~(-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35例患者中,CTA显示颈内动脉系统动脉异常者28例(80%)。在28例CTA异常者中,相应供血区CTPI异常者25例(89%);7例CTA未发现血管异常者中,CTPI异常3例(43%),两者CTPI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35例患者中CTPI、CTA出现异常的对应关系存在以下4种情况:⑴CTPI发现灌注异常,且CTA显示其责任血管者25例(71%),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16例,血管多发软斑块13例,颈内动脉系统发育不良6例,并有多种病因共存现象。⑵CTPI发现灌注异常,而CTA未发现责任血管者3例(9%)。⑶CTPI未发现灌注异常,而CTA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血管异常者3例(9%)。⑷CTPI未发现灌注异常及CTA未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血管异常者4例(11%)。结论:1. MTT是颈内动脉系统TIA在CTPI检查中最敏感、最主要的指标,CBF、CBV的变化可反映患者不同的病理生理学状态。2.颈内动脉系统的低灌注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多发粥样斑块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3. CTPI与CTA联合应用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诊断提供了直接客观的影像学信息,并可以为TIA的个体化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王志红[9]2007年在《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和颈动脉系统血栓MRI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学评价目的:探讨建立可控的量化指标,提高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10只,进行颈部动脉的CTA、DSA检查,模型制作成功后进行解剖学测量;C组30只为缺血再灌注组,MCA阻塞时间分为7、15和30min3个亚组(n=10),造模成功后进行DWI和PWI观察。结果:DSA、CTA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其分支情况,解剖学测量ICA及各段的长度,建立了可控的量化指标,模型成功率82.5%。结论:通过量化指标的建立提高了模型成功率和可操作性。第二部分:不同时间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MRI动态演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目的:研究兔不同时间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后MRI(包括DWI、PWI和T2)上缺血改变的演变过程,并且评价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10和30min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和假手术组,各组15只。在阻塞前、阻塞中和再灌注后0.5h、2h、6h、12h、24h、48h、72h对实验动物MRI检查(包括DWI,PWI和T2WI),在MRI检查后于72h时间点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评价。结果:在假手术组,无MRI和组织学异常。在7、10和30min组,在阻塞时的灌注不足和DWI高信号于再灌注后消失。此后,在7min组,DWI,PWI和T2保持正常,而在15和30min组,于6~12小时观察点出现继发的DWI高信号和T2异常。组织学检查显示在三组均有神经元坏死,但是,坏死神经元数目在15和30min组显著高于7min组(P <0.001)。结论:于再灌注后DWI病灶的短暂或持久消失依赖于缺血持续时间。DWI病灶的短暂消失动物有广泛的神经元坏死;然而,DWI病灶持久消失并不不表明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完全恢复。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在有些脑缺血后DWI正常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以及有些经历过TIA的患者表现认知功能改变。第三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大脑中动脉红色和白色栓子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目的:脑动脉栓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脑中动脉是血栓栓塞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部位之一。在人类,这些栓子可以是红色血栓或白色血栓。白色血栓常常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红色血栓主要由红细胞和一些纤维蛋白组成。白色血栓则主要由纤维蛋白组成。EP-2104R是一种纤维蛋白靶向磁共振对比剂。目前已有应用于实验性冠状动脉和肺动脉栓塞,颈动脉血栓以及左心耳血栓研究的报道。本实验目的是进行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大脑中动脉红色或白色栓子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方法:红色和白色栓子在24小时前制作。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4组,EP-2104R增强组(红色和白色栓子各5只)、Magnevist增强组(红色和白色栓子各3只)。在透视下将3F微导管插入左颈内动脉近心端,将放在2ml生理盐水中的2个红色或白色栓子在3~5min内缓慢注入颈内动脉。栓子的直径为1.0~1.5mm。于注射EP-2104R或Magnevist前及注射后进行连续T1-FLAIR和T1加权双翻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血栓分子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完成后再经静脉留置针注射2%的戊巴比妥钠(100 mg/kg)人道处死动物,检查血栓。结果:在显微镜下,红色血栓在稀疏的纤维蛋白网中几乎充满了红细胞。白色栓子含有密集的纤维网蛋白。MRI影像分析由两位神经放射学医师共同进行,通过计算栓子CNR(contrast-to-noise ratio)对血栓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在对比剂EP2104R注射之前,在无论红色、还是白色栓子均未显示。在注射EP2104R后,红色和白色栓子均能够准确显示,呈亮点,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两个神经放射医师意见一致。在EP-2104R增强后DIR序列冠状位图像上,栓子信号强度随时间改变。红色栓子的信号强度较弱,这可能是由于红色栓子是由致密红细胞和稀疏纤维蛋白网组成,从而使得对比剂EP-2104R与血栓结合较少。白色栓子的信号强度较红色栓子强,这可能是由于白色栓子是由致密纤维蛋白和少数红细胞组成,从而使得对比剂EP-2104R与血栓结合较多。MRI显示栓子的位置与病理证实大脑中动脉栓子一致。在Gd-DTPA对照组动物,注射Gd-DTPA后6个小时,没有任何对比作用,栓子未显示增强改变。