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声合唱队的声音训练论文_王黎黎

浅谈童声合唱队的声音训练论文_王黎黎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哨农场小学教师 王黎黎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合唱也是普及素质教育和国民音乐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合唱是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尤其是少年儿童合唱,更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儿童合唱的训练,对培养孩子的歌曲演唱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掘、发展他们表演和创造性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音乐形式,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表达情感,乃至和谐地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对我校合唱团的组建,声音训练等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合唱团创始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师生的欢迎,老师们都很支持,学生也乐于参加,想参加的同学特别多,于是我以音准和音色为标准选拔学员,最终选定了80人。这些学员共同的优点是音准相对来说不错,都乐于表现,对合唱有兴趣,缺点也是在以后的训练中的难点,孩子们的乐理基础薄弱,音色各异需要在训练中慢慢融合,声乐基础的训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合唱的训练中最基础的要求是:齐、准、合。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声音好坏的先决条件,无论坐、立都要求上身平直,双肩放松,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并在正确的呼吸下进行。

因此我首先带孩子们练习的是气息,抓基础教育的教师都知道没有任何声乐基础的孩子在歌唱中呼吸都会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说端肩膀、呼气过快等等,而且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歌唱时的呼吸要求我们要缓吸缓呼,吸气时,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站稳,胸部挺起而不僵,小腹收拢,双肩自然下垂,从容毫不做作的用鼻吸进七八分气,不能过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呼气时,努力将气息控制在腰部周围,避免“上浮”,感觉到“上身往上挺,下身往下蹬,腰上使劲,胸空腹满”,而且在使用时要很“节约”,这不仅使气息持久,而且也会充分地放松肩膀、胸部以及脖子周围的肌肉,以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于是我创设情境,对他们讲如果你的面前有一盆很香的花你会怎么样去闻它的香味,于是孩子们都试着去做,也很轻松的把气吸到了腹部,但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吸气的同时肩也在用力,于是我很形象的模仿他们的样子吸气,目的就是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样子,通过我的示范和提醒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同时基本上大家吸足气就会马上呼出还没有保持气息的意识,于是我带着学生们发“嘶”的音呼气,一小部分学生呼气慢了些,我提醒孩子们要用手夹着自己的腹部看看吸足气的时候是不是鼓鼓的,那么发“嘶”的音的同时手不要松开,同时我们来比赛看谁呼的最慢、保持的时间最长,通过反复的练习孩子们的气息练习初见成效,但在以后社团活动的时候我都会先带着孩子们练习气息。

接着,我们要开始的是发声练习了,目的就是通过发声练习引导孩子们找准发声位置,我首先带他们练习的是哼唱“嗯”,而且我觉得最好理解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们打个哈欠发“嗯”的音,大部分学生做的很不错,但一小部分学生很明显的能听出来发的是鼻音但是通过老师的反复示范与指导以及学生的反复练习还是有改进的。然后我带着学生们开始练习发“ma、mei、mi、mao、mu”最开始的练习主要是说,然后通过示范与指导,同学们说得已经很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唱了,当然在唱的过程中,喊唱的问题是最明显的,越到高音越明显有的同学喊的脸通红,我也模仿这些孩子的方式来唱让大家看一起找问题,因为我觉得有些时候老师说的再多学生没有理解也是没用的,这样做错误示范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气息没有保持住,声音位置不准确等,可以说这两个问题一直会伴随我们很久,毕竟我们所接触的训练并不是直观的,而是需要我们去感受的,也许今天我们做对了,明天就没有那么准确了,声乐训练是需要过程的,我们练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的说来,合唱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思考、用心去感受,去体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慢慢的解决我们在学习及训练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童声合唱教学才能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上就是我对合唱训练的一些浅显的见解,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论文作者:王黎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童声合唱队的声音训练论文_王黎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