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中的新中国70年论文

民谣中的新中国70年

□马立 新 原雪云

新中国成立7 0 年来,大到国家建设,小到百姓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浩如烟海的民谣中,人们聆听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铿锵心声。

站起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亿万人民沉浸在翻身得解放、奴隶变主人的无比喜悦中。

“出了苦海走平阳,眼前日子甜又香;旧时农民矮三寸,如今农民高万丈。”这首民谣所表达的,正是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喜悦心情。“高高山上挂红灯,救苦救难毛泽东,他的功劳大得很,开天辟地头一人”,是献给开国领袖的;“天上无云难下雨,地下无土难生根,农民没有共产党,挣断骨头难翻身”,是献给党的。这就是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最真实的情愫。你看,土改后的农民劳动时多么欢快:“太阳一出红彤彤,我牵牛儿出栏棚,土地还家牛换锁,共产党来了日子红。”你瞧,解放初期的共产党干部多么清正廉洁和贴近群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是油田开发大会战的强音;“蓝天做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咸菜盐巴当干粮”,这是“两弹一星”开拓者们的感人身影;“在万里蓝天放哨,在白云深处安家,在月亮背后潜伏,在银河边上设卡,留心过往的阴云,警惕暗藏的乌鸦,飞贼胆敢来侵犯,一炮叫它头开花”,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威武英姿!

富起来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神州大地吹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到来了。当代民谣唱响了全民致富奔小康的主旋律。

桥梁工程是我国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模型构建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卓越的应用效果。非对称外倾拱桥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桥梁,其施工过程难度较大,如何在非对称外倾拱桥的施工过程中对BIM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大量研究学者关注的内容。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创建老区小康新样板(徐燮彪) ................................................................................8-52

新时代,正风反腐取得了巨大成就,“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我们从民谣中就能感受到反腐工作是何等的深得人心:“打虎灭蝇手不软,职位再高也敢管;押上法庭去审判,人民拍手齐称赞;我愿中央追穷寇,铲草除根整个透!”

强起来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与日常消费相关的民谣也蔚为大观,比如吃的方面:“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家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头蹄下水上桌来,活物价格涨起来,咸菜佐餐受青睐,应季小菜火起来。”穿的方面:“新半年,旧半年,过了当年不再穿。”住的方面:“60年代住草房,70年代建瓦房,80年代加外廊,90年代盖楼房,这阵子时兴建洋房。”出行方面:“乡镇里面条件好,出门坐车有‘蓝鸟’;村里条件也不差,外出坐上‘桑塔纳’;个体大户更不孬,私家轿车开着跑”。

众所周知,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始的。在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强力推动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遍地推广,因此“要吃米,找万里”的民谣不胫而走,也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效果显著,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责任制,是个宝,分田到户就是好,各显神通甩手干,粮食产量步步高。”这首民谣写出了农村承包制的巨大威力。经过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并渐渐富裕起来。“吃细粮,住瓦房,穿着涤纶的确良,还有存款在银行”,是对改革后的新农民的精准刻画。后来取消了农业税,农村的变化更大了。于是,“种田不缴税,上学不缴费,盘古开天地,这是头一回”“国家惠农政策好,皇粮国税都取消,种粮购机有补贴,农民种地热情高”,这样的新民谣,又开始在农村广泛传播。

扶贫是党和国家过去几年工作的重头戏,几年间数千万人成功脱贫,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先看我们的扶贫政策:“扶贫工作要攻坚,精准政策细宣传。三二零八是底线,九种农户不能选。”再看我们的扶贫干部:“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填档卡,细思量,屈膝老妪如亲娘;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白昼短,趁夜长,无愧百姓无愧党。”最后看看新时代的新农村:“挣得起钱(就业路子广),学得到艺(有专门的就业培训机构),养得起老(养老保障体系健全),看得起病(农村医疗保障到位),上得起学(孩子有书读),睡得好觉(社会治安好),走得好路(户户通硬化路),吃得上水(村村通自来水),做得了主(民主管理)。”

在钻取采样工作过程中,钻具将对锁合随动式限幅机构施加横向负载。根据设计需求,对限幅机构加载横向300 N的等效压强,校核限幅机构的静态结构刚度,得到的限幅机构主支撑架的有限元位移云图如图8所示。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特征。民谣“北京中关村,俱是品蟹人,天天传捷报,日日有创新,制造变创造,敢把拇指伸,科技兴国梦,创新是领军”,是对“蛟龙深潜”“嫦娥探月”“量子密钥”“高铁出海”“5G领先”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高度概括;“零丁洋上笑声欢,十载攻坚夙梦圆,卧海蛟龙镇狂浪,澳珠港与九州连”是对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建设工程的赞誉;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民谣“一带一路智慧篇,英明决策世界连,共筑千年大计梦,胆识气魄史无前”,则是民间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肯定与支持。新时代的民谣,除了关于国家重大成就的反映,也不乏时代新生活的写照。“网上商城遍地花,淘宝拍拍顶呱呱,京东商城也不错,国美苏宁跟着做”,描述了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网购。“时代青年谋挣钱,共享单车街连连,单车代步挺方便,省时省力公里半”,说的是共享单车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

民谣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量的民谣或长或短,或雅或俗,无不生动地展示着神州大地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演绎着中华儿女精彩纷呈的筑梦历程。

扫码听书

标签:;  

民谣中的新中国70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