结论: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EP-2104R能够选择性的显示兔大脑中动脉红色和白色栓子。第四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颈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目的:颈动脉血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活体内显示血栓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评价纤维蛋白靶向结合MRI对比剂(EP-2104R)对兔颈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显示能力,并与非对比增强和Gd-DTPA增强MRI对比。方法:用颈动脉外部损伤和血液淤滞的方法在10只兔颈动脉内形成血栓,在血栓诱导后急性(6h)和亚急性(6d)组分别进行对比剂(EP-2104R)注入前及注入后MRI扫描,并作了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结果:MRI影像分析由两位神经放射学医师共同进行,通过计算血栓CNR(contrast-to-noise ratio)对血栓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准确的显示了所有血栓,优于非对比增强MRI和Gd-DTPA增强MRI(P<0.001)。GD-DTPA增强后不能提高血栓的显示能力。应用EP-2104R后,血栓的信号强度在2小时达到高峰。结论:我们发现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在显示活体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方面优于非对比增强和Gd-DTPA增强MRI。第五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 DWI)上急性缺血病灶的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3~12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52例TIA患者在DWI上显示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 1.6 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OR, 6.9; 95% CI, 3.2-23.4)、运动障碍(OR, 4.8; 95% CI,1.9-19.2)和失语(OR, 7.8; 95% CI, 1.9-27.9)是DWI上急性缺血病灶的预示因素。52例DWI上显示急性缺血病灶的患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杨旭森[10]2009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9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脑血管造影(DSA)影像学结果,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评估脑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1.回顾性研究98例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SA结果。2.分析患者的DSA结果归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参照NASCET法将狭窄程度分为以下5级:①正常,②轻度狭窄<29%,③中度狭窄( 30%~69% ),④重度狭窄,血管狭窄率( 70%~99% ),⑤闭塞(100%)。3.根据狭窄部位与颅脑的关系分为颅内段狭窄和颅外段狭窄;按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分为颈动脉系统TIA组(65例)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33例)。结果:1.本研究共87例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14.4% (21 /146) ,而颅内动脉狭窄则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占29.5% (43 /146)。颅内、颅外狭窄动脉比约为2∶1(98 /48)。2. CA-TIA组中单纯颅外病变和颅内外联合高于单纯颅内病变,而VB-TIA组中颅内外联合病变高于单纯颅外病变和单纯颅内病变。CA-TIA组单纯前循环病变的发生率高于VB-TIA组,VB-TIA组单纯后循环的发生率高于CA-TIA组。3.最常见的侧枝循环是Wlliis环和软膜血管,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引发侧枝循环。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要发病基础;且颅内段血管狭窄较颅外段血管狭窄多见,CA-TIA组单纯前循环病变的发生率高于VB-TIA组,VB-TIA组单纯后循环的发生率高于CA-TIA组。最常见的侧枝循环是Wlliis环和软膜血管,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引发侧枝循环。

参考文献:

[1].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随访研究[D]. 沈岳飞. 广西医科大学. 2000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J]. 朱丽平, 贾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3].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及近期观察研究[J]. 赵雄飞, 姚晓峰, 霍金莲, 王永, 迟路湘.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

[4].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再狭窄观察[J]. 王嗣欣, 林大正, 周丽宏, 赵亮, 高燕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

[5].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D]. 李张霞. 昆明医科大学. 2017

[6]. 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J]. 邵光秀.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7].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临床分析[D]. 鞠小宁. 山东大学. 2016

[8]. 颈内动脉系统TIA中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的应用研究[D]. 赵焱. 大连医科大学. 2009

[9]. 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和颈动脉系统血栓MRI实验和临床研究[D]. 王志红. 河北医科大学. 2007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特点的研究[D]. 杨旭森. 新疆医科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随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