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生姜论文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生姜论文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根茎论文,生姜论文,生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生姜根茎腐病(烂脖子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经调查,在山东省安丘、平度、莱芜、沂水、昌邑、昌乐、莱州、青州、莒县等地,该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由于该病易与姜瘟病混淆,农民常常难以识别,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

症状 苗期,地上部茎叶变黄。叶片染病,先从近地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蔓延至整个叶片,并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终至全株叶片黄化、凋萎、倒伏。近地面茎染病,先从茎基叶鞘处褪色无光泽,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向上发展至褐色,茎基部溢缩变细。

地下根茎表皮呈水渍状淡褐色病变,表皮变软,重病株部分块茎或整个块茎变软,但不腐烂发臭,这一点区别于姜瘟病。姜瘟病地上茎杆浓绿色至暗紫色,后期茎基内部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地下块茎表皮和肉质部初成水渍状,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散发臭味。在收获期遇到阴雨或潮湿天气,同样在块茎上亦可以染病,农民称它为“花皮”。

该病以腐霉菌为主复合侵染引起的,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姜种、病残体,病肥成为本病传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借姜种和流水进行传播。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的地块容易发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安丘市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病株,5月下旬~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高峰早于姜瘟病。姜瘟病一般在7月下旬~9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姜种,进行姜种处理。催芽前可用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阿波罗963水剂1000倍液浸种0.5~1小时,晾干、催芽,播种前可用以上药剂喷催芽姜块。

2.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在整好畦沟内,每亩用77%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克混匀加30公斤干细土拌匀后,撒施在播种沟内,翻耙一遍后,播种、覆土、盖地膜。

3.出苗后3~4叶一心时采用同上药剂在浇水时进行滴灌,再隔7~10天进行第三次灌根。揭膜后,可采用0.5%S-诱抗素水剂(福施壮)2000倍液+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湿性粉度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隔7天一次,连喷3~4次。或单用阿波罗963水剂(甲壳素)10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促根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

4.对发病严重姜地采用石灰氮(氰胺化钙)处理土壤。经试验,用石灰氮处理土壤+出苗后用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对生姜根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80.68%。为兼治后期姜瘟病,可提前增加用46.1%可杀得叁仟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灌根,或在喷雾时可增加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诱抗剂阿波罗963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喷雾,隔7天一次,连喷2~3次。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

标签:;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生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